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本願經  (第二十九集)

這是地藏菩薩對世尊說這些話,實在說對世尊說,就是世尊為他做證明,他講的話句句都是真實,說話的用意實在是為我們。『閻浮眾生』就是我們這些人。『但能於諸佛教中』,「佛教」兩個字是關鍵,今天提到佛教,是不是我們想像當中佛教這個意思?不是。這是一切諸佛教誨之中,佛怎麼教我們的,我們有沒有懂得?我們有沒有做到?真正能夠明白了,能肯做,即使做一點點小善,『一毛一渧,一沙一塵』這是講少,形容修的善少。「毛」是汗毛,我們身上的汗毛,這是我們正報裡面最小的,「塵沙」是依報裡面最小的,都是形容小善。這個小善,利益你全部得到,何況大善。佛法裡面所教的,再小的善都稱性。既然稱性,善實在講就沒有大小,大善遍虛空法界,小善也遍虛空法界,乃至你起一念善心,一念利益眾生的心,果報都不可思議。地藏菩薩說的這些話,初學的人確實很難接受,是不是佛菩薩以這些言語來勸勉我們,未必是真實。眾生接觸佛法,特別是初學,這些疑惑可以說是非常普遍,完全是以我們凡夫心,去測度諸佛菩薩的境界,這是大錯特錯。

我們凡夫是妄心,諸佛菩薩用的是真心,妄心永遠緣不到真實的境界。法相經論裡面說得很多,第六意識的功能在八識裡頭最強的,對外它能緣虛空法界,對內它能夠緣阿賴耶識,可惜的是它就沒有辦法緣自性。諸位要曉得一真法界是自性,它可以緣虛空法界,它能夠緣十法界,沒有辦法緣一真法界,沒有辦法緣自性。所以凡夫的見解智慧,怎麼能夠知道佛菩薩的境界?憑著自己的妄想,想像佛菩薩的境界,全錯了,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什麼是真實智慧?二障破了,真實智慧才現前。我們就想一想,我們有煩惱障、有所知障,不但有,而且非常嚴重,哪來的智慧!自己以為覺得很有智慧,那真是佛法裡面所講的世智辯聰,世智辯聰不能解決問題。請看下面經文: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長者。名曰大辯。是長者。久證無生。化度十方。現長者身。】

到這兒是一小段。從這個經文裡面,我們就明瞭大辯長者,這也是諸佛如來示現。『久證無生』,這一句話是很久他就成佛了,在十方世界度眾生,『現長者身』,這是示現。應以長者身得度,他就現長者身,參加地藏法會,幫助世尊跟地藏王菩薩教化眾生。他出來發問,這一問一答當中,破除我們的疑惑。下面說:

【合掌恭敬。問地藏菩薩言。】

『合掌恭敬』是致敬、是禮節,向地藏菩薩請教。

【大士。】

這是稱讚菩薩。

【是南閻浮提眾生。命終之後。小大眷屬。為修功德。乃至設齋。造眾善因。是命終人。得大利益。及解脫不。】

請教這一些言語的意思不難懂。這是說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過世之後,他的家親眷屬給他修一些功德,譬如『設齋』。設齋意思很廣,像現在習俗裡面,放燄口、放蒙山施食,這都是設齋,這是請鬼神吃飯。也有在世間修福的,齋僧。古時候家庭富裕的人家設千僧齋。以及造種種的善因,多做善事迴向這個亡人。這一個命終的人,是不是因為家親眷屬給他營修功德,他就能得大利益?他能不能得解脫?我們看看地藏菩薩的開示:

【地藏答言。長者。我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生。承佛威力。略說是事。】

地藏菩薩答言稱『長者』,這是彼此恭敬。長者稱菩薩為大士,菩薩稱他長者。既然他問了,我現在為『未來』,「未來」是指我們,『現在』是當時,這『一切眾生,承佛威力,略說是事』。「承佛威力」這一句尊師重道,不敢以為自己能說;這個事、理太深太廣,我哪裡能說?承佛威神加持這才能說。其實地藏菩薩早就成佛,也是示現為菩薩身。學生當中無量無邊都成佛了,哪有老師不成佛的道理!這是顯示諸佛如來大慈大悲,降格以菩薩身分方便度眾生。諸位都曉得佛法是師道,我們對老師要尊敬,要到老師那裡去求學,不如菩薩身分來得方便。菩薩跟我們是同學,他是佛的學生,我們也是佛的學生,他是早期的學生,是我們的學長,同輩分,所以我們不去求,他可以來找我們。老師沒有去找學生的道理,但是同學可以,這在教化就方便太多了,「作一切眾生不請之友」。只要觀察眾生機緣成熟,他主動就來了,這是菩薩身分度化眾生的方便。所以地藏永遠處在菩薩的地位上,原因就在此。

【長者。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這個利益實在太大太大了。諸位一定要曉得,臨終最後那一念是關鍵,你來生到哪裡去,就是最後一念。你一生所造的業很多,何況還有過去世,生生世世累積的業無量無邊。佛在經上說,假如你所造的業要是有體積的話,體積再小像微塵一樣,所造之業是盡虛空都容納不下。再想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來,佛這個比喻形容不為過,好在這個罪業,沒有體積、沒有形相。但是它產生了力量,這個力量就造成了輪迴,變現出種種苦的境界。可是一個人來生往哪一道去受生,確實決定在最後這一念,當然在所有一切念頭裡面,這一念是最強的。佛在經上講,我們業因無量,強者先牽,力量強的業因它先受報。如果不聞佛法,這一個人在臨命終的時候他想些什麼?如果他想到家親眷屬恩愛難捨,他就到鬼道去,貪心重;如果想到冤家對頭還沒有報復,那就地獄去了,瞋恚心重;迷惑顛倒,糊裡糊塗走了,畜生道去了;這是最多的、最普遍的。所以這個時候是關鍵的時候,聞佛名一心想佛,他怎麼會不解脫?

如果臨終能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這一個人一生沒有接觸過佛法,臨命終時才有人教他念阿彌陀佛。教他念佛、求往生淨土,佛來接引跟阿彌陀佛去,他就作佛去了。往年在美國首都DC,華盛頓DC周廣大先生,那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他在臨走三天前才遇到佛法,人家給他一講他就相信、就接受,念了三天佛,佛接引他往生。這是家親眷屬是善知識。遇到教他念菩薩名號、念辟支佛名號,即使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決定得人天福報。『解脫』就是從三惡道解脫,生三善道,這就是佛教之中。如果他能夠明瞭佛菩薩名號的表法、意義,他得的功德利益就更殊勝,他確實能夠契入境界。所以這一樁事情我們要記住,送終一定要勸人念佛,如果家親眷屬都能夠助念,這是無比的殊勝。

平常念佛都是為了臨終這一念,希望平常念得熟,臨終時候不會忘記,平常要放下萬緣,臨終時才不會有障礙。什麼都要放下,於這個世間確實沒有一絲毫的貪戀,往生就自在。只要有一絲毫貪戀染著,就是臨命終時念佛往生的障礙。我們自己要很清楚、很明白,臨終時候能不能遇到善知識?能不能遇到一些人幫助?太難講了!所以我們知道這樁事情,平時就要多結善緣,就要多參加助念。你能夠常常幫助臨終人助念,這是因,到自己臨終的時候,一定有人來幫助你。平常不肯幫助別人,臨終的時候決定不會有人幫助你,因緣果報一絲毫都不爽。所以平時要種善因,你才能得善果,一定要相信,地藏菩薩在此地講的這樁事情。再看下面經文,這都是地藏菩薩說的: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這個道理一定要明瞭。我們今天看到,這個世間家親眷屬為亡者做佛事,通常請出家人一定請七位,為什麼?七分功德他才能得一分。誦經要誦七部,都是從這個經上來的。他只能得七分之一,七分之六念經念佛的人自己得,這是說一個比例。他能得多大利益,完全看生者自利有多大。誦經的人如果在誦經的時候開悟證果了,證果就是入經中的境界。古大德教我們讀經的時候隨文入觀,大家要聽清楚,不是一面看經一面打妄想,那你就完全錯了。不是一面讀經,一面想這個經裡頭什麼意思,那這樣子自他都得不到利益,還不如老老實實念。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一個妄念都沒有,這個有功德。這功德是清淨心,你修清淨心,你在這裡修定,他得利益。如果能入觀,觀是不用心意識,用心意識是思想,不是觀,是妄想;不用心意識而契入這個境界,這是觀,這是從定裡面開慧。讀這一部經,經上的境界變成自己的境界,自他不二,生佛一如,入這個境界了。這個亡人得的利益,那就不可思議了,他得最殊勝的功德利益。最殊勝功德利益,給諸位說也只能幫助他生忉利天,但是在忉利天裡面得大福報。

