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考试的为难味儿是怎么回事

考试,是一个隐喻:你要伸展自己,是否被允许伸展,伸展到什么样的标准,才会被认为配活着。

考官则有两种:绝对否定性的死神,和相反的生命之神。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如果你潜意识中,觉得考官是前者,那么任何考试对你可能都会变得极为艰难。

如是后者,那么考试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它就只是对你能力伸展程度的一个检验。

中国式考官,还不是绝对否定性的,而是绝对禁止性的。

中国式考官设立了标准,该标准喜怒无常不可揣度,他就是来为难人的,为了传递权力感——一切都是我说了算,你必须围着我的意志转。你的能力,即你在某方面的伸展程度毫无意义,我毫不关心。

譬如,就一些犄角旮旯中并不能证明对该学科掌握程度的知识点出题,就是这种味儿。

我是1992年参加的高考,那几年的政治题中,多项选择题是让我们充满畏惧的部分,错一半甚至更多,是极为常见的。结果是,满分一百,我考83分,就已经是我所在的省重点高中的八个班中的年级第一名了。

我是经过顿悟,才解决了多项选择题的困难的。我发现,自己对考试有了抵触,因为无形中,将考官放到了敌人的位置上,而将自己放到了脆弱的被审判的位置上,对考官真是敌意满满。觉知到这一点后,我问自己,干吗要把考官和自己放在敌对的位置上呢?这种敌对的态度会有什么好处吗?我要放下这份敌意。

于是,我发展了一个考试技巧——站在考官的角度看问题,问自己,如果我是考官,会怎么出题。结果,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我拿到政治试卷,看了几个多项选择题后,仿佛可以感觉到,这个出题人是严厉的还是宽松的,以此来调整自己做题时的尺度。

但我这种考试技巧本身也成为一种悲剧,这不是对我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而真是来为难我,来考验我对出题人的揣测能力的。说白了,像是太监和大臣要揣摩皇帝的心思,也像是孩子要去揣摩父母的心思。

所有孩子都渴望获得父母的认可,父母就是孩子最初的考官,并且,孩子会把父母的考官形象纳入自己内心中,成为他们的“内在考官”,弗洛伊德的超我即由此而来。父母是鼓励孩子伸展自己,还是禁止孩子伸展,而拿自己的好恶管束孩子,这至关重要。前者鼓励孩子做自己,后者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来——妥妥的巨婴范儿。

我一直都是考试机器,每到大考试必超常发挥,这要感谢父母给了我相当的自由。从小到大,我从父母那儿,没挨过打没挨过骂,要十块钱给十二甚至十五,人生的大小选择,基本也都是我说了算,所以父母作为我生命最初的考官,是祝福性的,而不是禁止性的。

多位来访者,学习能力极佳,但考试能力极差,他们在考试中都有这样的时刻:突然间,觉得试卷上满满的恶意,然后心生恐惧,就没法发挥了,感觉被冻住了。

一位女士,在一次职业技能考试中接连几道题做不上,整个人立即就慌了,随即发现,对整个考试失去了信心,这时,她心里冒出了一句话:我认了,我输了!出题人,这次你赢了!

其中有两人都不禁想到,父母凶狠的眼睛盯着自己。其中一位女士甚至总结出,每当她考好,父亲都会极不高兴,而考砸了,父亲则幸灾乐祸。

故事到了这种地步,就像是绝对否定性的了,这毕竟是少数,多数还是绝对禁止性的——你不能自由发挥,但如果你让我高兴,我还是愿意奖赏你。

有时候,这种认可会变成,无论你怎样,我都不认可你。

一位男士,说他小学时一次考了98分,兴高采烈地给父亲看试卷上的成绩,结果父亲说,你看你马虎的,如果那道题你认真点,就可以考100分了。

他想想,是啊,父亲说得对!下次要认真!

下次,他果真考了个100分回来,给父亲看,不料父亲却说,别骄傲!这让他失望至极。

中国式的考试,充满绝对禁止意味。过去的八股文,现在的应试教育体系,都像是故意为难人的。

很讽刺的是,心理咨询业内的一个专业体系(不是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考试,这个很简单),本来极好,但逐渐也变成绝对禁止性的了,为难程度高得让人望而生畏。

顺便也说一下我的一个焦虑。从2005年写心理专栏,其中相当一部分文章是分析新闻人物的,这引起业内人士的一些不满,特别是开始玩微博后,我的这些文章,引起了一些业内人士的强烈抨击,为此我多次和专业人士探讨,我分析新闻人物,有没有违反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最终达成的共识都是,这样做是有争议,但没有违反职业伦理。

现在看,其中一些抨击,特别带有强烈情绪色彩,恨不得将我从心理咨询界扫地出门,真是透露着强烈的绝对禁止性的味儿。本来的职业道德是75分,但他们恨不得把这个分数拔到100分,而这时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考官,可以给别人发道德禁令了。

但也好,正是因为这些抨击带给我的焦虑,导致我一次在一个微信群里,和几十个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探讨这一问题,而提出了“绝对禁止性超我”这个概念。

国人的考试焦虑如此浓烈,也许应该在全世界的正常国家中排第一,也该有一本书,来专门论述其中的心理奥妙。

最后谈一个小技巧。

如果作为考生,你太焦虑,那么可以试试想象,看看你自然而然想到的考官,会是什么样的人,将他的形象具体化。

也许你会发现,他是绝对禁止性的,那么试着转变这个形象,想象这个人曾经给过你的认可,特别是鼓励你自由伸展的那些时候。如果不行,那么,就试着换掉这个考官,将一个给过你很多理解、接纳与支持的人,变成你的考官,然后去感受,面对这个考官,你的感觉如何。

或者,你也可以向我学习,去深入认识你心中的考官,即弗洛伊德说的超我,也许你会发现,心中那个由父母原型而发展出来的考官,真的是千疮百孔,虚弱、荒唐且可笑。你可以鄙视它,也可以对它生出理解与同情。

失控即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