梁龙的面子与王菲的里子

人这辈子,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能耐是其次的。这是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中一句经典的台词。

什么是面子,什么是里子?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可以准确地来说明这两者。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这件事情就是二手玫瑰的主唱梁龙在《恶毒梁欢秀》上爆出他的确和天后王菲有过一段恋情,非典期间开始,非典期间结束,很短暂。

结束的缘由是王菲去云南探谢霆锋的班,当时谢霆锋在云南拍电影,梁龙就感觉到不对劲,他对梁欢说:“所以,我就觉得奇怪,这也太不江湖了,我说这就算了吧,这是没面儿,凭什么呀。”

在这样的三角关系里,梁龙感觉到受伤,我想这很正常,但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梁龙讲的“没面儿”这个词,而且这个“没面儿”是梁龙和王菲谈恋爱时常有的一种感觉。

比方说,一次两人对话,王菲就问他你住哪儿呀。梁龙说住望京。接着王菲问,哪个别墅呀。这时候,梁龙再次感觉到受伤,觉得“这种两个世界的感受确实挺伤人的”。这仍然是一种面子受伤的心理。

而且,最后他对梁欢说:“千万别跟名人谈恋爱,因为你永远会记得她,她永远会看不着你。”这仍然是一种面子受损的状态。

面子心理,是中国人一种极为突出的心理现象,国内国外的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国人国民性的时候,都会把面子心理列为中国人的头号心理现象。

我们继续问:什么是面子心理?什么又是里子?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有一个非常好的词语可以描绘这两者。科胡特是专门研究自恋的,在科胡特之前,自恋似乎都像是一种病态的描绘,但是科胡特为自恋正了名,他说自恋也有很健康的自恋,所以从科胡特开始,谈到“自恋”这个词,就不再像是说一种病态心理似的。

科胡特讲到自恋有两种,一种是实体自恋,一种是虚体自恋。什么是实体自恋呢?就是你的自我价值感,你觉得“我很好”这种感觉是一种很真实的东西,是一种实体,这种自我价值感不会因为外在条件的变化受到很大的损害,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自我价值感。

虚体自恋,是和外在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方说美貌、金钱、社会经济地位、名气,等等,当外在条件很好的时候,可能你的自恋会爆棚,但是当外在条件变差的时候,你的自恋会受到很大的损害,这就叫作虚体自恋。

虚体自恋就是经典的面子心理,而所谓的里子就是实体自恋。

当一个人虚体自恋,做事情的时候,注意力都是放在外在条件上,放在比较虚的东西上,而对真实的、核心的东西好像总把握不住,总会有所忽视。

比如说陈冠希讲到这样一件事情,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婚,后来父母对他整整保密了9年。大概在他十三四岁的时候,才知道父母是离婚的,他当时有一种很深很深的上当受骗的感觉。

为什么离婚要保密呢?在我做咨询的经验里,离婚保密这样一件事是非常多见的,这里面就有虚体自恋的部分。

这样的来访者都会讲到,结婚,过得像正常人一样,这样一来让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完整的人,而离婚这样的事情,特别是离婚被别人知道,就会有一种很深的羞耻感,好像自己不再完整了,而且不再是正常人了。假如别人在议论他离婚这件事情,他就会觉得别人在带着一种异样的、看不起的眼神看他。这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投射,他们的自恋是虚体自恋,所以他会觉得自我价值感必须建立在自己的婚姻是完整的这样一个事实之上,当这个事实被破坏了,他们的自恋也就被破坏了,这个时候他们有一种“我不行”的羞耻感,投射到外部世界,就变成了别人在说他不行,但实际上真正的核心是他自己觉得自恋受损,所以他们要对别人甚至孩子保密。

当然,在想象中,他们会觉得孩子和他们一样也是很虚的,如果孩子知道了父母离婚这样的消息,也会有一种很深的自恋受损的状态。

很不幸的是,对于陈冠希来讲,这真的是一种真实的东西,比如说他知道了父母离婚的这件事实之后,第一反应是上当受骗,而且在多年之后仍然耿耿于怀。在这件事情之中,陈冠希看不见父母的苦心,他看见的是“我被骗了”。