如果這個亡人在生前是個念佛的人,是個明白佛法的人,他過世之後,聽了誦經,很可能提醒他念佛往生淨土,那他就決定得生淨土。所以一切超度佛事是給他做增上緣,唯恐他忘掉,特別來提醒他。假如他在生前沒有接觸過佛法,那就很難了,完全憑福,他只能夠達到忉利天。這個利益大小不相等,經文裡面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自己要去思惟,為什麼這個超度他能夠得利益。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過,如果不是因為他命終,家裡面的人、眷屬就不會修福,也就不會得殊勝的利益。因為這個緣故,家親眷屬才修福、禮懺、誦經、拜佛,這是亡者給家親眷屬修福的增上緣,是這麼一個原因,所以他得七分之一的福報。所以家親眷屬所修的福愈大,他得的就愈多,道理在此地。

【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

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地藏菩薩講,『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健」是你的身體很健康,「聞」是你六根很聰明。你了解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趁著身體健康的時候,你要認真努力自修,你所得的福報是圓滿的,分分自己統統獲得。註解裡面,青蓮法師引用《隨願往生經》裡面一段話,我們把這段話念一念,這段話也是普廣菩薩說的。在八十五面第一行,《隨願往生經》,「普廣菩薩白佛言,若善男女,未終之時,逆修生七,然燈懸旛,請僧轉經(請出家人念經),得福多不。佛言其福無量。」可以跟這個經來做印證。又說,「父母親族命終受苦,為其修福,得福多不。」這是為別人修。「佛言,七分獲一。」七分功德得一分,跟這個經上講的也是一樣。

前面普廣問「逆修生七」,就是人還沒有走,是說我們現在自己修,請法師來轉經,「轉」的意思是請法師念經,請法師講經都叫轉經。一般人在生的時候,不會替自己預先做超度佛事,這是很少的。但是請法師講經這個功德大,有能力的自己一個人請,那你這功德是分分己獲;自己沒有能力的,合幾個同參道友我們一起來請。請法師講一部經,或者請法師講一天經,功德都不可思議。你想想看哪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曾經請過法師來講一次經的?非常希有。像我們到其他地方去講經,我們常到香港去,到那邊去講三天。那邊一些同修,那是許多人集合起來的力量,租借一個講堂,邀集一些同修來聽講,都是經上說的這個意思。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懂得的人,不要做一般的講演,一般的講演他得的功德小,要講經。如果請我們講一個小時、兩個小時,講一次,我們講什麼經?經文裡面可以節錄一段來講,還是講經。我不能講全經,或者是講全經的大意,或者是在經文裡面節錄一兩段來講,這是個明白人、內行人。

香港回歸週年那邊同修請我去講經,時間只有六天,十二個小時。我們感激他們的熱心護法,我去講《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十二個小時,怎麼能講得完?我們節錄一個本子,這個本子你們都看見過。從《無量壽經》裡面節錄六十條,每一條都是經文,這就是「請僧轉經」,是他們大家啟請,聯合起來啟請的。我們要懂這個道理,要知道自己怎麼作法。特別是我們自己的家親眷屬,看他一生當中沒做什麼好事,他自己迷惑顛倒,我們學佛的人很清楚,能夠看得出他的前途。如何幫助他?這個方法幫助比什麼都殊勝,請法師講經。我們來發起、來發動,邀請他來參與,他就得福,用這種方法來接引他,所以這個善巧方便很多。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經文,「緣前生不信道德故」,「緣」是因為他生前不相信道德。下面這一段是,「若以亡者嚴身之具」,嚴身之具,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他收藏的這些像首飾珠寶一類的,這是嚴身之具。「屋宅園林」,是他的房地產,屋宅是房產,園林是地產。「以施三寶,可拔地獄之苦。」一生縱然造作極重的罪業,如果能夠在命終之前,把他所有的財物供養三寶,這個福能夠超越他墮地獄的罪業。什麼原因?供養三寶,每一天都有這些出家的修行人、在家修行人,天天在這個地方誦經禮懺,這個七分之一的功德就大了,就太大了!道理在此地。但是這個地方必須要辨別,三寶裡頭有真偽。真正的佛法道場,正法佛法道場才有這個效果。如果不是正法,現在世間就如《楞嚴經》上所說,「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有很多假佛法、假道場,藉著佛教的名義,做一些違背佛陀教誨這些事情,那是造罪業。你要是以這個布施供養他,幫助他造罪業,促使他造罪業,這要墮到地獄是愈墮愈深,不但不能出離而且墮得更深,這是必須要辨別的。

最近香港的那邊同修打電話告訴我,香港有一位法師八十多歲了,他有個道場想捐獻出來,送給出家人。他的條件要有五個出家人,五比丘他才肯送,在香港荃灣這個地方。這個條件好,但是很難得,恐怕等他往生的時候五比丘都找不到,這是實在的話,太難了!這個想法是正確的,但是相當不容易。所以在這個年代,我們要明瞭五比丘找不到,即使是在家居士正信佛教徒,做為弘法利生的,都是好事情。真正是弘法利生,或者是自己做為修學的道場,做為念佛修行的道場,流通佛法的道場,那就是真實功德。再看底下經文:

【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遊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如癡如聾。】

這是菩薩在此地告訴我們,人死了之後那個狀況。世尊在經典裡面常常提示我們,「國土危脆,人命無常」,這是世尊告訴我們人生的真相。教我們時時刻刻提高警覺心,要有高度的警覺心,決定不要以為我還很年輕,我的壽命還很長,那你就錯了。古人常講「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多是少年人」,沒有人祭祀,很年輕就走了,沒有家室、沒有兒女,都變成孤墳,一定要提高警覺。『無常大鬼,不期而到』,這一句就是說人命無常,隨時都會走,你也沒有辦法預測到什麼因緣走。特別是生在我們現前這個世間,災難變化太多太多了,你看看全世界每一個地方都有災難,有水災;美國東部現在有風災,前天新聞報導裡頭,五十多萬人疏散,很大的風災;地震,都是沒有辦法預測到的,不期而到。所以學佛的人心裡面很清楚、很明白,縱然這些災難現前了,不驚不怖。這個非常非常重要!災難一現前要是驚慌恐怖,那就壞了,驚慌恐怖就到三惡道去了。

