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标哥的名头谈谈自恋

陈光标要赴美国收购《纽约时报》。这事刚传出时,我只是笑笑,觉得没可能,也没怎么太关注。

然而,当网上传出标哥的英文名头时,我立即被震惊了。标哥又一次成功地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也包括我的。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看看标哥的英文名片上的九个头衔:

Most influential person of China

Most prominent philanthropist of China

China moral leader

China earthquake rescue hero

Most well-known and beloved Chinese role model

China top ten most honorable volunteer

Most charismatic philanthropist of China

China low carbon emiss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op advocate

China's foremost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demolition expert

一堆“most”(英语中表示最高级的词)亮瞎了网友们的眼,无数网友调侃说,标哥如此牛,美国也颤抖。

陈光标则在新浪微博澄清说,他名片上的每一个称呼都有认证,之所以引来这么多调侃,是英文翻译问题,而他中文名片上的称呼是这样的:

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第一人

中国首善

中国好人

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

全国道德模范

全国十大杰出志愿者

全国最具号召力慈善家

中国低碳环保第一人

环保拆除第一人

中英文对照,我看不出太大差异,翻译得不离谱。显然,标哥这是超自恋。中国式好人主要是道德自恋,而标哥这个要叫圣人自恋,此外还有伟人自恋、世界中心自恋,最原始的,是全能自恋。

就此谈谈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恋。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说自恋,可分四个档次。第一档,最健康的,是自信,即活力能自如地滋养自己;第二档,自大,即会夸大自己的重要性,但还是有一定的自恋基础;第三档,是疑病,患疑病症的人,不敢碰触心理层面自我的脆弱,转而怀疑自己的身体自我出了问题;第四档,自恋妄想,即,并无现实性的基础,而凭空想象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譬如,西方精神病院中,很多人自以为是耶稣。

自恋这个词,很容易让人有负面的理解,而科胡特则说,健康的人应有健康自恋。由此,自恋一词,在心理学界,特别是心理咨询与治疗学界中,被赋予了正面意义。

一个人的自恋模式,是婴儿期就构建起来的。最初的自恋基石,是母爱的馈赠。充足的爱,是婴儿健康自恋的基础。婴儿期缺爱的人,容易转而追求完美条件以满足条件上的自恋。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即“我能行”的感觉,逐渐变得重要。一个婴儿期严重缺爱的人,也可通过一次次证明“我能行”,而构建自尊。

为了更好地理解自恋妄想,讲几个故事吧。

美国催眠大师艾瑞克森治疗过一个“耶稣”。某精神病院的一个房间,住着三个“耶稣”,他们相安无事,因都坚信自己是真耶稣而对方是疯子。艾瑞克森让两个“耶稣”辩论谁是真的,而让另一个旁观。一个月后,旁观者“耶稣”终于明白,自己自以为是耶稣的逻辑,和那两个人是一回事,结果他消除了妄想,出院了。

他还治疗过另一个“耶稣”,那是一个孤独的“耶稣”,不能和任何人相处。艾瑞克森问他:你会木工吧。“耶稣”回答说,当然,谁都知道耶稣会木工。好吧,艾瑞克森请求说,医院很多地方需要你的手艺,出来干活吧。干活中,他和人构建了关系,妄想也逐渐得以控制。

第二个故事,说明一点:人情关系的温暖,比妄想是神,更吸引人。其实,自恋妄想的基础,都可以回溯到婴儿早期,因缺乏妈妈温暖的怀抱,不能和妈妈建立真实的关系,孤独的婴儿才用最原始的全能自恋来安慰自己。

所谓全能自恋,是婴儿早期的一种心理,那时婴儿活在“我无所不能”的感觉里。我饿了,有吃的;渴了,有喝的;冷了,有温暖……我想怎样就怎样,我是世界的中心。实际上,是一个呵护备至的妈妈给了他无所不能的感觉。

正如我在前面《集体主义即共生》一文中所说,我们发展了很复杂的行为,对权力、成就与物质等的需求可以涨到很高的地步,但它们常常是一种防御,是两种没被满足的最原始的简单愿望转化出来的。一个愿望是:抱抱我;一个愿望是:看着我。标哥的原始愿望,其实不过是:看着我。他自己总说:我有信心上头条。

全能自恋得到部分满足的婴儿,才能在后来承认一个事实:我并非如我想象的那么强大。这种承认会让婴儿有绝望感,但妈妈的怀抱立即安慰了他,他转而明白,温暖与爱,比我无所不能的感觉,更美好。

我自己认为,或许是因为最初的母婴关系普遍较差,所以国人普遍有自以为是神的超自恋,而且也总是在寻找神一样的人,如徐克的《狄仁杰》,如金庸古龙的武侠,如农村中的巫婆神汉,如穿越剧等。

在受过教育的高收入人群中,这也不罕见。一帅哥,参加一个家庭系统排列的工作坊,女导师说,排列显示,您在前世曾是九五至尊,然后率四五十名学员与工作人员向他跪拜。还好,该帅哥无自恋妄想,享受跪拜后,立即找主办方退钱退课。我在网上找到该女导师的课程场面,她常如神一般端坐,周围上百人围绕,很有穿越感。

科胡特流派还认为,自恋分实体自恋和虚体自恋。标哥的自恋,都有官方认证,还不算太虚。不过,所谓的虚体自恋是指,一个人自恋所依仗的,是外界而非内心,而实体自恋即一个人的自恋已内化于心。若将虚体自恋者所依仗的外部事物剥离,轻则会严重自卑,重则自我瓦解。

愿标哥能形成自己的实体自恋,有一天能看淡这些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