“我被骗了”实际上就是在讲我的自恋受到了损害,我是一个伟大的人,我是这个宇宙的中心,我是一个这么重要的人,怎么可以被骗,所以,被骗,特别是被亲人骗,直接伤害到了他的自恋,而且因为这个自恋是虚体的,所以他会受伤。但假如是一个实体自恋的孩子,他可能就会想“父母是出于苦心,出于爱护我,才会给我编造这样的谎言”,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的自恋反而可能会进一步增强。

真正滋养实体自恋的东西是两个,即我投入地去爱,我投入地去工作,或者说我投入地去做我喜欢做的事情,这两者最终的结果都会增加一个人的实体自恋。

这件事还不是最强烈的关于虚体自恋的描绘,在我听过的故事里,关于面子心理的描绘非常之多,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一件事情。

一个来访者对我说,她这辈子都感觉自己一直走在钢丝绳上,而且下面就是刀山火海,不能掉下去,如果掉下去,就会死,所以她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保持平衡上,这样她才能够走在钢丝绳上。但是因为她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钢丝绳上,以至于这位来访者有这么一种情形,她既不能够观察别人是怎么回事,也不能够做自我观察,也就是,对她来讲,她既不能够有很好的自我觉知,也不能够觉知别人发生了什么。

我会这样来理解,因为她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似乎任何一件小事情的失控,都会让她有一种自我破碎的感觉,所以她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上,如果做不好,就会完蛋。这是对虚体自恋的一种很深的表达,就是说任何时刻她都得看上去是好的,任何时刻不好的信息,都会直接让她粉碎,而那粉碎的感觉简直就等于死亡。

这位来访者做咨询满一年的时候,正好在春节前,她对我说:“武老师,我现在感觉我从钢丝绳上走下来了,双脚站在了大地上。”

当她双脚站在大地上之后,突然之间,她发现她可以做自我观察,也可以观察别人,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她似乎有一个空间可以去包容那些所谓的不好的感受,观察发生了什么,然后自己缓一缓去做更好的选择。

实际上,虚体自恋和实体自恋的一个很重要的差别,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都可以看到。在读书的时候,我就发现有这样的现象,好像任何一次小考试对我的很多同学来讲都是一件很致命的事情,如果成绩很好,他们就欢欣雀跃,如果成绩不好,就备受打击。我当时就觉得很纳闷,小考试干吗要那么在乎呢,甚至在我看来,如果小考试成绩不好,其实会有一种庆幸,你可以这样想,“天哪,非常感谢,因为这次考得不好,我才看到自己的问题,我现在就赶紧改变这些错误,这样让我可以在未来的大考试中把握住机会”。

其实我这样想意味着我有了实体自恋的部分,按科胡特的说法就是,我有一个核心自我在那,所以小考试的惊涛骇浪没有把我打翻,反而,在这个时候我有稳稳的自恋,有了多余的空间去思考去面对这个外在的事实是怎样的。

但是,如果对一个虚体自恋的人来讲,任何一次小考试都意味着一次冲天的惊涛骇浪,那每一次的惊涛骇浪都可能把他拍翻。成绩好,他觉得自己很棒,成绩不好,就觉得自己完蛋了,所以这个时候他会竭尽全力地去维护自己的虚体自恋,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面对平时小考试中的挫败。

譬如,另一个来访者也有这样的现象,好像他不能够正确地估分,比如说他估了80分,结果发现只考了59分,这种估分上的差异让他很崩溃。我问他:“你是怎么估分的?”结果他跟我讲就是凭感觉,我觉得很震惊,说:“你难道不会去对答案估分吗?”

他想了一想,也觉得很震惊,说:“武老师,我知道很多人根据答案去估分,但是我不会这么去做。”

我也觉得很崩溃,说:“天哪,你不这样去估分,怎么能够准确呢?”