李木源居士前天跟大家報告,他去送這些往生的人,往生之後他替他洗身體,照顧入殮。有一些往生的人身上是軟的,大概念佛往生絕大多數身體都柔軟,這是好相。有一些走的人身體僵硬,這什麼原因?驚慌恐怖身體就僵硬。走得很自在,一點都沒有恐怖,他的身體柔軟。所以我們可以從臨命終人,看得出他走的時候的情況,他走得好決定不落惡道。他是很自在、很安詳、很清楚的時候走的,神智清楚決定不墮惡道,這個時候念佛決定往生,所以送往生的人看到這些瑞相,道理就在此地。如果不相信佛法,遇不到善知識;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是大福報,有人在這個時候提醒他、幫助他帶著他念佛,一生即使造再重的罪業都不怕,都能往生,所謂帶業往生;就怕這個時候沒人幫助他,還有人攪和他,家親眷屬又哭又鬧那就完了,這是大障礙。下面四句是講他的狀況:『冥冥遊神。』這就是他的魂魄,我們佛法裡面講的阿賴耶識,世俗人講靈魂。「遊神」就是靈魂,佛家講的遊神很正確。講靈魂那是恭維的話,為什麼?決定不靈,他要靈怎麼會到惡道裡面去?他到惡道裡去,可見得他不靈。孔老夫子在《易經》裡面講的話也很有道理,他稱遊魂,我們這裡講遊神,這個講得很有道理。因為他的速度很快,漂浮不定,確確實實是遊魂。《易經》裡面講「遊魂為變」,變就是他去投胎,他又去換一個身體,「冥冥遊神」。『未知罪福。』這時候真的是:『如癡如聾。』痴痴呆呆的,七七日內是這個狀況,我們一般講中陰身,所以中陰身是迷惑的。是痴呆的。

【或在諸司。辯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趣等。】

『或在諸司』,這是鬼道,餓鬼道裡面這些辦事的機關,在那些法庭裡面辯論,有人說他造多少罪業,他自己不承認,在那裡辯論。世間人有時候自己造作的罪業他忘掉了,也有故意不承認的。可是在陰間鬼神有記錄,常言說得好,「舉頭三尺有神明」。佛經裡面告訴我們,人從一生下來就有兩個神常常跟著你,一個叫「同生」、一個叫「同名」,你所造作一切行業,他們都把它記錄下來。到臨命終時要是遇到閻羅王,閻羅王那裡檔案很齊全,你一生當中點點滴滴都賴不掉,所以在那裡辯論。審定之後那就『據業受生』,你到哪一道去投胎,你就去了。《地藏經》上說得很清楚,閻羅王有沒有權力加重你的罪?或者是赦免你的罪?沒有權力,他很公正,依照你自己所造的給你分發,他沒有權力加重你的罪,也沒有權力赦免你的罪;他如果說加重或者赦免,他犯法。所以自己一生的前途,確實是自己主宰的,不是他們主宰,這個一定要知道。

這時候這個亡人,在陰間裡面接受這些審判,還沒有定案他很憂苦,『千萬愁苦』,這還沒定案。定案之後如果說惡業重,那就一定到三惡道去受生。三惡道去受生也有業緣,畜生道裡面找父母,那個父母過去生中跟他都有緣分;餓鬼道裡面跟地獄道裡面化生的多,鬼道裡頭也有胎、卵、濕、化,地獄裡頭完全是化生。如果不是化生,是胎生、卵生一定要找父母。緣,佛就說得很清楚,總不外乎四種,「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沒有覺悟,生生世世要搞這些事情。覺悟之後那就不一樣,人覺悟之後,那就是一念之間,轉業力為願力,轉業報為示現。諸佛菩薩示現在人間,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現什麼身。所以轉境界真的在一念之間,我們這一念能不能轉得過來?在理論上講是決定可能,在事上講那完全看你自己覺悟的程度。你是真覺悟了,就很容易轉過來。

怎麼知道轉過來?轉過來的人決定沒有自己,如果還有我,決定沒轉過來。因為你有我執,這是凡夫,不是佛菩薩,佛菩薩沒有我。要以《金剛經》的標準,諸位就很容易理解,「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轉過來了。如果你還有四相的時候,你沒有轉過來。怎麼樣想轉,怎麼努力轉,都轉不過來,為什麼?因為你有想、有念,想是妄想;你有分別、有執著,你就轉不過來。所以真正想轉過來,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起心動念想一切眾生,你就轉過來了。我們這個身得自於父母,是業報身,一轉過來,就是示現的化身,決定沒有生死,沒有煩惱,決定沒有人我是非,這是你真轉過來了。真正轉過來,他的生活、工作跟平常一樣沒有改變,心理改變了。以前是為自己,或者為家庭,或者為這個團體,現在是為盡虛空、遍法界,如諸佛菩薩示現無二無別。這就叫超凡入聖,這叫真正了生死、出三界,入佛菩薩的境界。我們學佛要能契入這個境界,才是圓滿成就。要講到用功的方法,實實在在講就是看破、放下,真看破、真放下就行。這段經文青蓮法師註解相當豐富,諸位自己可以參考。請看下文:

【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

這是真的,在生的時候不知道,死之後遭遇到苦難,這個時候無依無靠,真的叫孤苦伶仃。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家親眷屬能給他修福,能夠超度他。可是許多家親眷屬,不明白這個道理,隨順世間的習俗,像前面經上所講的殺生祭祀鬼神,求助邪道,魍魎就是邪道,不但無濟於事反而有害。這是世間人無知,沒有人教導,我們說到可憐、說到悽慘無過於是,比在生前在世間受極大苦難還要嚴重,不知道要加多少倍。經上講的罪福,確實就是指十善、十惡,我們不要說得太高、太玄,就簡簡單單以五戒十善來做標準。破戒造惡是無邊的罪業,持戒修福,修福就是認真依十善業道去做,這是我們做人的大根大本。所以死了以後,靠別人來幫助,那是個未知數。特別是在現代這個時代,可靠的成分愈來愈低了,現代社會人認為這是迷信。我們看看底下一代的年輕人,如果沒有人好好的教導他,誰還會相信?換句話說,死了以後,遭遇這一些苦難,你指望誰來幫助你?沒人幫助。這個事實是我們自己切身的問題,而且想到就是眼前的事情,跟我們自己在時間上來講非常、非常接近。佛在此地教導我們、提醒我們,在現在身體健康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努力修學,這個功德、福德分分己獲。這是人死了以後做七經典上的依據。

【過是日後。隨業受報。】

『是日』就是七七四十九天。絕大多數四十九天之內都轉世,又不曉得到哪一道去輪迴了。也有少數七七日內沒有投胎的,甚至於好幾年、好幾十年都還不投胎,都在中陰的狀況,有。這是哪一類人?是特別執著的人,他沒有去投胎。特別執著身體的人,我們常講守屍鬼,他沒去投胎,他捨不得離開他的身體。這一類鬼多半是什麼?就住在墳墓裡頭。還有是譬如對他的房子捨不得,往往他也不去投胎,那個房子就變成鬼屋。有這個情形但是少數,大多數都隨業受報去了,執著比較輕的隨業受報去了。

【若是罪人。動經千百歲中。無解脫日。】

我們在人道時間很短促,很少人能活一百歲的,很少。這麼短的時間當中所造的這些罪業夠受,你在受報的時候『千百歲中,無解脫日』,你要受這個果報。這是講什麼?你在餓鬼道、畜生道,畜生道裡面受報,不要以為牠壽命很短,畜生愚痴、執著,所以很難脫掉牠的身形。佛在經上曾經說過,當年祇樹給孤獨園裡面一窩螞蟻,佛告訴大家,這一窩螞蟻,七尊佛過世了,牠還沒有脫離螞蟻身。不是說螞蟻壽命很長,死了以後,還在這個窩裡頭投螞蟻胎,因為牠執著那個窩就是牠的家,執著牠那個身形就是牠自己,死了以後還作螞蟻。我們通常講一尊佛出世三大阿僧祇劫,七尊佛就是二十一個阿僧祇劫,牠都沒有能脫離螞蟻身,你說還得了!所以是很可怕的一樁事情。

這些愚痴傻事,說實在話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不只做一次,無量劫來不曉得做了多少次。現在這一生當中遇到佛法,讀到經典,聽到佛的開示,明白過來了。是不是真明白過來?真明白,從今天起決定再不幹傻事了。如果還要造十惡業,還要毀犯五戒,你沒有明白,你不是真明白。真明白人不會再做,在這一生當中要下定決心永脫輪迴。不但說我們這個身體這一身是最後身,六道輪迴裡面投胎我這是最後身,還要更進一步,把這個身立刻轉變成應化身,把我們的業報轉變成示現。這是你學佛真有功夫,你真有成就,你得到的是圓滿的利益。

方東美先生往年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大概他那個最高享受,還沒有達到這麼高的境界,確確實實在這一生當中轉凡成聖。李炳老常講「改變心理」,把我們凡夫心、輪迴心,改變成菩薩心、改變成佛心。輪迴心就是十惡業,十善、十惡;菩薩心就是清淨平等覺,以清淨平等覺行六波羅蜜。諸位要知道,清淨平等覺行六波羅蜜,就是普賢十大願王,這就是個大轉變。下面說:

【若是五無間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永受眾苦。】

這是真的,在今天這個社會造五無間罪很容易。古時候先人都重視教育,雖然學校不多,好像教育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這是一般人從形相上來看的,其實形相也沒看清楚。古人比我們現代人重視教育,不認識字的人也重視教育,不像現在,現在說老實話學校辦得很多,大學辦得很多,研究所辦得很多,疏忽教育。古人都想到將來,都知道有來世,所以都會為來生去想,知道積德、行善。現在人不懂這個道理,現代人的造作自私自利,只想到自己,沒想到別人,所以所作所為,總不外乎做一些損人利己之事,這是現代人的思想。可是損人是不是真的利己?那個利己就是佛經上的比喻,「刀口舐蜜」,以為自己是得到好處,其實自己的造作五無間罪。你自己今天得的好處,能享受幾天?你能享受些什麼?實在講,一樣也沒得到。

你說你得到財富,財富在哪裡?身上一毛也沒有,空空洞洞的一些數目字,抽象得不得了。你的房地產再多,你站在那個地方,佔的面積還不到一尺,你晚上睡覺也不過就六尺床鋪而已,你得到什麼?得到的是無量無邊的罪業,你得到的是這個東西。這些罪業將來就是在五無間地獄去受果報,你幹的是這個。諸位想一想,這哪裡是教育?簡直就是邪說,就是火坑、陰謀,現在不是教育,教育現在已經見不到了。中國古代的教育是教你倫理道德,你明白了、能夠做到,不失人天福報,來世還能享受人天福報,決定不會墮地獄,這是教育。佛家的教育更殊勝,幫助你超越六道、超越輪迴,幫助你作佛、作菩薩。作佛、作菩薩是恢復自己圓滿的性德,我們的生活空間是盡虛空、遍法界,虛空法界是一個自己,你是真正得到了。你要沒有覺悟,一分一毫都得不到,你要是真正覺悟,盡虛空、遍法界你完全得到了,那怎麼會一樣?請看下文:

【復次長者。如是罪業眾生。命終之後。眷屬骨肉。為修營齋。資助業道。未齋食竟。及營齋之次。米泔菜葉。不棄於地。乃至諸食未獻佛僧。勿得先食。】

這是說明家親眷屬為命終之人修福,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裡面,諸位一定要曉得它精神之所在。他為什麼會得福?都在「誠敬」兩個字。沒有誠敬的心,照這個方法去做還是得不到。至誠恭敬,沒有別的,誠敬心是性德,誠敬心是正覺。所以諸位要曉得,不誠不敬那是迷惑的相,那是業障。誠敬是覺悟、是性德流露、是般若放光。這裡舉一個例子,舉『營齋』這個例子,「營」是經營、是營造,就是你在辦齋。這是我們佛門裡面普通講的午供,中午上供,這就是營齋。營齋你要注意到,『未齋食竟,及營齋之次』,你在辦這些齋菜、齋飯的時候要有恭敬心。『米泔菜葉,不棄於地』,這是敬物。米泔是什麼?是洗米的水。我這個齋飯是要供齌的,供養諸佛、供養鬼神,對他有這麼樣的敬意。我這個齋事沒有完畢的時候,洗米的水都不隨便倒地下,真誠恭敬到這個程度。一定要等這個事情辦圓滿之後,這些垃圾才處理。「米泔菜葉」都是剔下來不要的,這是現在辦齋的人很少人知道的,摘下來不要的菜葉馬上就丟掉,何況泔水?

『乃至諸食,未獻佛僧,勿得先食』,「先食」是什麼?嚐嚐味道,在廚房裡面你做菜嚐嚐味道。那是什麼?你吃過之後再供佛,這叫大不敬。這是一般常常犯的,不知道、不知不覺,不可以。這一點,我們中國人不如外國人,外國這些廚師決定沒有嚐味,為什麼?它沒有味,他要嚐什麼?外國菜淡而無味,沒有味。作料的小瓶子都擺在面前,你自己調味,所以它沒有味。你到外國去吃東西,它都是白水煮出來的,什麼味道都沒有。但是那些調味的東西都擺在那裡,你自己去調,這很有道理。每一個人口味不一樣,他要調好味道,你就受他的支配,自己調味是我自己有主權,我喜歡吃味濃一點或者是淡一點,我有主權。人家給你做好,你沒有選擇餘地,只好乖乖聽他擺佈了。所以這個我覺得外國比中國好。他們煮出來的菜白水煮的,油鹽統統沒有。在中國過去祭祀也是這樣,也是不調味的,這是真正的恭敬心。對於飲食上講求,應該要懂這個道理。

【如有違食。及不精勤。是命終人。了不得力。】

你這些供養他絲毫都得不到。『違食』是什麼?沒有供養佛僧,你先吃了,你把吃剩的東西給別人,不要說對佛菩薩,對鬼神、對人也不恭敬。或者是『不精勤』,就是你不認真去辦這個事情,沒有誠意、沒有恭敬心辦這個事情,這個命終人都不得力,得不到你的幫助。如果我們午供供佛的時候,要是有違犯的話,那真的得罪佛菩薩。不過佛菩薩大慈大悲,絕對不會怪你,佛菩薩不怪你,護法神討厭你,護法神是凡夫,他不是佛菩薩,找麻煩的都是護法神。你做得很如法、很恭敬,護法神對你也恭敬;你做得不如法,護法神也厭棄你,這個道理一定要懂。我們平常不是在講經的時候,諸位也要通情達理,看到別人也別說,說了得罪人,誰肯聽你的?世間人都是這樣的,他覺得他沒做錯,你要說他,他嫌你囉嗦,我們何必得罪人!講經是佛在經上講的,他聽了沒有話說。是佛說的,不是我說的,我沒有找你麻煩,佛教我們這麼作法。所以我們讀經、聽經要覺悟,要知道自己如何去改進,改進就是修行,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下面說:

【如精勤護淨。】

我們真誠恭敬心來做,如理如法的來辦齋。實在講辦齋,天天飲食就是辦齋。「齋」真正的意思是日中一食,我們現在每一天吃三餐,三餐不夠晚上還要吃宵夜,還要吃幾道點心,一天吃七、八次,實在講很過分。但是肯老實念佛,護法神也就原諒你,睜個眼、閉個眼,你肯念佛也就算不錯。如果再不肯念佛的話,護法神要整人。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如理如法的修行,真的諸佛護念,龍天尊敬你。這是精勤護淨。