后来他想了一想,对我说:“武老师,是这样的,如果我对答案来估分,就经常备受打击,以至于没法进行下去。”

其实,他讲的是,如果他对答案估分,发现自己真的不行,就会对他的自恋构成一种致命的打击。

这时候我们就看到差异了,当一个人活在虚体自恋的时候,他似乎就没办法增进自己的真本事,也没办法去增进自己的真感情,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耗在比较虚的事情上,以至于很多事就是一种浪费。

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王菲和梁龙的差别。梁龙不仅在和王菲的恋爱中维护的是自己的虚体自恋,是自己的面子,其实在他整个成长过程之中也是这样。我看过他几篇采访,记者和他自己都说过类似的心理,就是“我很讲面子”,如果他很讲面子的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维护面子上,以至于他对自身真正的实力就有所忽略。

王菲就很不同,她经历过很多事情很多非议,恋爱确实也非常多,一般人会觉得王菲你不够干净、不够纯洁,不够怎样怎样,其实这时候讲的都是“王菲,你应该玩一些虚的东西”,就是请维护你的虚的名气。对王菲来讲,她是一个直奔主题的人,她就是要找自己喜欢的人,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她就是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她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她有她的实体自恋部分。所以,虽然大家对王菲有很多非议,但是最终发现王菲过得很精彩。

而且我看过王菲对待自己孩子的方式,她把孩子也养得非常成功,很可能正因为,一个有实体自恋的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也有了实体自恋。

我最后再讲一下,所谓的实体自恋,另外一个心理学家弗兰克是这样讲的:“投入地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幸福就会降临。”实际上,实体自恋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爱,和做你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附录:核心自我】

个人成长中,核心自我的诞生,是一个超级里程碑。

核心自我诞生前,你像是环境的响应物。譬如,你对别人的评价超在意,似乎别人的评价定义了你是谁,你会极力调整自己,以争取做到该环境内的最好。这种时候,你是没有自由度的,别人的评价,会极大左右着你。

一旦核心自我诞生了,环境的变化,还会激发你的反应,但不再能动摇你的根基。由此,你有了从环境中跳出来观察的能力与一份从容。

虽然我们总强调锤炼,但必须得说,核心自我的形成,总是取决于一个人与周围关系的质量。若有一温暖且能良性互动的稳定关系,你会感觉到,心灵在迅速成长。突然一天,你发现,自己不再被外在环境中的苛刻评价所左右,那就意味着,你终于有了自我。

科胡特一段话很好地描绘了核心自我: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有一个核心自我稳稳地站在那里。它会摇晃,摇晃是一种呼应,但只摇晃,根基不被动摇。

不过,必须说的是,温暖、互动的关系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你必须有自己负责的意识,而不是依赖,依赖必导致过度要求、抱怨和攻击。

核心自我的建立,最初必须建立在这种感觉之上:我是好的。

这种“我是好的”的自恋感,是一种凝聚力,可以将关于自我的各种信息凝聚在一起。可以说,这种自恋是一种向心力。

此外,基本的控制感极为重要,我们只会将自己能掌控的信息,和自我粘在一起。如不能掌控的,我们倾向于切割和分离。

一旦“我是好的”这种感觉攒得够多,核心自我得以建立后,我们就有了这种感觉:形势无论怎么发展,我都相信自己能掌控局势。此后,自我就可以比较轻松地扩展。

绝对不能接受批评的人,是因“我是好的”这种基本自恋都未形成,所以一点点“我是坏的”的信息就可让他的自我破碎。

核心自我的养育,其实就是,父母允许孩子做自己,允许你的能量,以你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你的内在就有非常牢靠的一个内核。

相反,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听话,那么孩子就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内核在,核心自我也就根本不可能建立。并且,既然父母的话决定着你是谁,那么自然,你在长大后也会特别在意别人的话,所以别人的话就如同惊涛骇浪一样,可以引起你极大的反应。

这也可以解释,当今文化下,为什么我们那么容易在乎别人的话,因为听话教育会让我们普遍形不成核心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