【奉獻佛僧。】

此地這個『僧』諸位要記住,不是專門指出家人,它是廣義的,僧是和合眾。佛的弟子無論在家、出家,四個人在一起共修,遵守六和敬,這就叫僧眾、叫僧團。現在一般人看到僧的時候,都把他看作出家人,這個意思會偏差;就是對出家人尊重,對在家人就不尊重,我們錯了。有些在家人真正是修六和敬,我們反而疏忽,出家人未必修六和敬,那我們的行事就顛倒了。所以這個地方的僧,要肯定就是指和合僧團,無論在家、出家,真正發心修行的人、明理的人,他是真的僧。佛家這一些稱呼我們要搞清楚。對於出家人身分,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是出家人。其餘稱法師、稱和尚、稱阿闍梨,那都不分在家、出家,所以在家人也稱和尚。

和尚是什麼意思?和尚是梵語音譯的,它的意思是親教師,就是我們今天講老師,直接教我的老師,古印度就稱和尚。不是直接教我的,好像我們在一個學校裡面,在一個學校裡面讀書,學校老師很多,有幾位老師教過我書的,有一些老師沒有上過我課;他是我們學校老師,很多沒上過我課,我們習慣也稱老師。在佛法裡面,沒有上過我們課的稱「阿闍梨」、稱「法師」;直接教導我們的稱「和尚」,和尚關係非常密切。在通常一般寺院住持稱和尚,就好像學校的校長,校長雖然沒有上過你的課,還是直接教你的。因為他主持教育政策,安排課程,他請那些老師是代表他來教你,實際上他是親教師,他要負教學的責任。上課的這些老師只是執行的人而已,在佛法裡也可以通稱為阿闍梨;阿闍梨裡頭有上過我課,有沒上過我課的。所以「和尚」,在家、出家,男女老少都可以稱。「法師」也是通稱的,在家、出家都可以通稱。佛經裡面術語,「沙門」也是通稱的,在家、出家都可以通稱。但是在中國現在習慣上,這些都稱出家人,其實是通稱的。這些事我們都要曉得。「精勤護淨,奉獻佛僧。」

【是命終人。七分獲一。】

七分的功德他得一分。如果我們做得不如法,一分都得不到。所以這種誠敬的心,一定要在平素養成,不僅僅是我們對佛菩薩,對這些修行人,對所有一切眾生都要修誠敬心,我們來做這個事情功德、效力就很大。

【是故長者。閻浮眾生。若能為其父母。乃至眷屬。命終之後。設齋供養。志心勤懇。如是之人。存亡獲利。】

『存』,活人得的利益七分之六,亡者得七分之一,理、事我們都要明瞭。事,菩薩在此地只舉這一樁,為亡人修福的方法很多很多,不勝枚舉。這裡面我們總結一個重要的綱領就是「誠敬」,無論修哪一種福都要「精勤護淨」,這四個字非常重要!「精」是純而不雜,「淨」是講清淨不染。所以用錢要用淨財,確確實實是自己應當得的財物,我們布施才有功德、才有效果。如果是不義之財,所謂慷他人之慨,這不行,這是不淨、不清淨,不是淨財,你用這種財來修福得不到,要很清楚、很明白。

【說是語時。忉利天宮。有千萬億那由他閻浮鬼神。悉發無量菩提之心。】

地藏菩薩跟大辯長者這個福報修得就大了,大在哪裡?這一問一答,與會大眾聽到之後,有這麼多的眾生發菩提心,功德就在此地。所以前面講「請僧轉經」,「僧」的意思在此地大家知道,不一定出家人,在家人也行;請這些法師講經,是在家的、或是出家的都可以。一般在中國的習慣,在家人講經一定要受菩薩戒,就符合佛在經上講的,不是白衣說法;白衣是沒有受過戒的。受菩薩戒他就可以搭縵衣,那就不是白衣;沒有受菩薩戒不可以搭縵衣。現在有很多地方,說受五戒就搭縵衣,這是錯誤的,決定不可以。受菩薩戒才搭衣,才是僧團、才算是僧眾。受菩薩戒,你升座講經,就不會受別人的批評。一定要受菩薩戒搭衣,這個我們要記住,五戒決定沒有衣的。但是穿海青無所謂,海青是中國古人的禮服,什麼人都可以穿,你沒有受過皈依也可以穿,這是古裝。這是從前讀書人穿的禮服,漢朝時候的禮服。在家人多半有繡花紋,出家人是沒有花,素色的,差別就在此地。

【大辯長者。作禮而退。】

我們也作禮而退。

地藏菩薩本願經  (第二十八集)

請掀開經本《科註》卷中第九十一面,倒數第二行,【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請看經文:

【爾時鐵圍山內。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俱詣忉利。來到佛所。】

我們先看這一段。六道裡面的情況,這部經講得很詳細。世間相傳十殿閻王,確實有這個事情。早年我在台北,我們佛陀教育基金會總幹事,簡豐文居士告訴我,他在打坐禪定當中見過很多次。他告訴我,他說閻羅王鬼界裡面,看起來這個人個子不高,大概只有三尺這麼高的樣子,看得很清楚。至於鬼道裡面眾生,親身接觸到的人很多,尤其是在醫院,醫院裡面的醫生、護士,他們對這個都非常相信,許多人都遇到過。在台北有個榮民總醫院,過去我有幾個同學在那邊服務,他們告訴我,都是親身經歷到的。他說,如果發現到病房門口有無常大鬼,中國人習俗裡面講白無常、黑無常;如果遇到、看到,這個病房的人,頂多只有三天他就會走。所以我們說到佛教裡面鬼神的事情,他們幾乎都深信不疑。我們對佛的教誨,佛在大經上一再跟我們說明,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不誑語,所說的都是事實真相。雖然是事實真相,可是也不外乎一個原則,這些相也不是真實,跟我們人間一樣。我們現前人間種種現象也不是真實的,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可是這些現象它存在,有相無性,無有自性,所以說它空寂。但是這種現象,如果你不了解、不清楚,你在這裡面起分別執著,你就要受苦難,這是決定不能避免的。你如果明瞭、清楚,對這些現象不起分別、不起執著,這些現象 就沒有障礙,正是《華嚴經》上所說,「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在生活裡頭得自在。佛的教誨真正的義趣在此地。

『爾時』,是說完「利益存亡品」之後這個時候。因為在前面這一品裡面告訴我們,對於過世的人應當怎樣去紀念他、幫助他,怎樣去超度他,這對於亡者有確實的好處,無論他墮落在哪一道都有好處。即使生到人天享福,這種超拔也能夠增長他的福報,在惡道裡面可以幫助他超生。地獄道能夠超生到餓鬼道,這個利益就已經很大很大了,如果能夠超生到人道、天道,那個福德就更大了。所以閻羅王他們,與這些事情關係很密切,聽了之後非常感動,他們來讚歎。『鐵圍山內』,前面說過,這是我們世間人所講的陰曹地府所在之處。鐵圍山到底在哪裡,我們人看不到,經上講的鐵圍、須彌,講的大海,都不是我們肉眼所看到的。乍聽起來似乎是不可思議,實際上現在科學家給我們證明,這是時空不相同的關係。我們居住的這個空間,所謂三度空間。四度空間已經被科學家發現,可是我們一般人還是感觸不到。至於更高維次的空間,那就不是我們凡夫能夠理解的。所以六道裡面的情況,就是時空不相同。

這裡面有『無量鬼王』,這些鬼王都是歸閻羅天子管轄。他們都到忉利天,『來到佛所』,這是跟地藏菩薩一同來參與這一次法會。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體會到,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這一會,這是最後的一會,在入般涅槃之前最後的一會。世尊出現在這個世間,第一次法會是在菩提場禪定當中開的,就是華嚴的法會。《華嚴》是定中講的,我們凡夫只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不知道他在那個地方,開啟這麼大、這麼莊嚴的法會。末後一會在忉利天宮,這一會也是無比的殊勝,殊勝的狀況實在講不亞於《華嚴經》,我們在序品裡面看到,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參與,你想這個會有多大,這也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他們「來到佛所」。下面列舉鬼王的名稱,一共舉了三十四位:

【所謂惡毒鬼王。多惡鬼王。大諍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飛身鬼王。電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噉獸鬼王。負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禍鬼王。主食鬼王。主財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獸鬼王。主魅鬼王。主產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險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

一共說了三十四個,這也是略舉名號。這三十四個鬼王,諸位要曉得,他是三十四類,每一類裡面數量就不知道有多少。正是像《華嚴經》上,我們看到這些雜神眾一樣,每一類的數字《華嚴經》上都講無量,此地也是這個意思。鬼王裡面把『惡毒鬼王』列在第一,註解裡面也說得很清楚,「惡毒乃鬼王之首,故前列之」,這是所有鬼王裡面的首領,所以他列在第一。所表的是「十惡三毒,既惡且毒」,名稱是從這個地方建立的。這些人能夠參與佛陀的法會,決定不是真正的餓鬼道,真正的餓鬼道沒有這麼大的福德,來參與忉利天宮這一會。這些人跟華嚴會上一樣,都是諸佛如來、法身大士應化在其中,所謂是「應以鬼神身得度,就現鬼神身而度之」。而度眾生的方法也不一樣,應以惡毒的方法來度,他就用惡毒之法。所以佛教化眾生有折攝二門,其實我們世間人也常講恩威兼施,就這個道理,完全要看眾生的根性。我們教化的方法不能用錯,該用威的時候那就得用威,該用慈心攝受那就得用慈心。佛經裡面講的「愛語」,愛語不一定是好聽的話,而是什麼?是真正愛護眾生的言語,你責備他、教訓他、罵他,你是愛護他,你懲罰他也是愛護他。六道眾生造作這些罪業,如何能消除?必須用這種惡毒的方法消除他的業障,菩薩示現在鬼道、地獄道裡面,亦是大慈大悲,幫助這一些造業的眾生,快速的消除業障。

青蓮法師在註解裡面講得很清楚,他在裡面說,註解末後一行,他說,「然此等鬼王,皆是不思議菩薩,大權應化。以惡攻惡,以毒出毒」。天台大師講《法華經》,講到性惡跟修惡;註解這一部經的青蓮法師是天台的學者,所以這裡面以天台教義說得很多;這就是所謂以毒攻毒,用這種方法。在儒家教學當中告訴我們,一個好的老師,善於誘導學生的老師,一定懂得機會教育,在佛法裡面講契機,契機一定要懂得認識「機」,要能夠善於運用「機」。在《華嚴經》上我們看到,真正的學人只有自己一個人,除自己之外沒有一個不是善知識,沒有一個不是佛菩薩。儒家教人,「三人行,必有我師」,這三個人當中一個是自己,另外一個是講善人,一個是講惡人。此地惡毒鬼王就代表惡人,都是老師。他們的示現讓我們明瞭善惡,讓我們在其中懂得斷惡修善,明瞭善因善果,惡因惡報,這是做種種示現教化眾生的意思。所以「五十三參」裡面,我們非常明顯看到勝熱婆羅門、甘露火王,特別是甘露火王那一種教化眾生的方法,那就是惡毒。

第二尊講『多惡鬼王』,確實是這個樣子,可是心地無比的慈悲。用這個方法來折服眾生,使他回頭向善。眾生根性不相同,菩薩教化的手段不一樣。我們從這裡面覺悟了、醒過來了,那就是大善知識。所以一切境緣當中,我們以真誠心接觸,以恭敬心接觸,印祖所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他們是怎麼示現,我們是怎樣學習?在這裡面就得大利益,在這裡面生真實智慧。

第三位『大諍鬼王』,「諍」就是鬥諍。現代這個時代世尊告訴我們,五五百年之後鬥諍堅固,無論是依中國人的記載,或是依西方人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到現在都是五五百年了。五個五百年就是二千五百年,不管用什麼樣記載,現在這個時代都是鬥諍堅固的時代。你要說哪個道場不鬥諍,那就很奇怪,那釋迦牟尼佛不是講錯了?所以今天世間我們所看的鬥諍,佛門裡面也是鬥諍,無時無處不是在鬥諍。幾個人從鬥諍裡面覺悟過來了、醒過來了,真正覺悟過來就修忍讓,他就能夠修忍辱波羅蜜,能成就禪定波羅蜜。爭到極處大家醒悟過來,爭不是辦法,爭太苦。可是要不經過這樣痛苦的鬥諍,他不覺悟,你跟他講這些佛法、善法,他聽不進去。這些人、這些事我們都親身體驗的,非經過這個階段不可,他才能回頭。所以佛菩薩就示現這個境界,讓你吃盡苦頭,你就回頭了。

第四、第五、第六,這三位『白虎、血虎、赤虎鬼王』,這三類都是我們講的老虎,鬼王他是虎頭人身。虎是猛獸,所謂是「猛而有威,慢而多暴」,傲慢、暴力。鬼王在一般上講,都是在人間修的有福報,愈是大鬼王,福報愈大。為什麼修大福報還落在鬼道裡面?佛在經論上告訴我們,十法界的業因果報,鬼道是貪心,地獄道是瞋恚心,傲慢是瞋恚裡面的一分。所以你修極大的福報,如果貪、瞋沒有斷,你將來的果報就是作鬼王。餓鬼道的鬼王,地獄道的鬼王,就去做這個事情。

第七位『散殃鬼王』,「殃」就是災殃,我們現代人所講瘟疫一類的。世間人造作極重的罪業,鬼神先在那個地方給人間帶來許多的災變,這些事都是感應。起心動念他不與天神起感應,不與佛菩薩起感應,他跟這些妖魔鬼怪起感應,你說怎麼得了!如果說與天神感應道交,那是十善業道、四無量心。我們在講席當中用現代科學方式來說,我們起心動念思想的波,比電波還要快速,電波、光波跟我們思想念頭的波,是不能夠相比的。我們起心動念,這一念才起來就周遍虛空法界,光波跟電波實在講它的速度還很有限,一秒鐘才三十萬公里,並不是很大。可是我們念頭一起來,剎那之間就周遍法界,所以就能跟一切眾生起感應道交的作用。我們起的是什麼念頭?貪瞋痴慢,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起這種念頭。這種念頭跟什麼人感應?跟這一些餓鬼、地獄感應,念頭才起,這些鬼神就來了。他們來帶給你的不是好事情,帶給你的是無窮的災難。

我們看看這些鬼王的名字,你也就能體會到,現前我們世間許多的災變,許多反常的現象,為什麼在過去沒有?我們在歷史上所看到的,過去的人起心動念厚道,雖有損人利己這種人,在社會上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人心地都很厚道,都能夠安分守己。換句話說,得天神感應的多,與鬼神往來的佔少數。所以那個現象是國泰民安,社會安定,人民都能夠安居樂業。

現在這一代的人心跟過去不一樣,這一代的人心惡念多,與鬼神感應的多,與天神感應的少,少之又少,這是諸佛菩薩不能救拔的原因,都歸咎於我們自己所造的業。佛說共業裡面有別業,我們曉得這個道理,在這個時代裡面,我們明瞭、我們清楚,決定要斷惡、要修善,不能看到別人造惡好像沒有果報。如果你要是很冷靜細心觀察,你就覺得果報太可怕了!不但果報可怕,花報都可怕。所以散殃鬼王對我們來講是示警的,給我們警告、警惕,這個現象就是種種災變。凡是一切不正常的現象,他此地舉《東岳經》云,《東岳經》是道教的,「世間眾生,不信因緣善惡果報,不敬天地,不孝父母,不尊師長,欺負神理,背前面後,口是心非」,造這些業。他所說的正是現前社會普遍的現象,所以這些鬼王就在這個世間橫行無阻,他跟這一切眾生的業力相感應。

『飛身鬼王』,這是飛行夜叉一類。『電光鬼王』,眼睛像閃電一樣,形狀都非常兇惡,看到都生畏懼。『狼牙鬼王』,他的牙齒像狼一樣。『千眼鬼王』,青蓮法師在註解裡面註得很有趣味,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他那個千眼是在手上,這個鬼王的千眼不知道在哪裡?也不一定真的是有千眼。像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是表法的,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他的眼光非常銳利,極其細微他都能觀察得很清楚,所以稱之為千眼。『噉獸鬼王』,專門是吃這些小動物,弱肉強食,我們看到獅子、虎豹都是屬於這一類的。這些鬼王示現在世間,必然也是以獅子、虎豹這種身,專門吃這些畜生,牠要受這個業報。這一些畜生過去生中,也在人間造作惡業才墮畜生道,在畜生道裡面他還有餘業,要受鬼王之害;這些鬼王加害於他,這也是他的果報。佛經講六道眾生三途苦報;三途,畜生就是血途。畜生很少有好死的,都是互相吞噉,都是流血而死的,所以血途是畜生。刀途是餓鬼,刀是比喻,好比有人拿著刀時時刻刻要殺他,他恐怖;鬼恐怖,他生活在恐怖當中,身心都不安,這是餓鬼道一般的狀況。地獄道叫火途,寒冰地獄也是一片火光,地獄離不開火,這叫三途。

『負石鬼王』,即負石擔沙、填河塞海這一類的鬼。鬼王專門抓這些小鬼,用這些小鬼來填河塞海,特別是像江河氾濫水患的時候,堤壩快要崩毀崩損了,這些鬼王就抓這些小鬼來填塞堤壩的漏洞。當然他所找到的,都是造作這一類業報的人,你要不造這種業,這些鬼王你看都看不見,你也遇不到他。凡是你遇到的,那是你自己的業感。不要說是遇到,如果沒有這個業,你連作夢都夢不到。可是在某一種狀況之下你能夠見到,在定中,定中能見得到,那個不是業力。如果不是在定中遇到這些鬼神,一定跟自己業力有關係。

第十四、十五,『主耗鬼王、主禍鬼王』,這兩類事情比較接近。「耗」是損耗,你的財物損耗,「禍」是災禍。他註解裡面舉《太上感應篇》幾句話說,《太上感應篇》說的也都是實話。「天地有司過之神」,司是管轄,來調查的、來記錄的,確確實實有。這裡面有些是天神、有些是鬼神,地就是講鬼神;天神、鬼神都常常到人間來調查、來觀察。「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就是數,壽命是數,你一生所得的福祿也是數,所以你真正明瞭、通達,確實是如書上所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了凡四訓》裡面講得很透徹,有事有理,因果報應的事,《了凡四訓》講得比《太上感應篇》透徹。《太上感應篇》只說一些條目,分析道理《了凡四訓》講得清楚,可以互相參看。我們就明瞭你這一生當中,世間人說你有多少財富,你命裡面定的;命裡面沒有的,你用盡心機也得不到,命裡頭有的,你一無所求,到時候它自然來了。所以古人講「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君子明白這個道理,一無所求。命裡面有的一分都少不了,何必去求?

袁了凡先生被雲谷禪師一番開示之後,他覺悟了,一切放下,每一天靜坐,養自己的身心,一個妄念都沒有。所以雲谷禪師很佩服他,在禪堂裡面坐了三天三夜,沒有一個妄念。禪師讚歎他,說他功夫不錯。結果了凡先生就說,他之所以不起妄念,覺得起妄念沒用處,無濟於事,所以就不起妄念了。他的命被孔先生算得一點都不差,每一年去考試,考第幾名都符合,每一年他的收入有多少也一點都不差,所以他相信,不再打妄想。說出來原因之後,雲谷禪師笑他,我原先以為你是聖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那個凡夫是標準的凡夫。然後雲谷禪師教他改造命運,你一飲一啄是前生定的。前生怎麼定的?自己造作的,這個道理他從雲谷禪師那裡學到。

財富,你命裡頭財富從哪裡來的?是從財布施得來的。過去生中財布施布得多,這一生中你得財富就得的多,你布施得少你就得的少。縱然在這一生當中,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還是你命裡頭有的。你命裡面沒有,用什麼樣的手段你都得不到,那你何必要強求?不正當的手段現在發了財,譬如說你命裡面的財可以用八十年,你有八十年祿命,你用不正當的手段一下發了大財、橫財,譬如你四十歲,是把你後面四十年的財一下都得到,後頭沒有了。你這樣得來,享用盡了,你的壽命就完了。這是諺語裡面所講的「祿盡人亡」,你還有壽命,壽還有,但是你祿沒有了;你享盡了,你福沒有了,是這一類的。有一類的人,他非常惜福,他也肯修福,他壽命沒有了。壽命沒有,但是他的福還有餘,在這種情形之下他會延壽。譬如說他有六十年的祿、福,可是六十年當中,他沒有享盡還有餘福,他的壽命可能再會延長十年、二十年,享盡了他才走。我們要知道這個道理,要明白這些事實真相。

所以你要想得財富,要修財布施,愈施愈多;你要想聰明智慧,要修法布施;你要想健康長壽,要修無畏布施。你所希求的果報,果必有因,不修因哪裡來的果報?所以世間人不曉得這個道理,造作一切罪業,掠奪別人的財富據為己有。掠奪的手段、方式無量無邊,都是造的損人利己,以為自己聰明、巧妙,其實完全算錯了!哪裡知道天地鬼神看得清清楚楚。作惡必定折福、損壽,這就是主耗、主禍這一類的鬼神。這是後面所講的「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太上感應篇》裡面所講,就是這一類的事情。

底下一位第十六位,『主食鬼王』,這是民間習俗裡面所稱的五榖神,一般所講的灶神也是屬於這一類,專門管民間的飲食,管這一類的。也是屬於我們一般所講的福報,這個福報是偏重在飲食,這是日常生活當中,任何一個人都不能離開的。佛家的飲食有禮節,在食前要以清淨恭敬心來供養,這是對這一類的鬼神致敬,希望他能夠加持、保佑。如果我們飲食無度,不懂禮節,這些主食神就不歡喜了。如果是糟蹋糧食,這個罪過就很重。必須要知道這個世間,還有許多地區的人受饑餓,我們得飲食,有沒有想想那一些受饑餓的人?你在每逢飲食都能夠想到,這是慈悲心的流露,這就是積功累德。先有這個念頭,遇到這些災難你一定會援手、會幫助,不要把這個事情看小了。世出世間聖賢人都告訴我們,教我們防微杜漸,能避免一切災禍。微漸,微是細微,漸是緩慢,這些小事你要不防止,漸漸就變成大的災害。所以小禮要守,小的過失要防止,小過失不防止,逐漸逐漸就形成大的災禍,這個道理要懂。古聖先賢所講的微,微是起心動念,要從這個地方防止。凡是不利於眾生的、不利於社會的,這個念頭決定不能起,起這些念頭決定對自己有禍害。念念能為眾生,念念能為社會,決定有好處。

這個好處雖然眼前你見不到,鬼神已經看得很清楚,已經記錄得很明白,積小善就成大善,積小功就成大功,積得厚、積得多這一生就受報,不必等來生。我們在《了凡四訓》裡面看到,袁了凡明白道理之後,一家人都修積功德,他得的是現報。他命裡面沒有功名,從前的功名是講考試得進士的學位,這最高的學位他命裡沒有,他命裡頭只有秀才;以後他考取舉人、考取進士,都是這一生修的。命裡面的壽命只有五十三歲,他活了七十多歲,他沒有求長壽;命裡沒有兒子,他得了兩個好兒子。這就是現世轉過來的,他修積得多,這是我們的好榜樣,是我們的模範。所以世間人,往往貧困之人還能夠修福,還樂意修福,特別是有財富的人疏忽了,不知道修福,我們看到很多。愈是有錢的人愈吝嗇、愈捨不得,他花錢一定是與他有利益的,好像與他沒有現前的利益他不肯拿錢,他把名利看得很重。這樣的人,他的福享盡了,就沒有餘福,來生要受到殃罰。

下面第十七『主財鬼王』,這是我們世間人講的財神,主財鬼王就是財神。他註解裡面也註得很好,「岳府有主財案主者」,岳府是指東嶽大帝,其實五嶽是大鬼王,他地位僅次於閻羅王。閻羅好像是一個國家的帝王一樣。五嶽他們管轄的區域很大,管好多個省,比省長地位高得多。東嶽大帝好像管六、七個省,他有這麼大的轄區。過去章太炎曾經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判官地位很高,相當我們世間人講的秘書長,所以他對於鬼道裡面情形,跟人家講得很多、很詳細。他下面有專門管主財的鬼王,在東嶽裡面講的是主財案主,主財案主就是主財鬼王,我們世間人稱為財神,這財神有大有小。

底下有兩句話我們要記住,「故有財不施,鬼瞰其傍而妒之」,你有錢不肯布施,鬼都嫉妒你,這麻煩就大了!鬼就常常來找你的麻煩。「然太上尤禁橫取人財者」,這是我們特別要記住,掠奪別人的財物,那個罪過是極重極大。如果我們冷靜細心去觀察,不要到來世的果報,他現世就遭受果報、惡報,這個事情在現前社會裡面很多很多。我們看世間股票,股票是什麼?股票就是賭博,都是掠取別人的財物。從股票上發了財,股票一跌的時候,他就跳樓自殺,家破人亡,眼前的果報。屬於這一類的就很多,這是不正當的手段。他所得到的,我們剛才說過,都是他命裡頭所有的,命裡頭沒有的決定得不到。掠奪別人的,還是命裡頭所有的,等於說是提前享受,損害到別人,造罪業。自己的福報提前享受完,也是造罪業。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財物各有其主,不義之財決定不可得,得到之後一定有災難,決定沒有好處。

後面有『主畜鬼王』,「畜」是畜生,是家裡面養的。這些畜生也有鬼神在監察,我們對待這些畜生也要有禮,畜生通人性。昨天李木源居士跟我們講光明山養狗,很多放生的狗放在那裡,他們觀察到這些畜生有靈性。喜歡狗的人、愛狗的人,狗一見你,就搖尾巴跟你很親切。吃狗肉的人、殺狗的人,狗一看到你,老遠就叫,牠對你態度就很兇,狗能夠感觸到。不僅是這一類的畜生,所有一切畜生之類,你不害牠,牠不會傷害你。

我們看印光法師的《傳記》,那是事實,絕沒有一絲毫的誇張。印光大師七十歲以後,這些蚊蟲、跳蚤都不會去干擾他。這間房間確實常常有蒼蠅、蚊蟲、螞蟻這一類的東西,印光法師到這個房間裡面去住,這些小動物遷單都搬家搬走了。為什麼?印光法師一生不傷害小動物。過去房間也有這一些,他的一些侍者、信徒要把這東西清除出去,老法師說:「不必,留牠在此地。」為什麼?「我自己的德行不夠,留牠對我自己是個警策、是個警惕。」所以大家就不動。久而久之,小動物都被感化了。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大師能夠做得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要常生慚愧心,要向印光法師學習。

下面第十九、二十,『主禽鬼王、主獸鬼王』,這是講禽獸,禽獸每一類有每一類的鬼王。他這裡面也講到,天台大師所說五行當中的十二生肖,十二生肖都是禽獸,是屬於這一類的。這些鬼王也是菩薩、法身大士化身在其中。第二十一『主魅鬼王』,「魅」我們一般人講妖怪,是屬於這一類的。這一類的眾生世人常講,年歲久遠就變成妖怪、變成妖精。在中國最多的樹神,年久的老樹,千年老樹都有這些怪物。這是什麼?我們佛法裡面講的樹神。年久了以後祂逐漸就通靈,祂能夠變化,祂也有修行,祂修的什麼方法,我們就不得而知。在我們想像當中,大概也跟人道相彷彿,許多修學的法門。祂們修行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所以就變成這鬼魅一類的。如果離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是與佛道相應,佛道跟世間所有的道門差別就在此地。所以祂們修行縱然得神通、得智慧,也不能出離三界六道,那是沒有能夠離分別執著。

底下一位『主產鬼王』,「產」是講生產;此地說得很清楚,送生保產。這一類的鬼王很得民間的尊重,在台北市好像有一個保生大帝的廟,我們沒有進去過,從祂門口曾經經過,看到匾額上題保生大帝,就是屬於這一類的鬼王。這一類的鬼王多半是女子的身分。第二十三『主命鬼王』,這是佛經裡面講,「毗沙門,主護四天下人命」。毗沙門是四大天王當中的北方天王,四天王是以北方天王為首領,所以叫護世天王,這是佛囑咐他們,要保護四天下的人命。二十四『主疾鬼王』,「疾」是疾病,凡是人有生病,這個鬼王一定會現前。生病實在說,病人跟醫生都是緣分。所以在生病的時候,心地最重要的是要清淨、慈悲、誠敬,你就能感得主疾鬼王的幫助。你遇到的醫生,醫生給你開的藥方,提供你的這些藥物,治療的方法,往往有鬼神在那裡幫助。如果你心地不清淨,妄想很多,特別是邪惡的思想,那這個鬼王就要找你麻煩,你這個病就很苦了,這個道理要懂。

二十五位是『主險鬼王』,這講的是高山、大海,這些危險的處所,那是他們的管轄區域。現在有許多喜歡登山的,也有許多喜歡航海的,這都是很容易遭到險難,極端危險的。要知道這些都是有鬼神管轄的地區,我們也有機會在這些地方遊歷,現在講觀光旅遊。所以《地藏經》上說到我們出門旅行之前,最好在旅遊前一個星期念《地藏經》,念地藏菩薩名號滿萬遍,你的旅途就能得到善神保佑,旅途上平安。為什麼讀這個經、念地藏名號能保平安?這些鬼神跟地藏菩薩的關係非常密切,你能夠尊敬地藏菩薩,依地藏菩薩法門修學,他們看到生歡喜心、對你禮敬,所以這一些險要之處,凶災往往都能夠避免。

底下講『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這是從他形狀上說的,他有三隻眼睛,四隻眼睛、五隻眼睛。『祁利失王』,註解裡面說這個名字它的意義,在翻譯裡頭沒有說清楚。可是在《金光明經》裡面,有翻作大力天,也有翻作火神,這一類的,這個註子可以參考。佛當年講經是在印度,恆河流域講經的時間相當之長,佛說的這些鬼神,他說祁利失王是在恆河之北,可能是屬於印度的這些鬼神,是那個地區神的名字,在恆河南北。『阿那吒王』,我們中國人稱為那吒,這是介於天神跟鬼神之間,大概是四王天管轄。四王天也可以稱他是天神,也可以稱他是鬼神,他是鬼神的首領,是忉利天主的管轄,受忉利天主的管轄。所以實在講他也是大鬼王,四天王是鬼王當中的首領。再看底下經文:

【如是等大鬼王。各各與百千諸小鬼王。盡居閻浮提。各有所執。各有所主。】

這是說鬼道裡面社會的組織,這個組織的狀況跟人間相彷彿。實在說這種情形在六道裡面,娑婆世界、他方諸佛世界大致都相同,所謂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結構上大致都差不多。這些鬼王各個有他自己的職責,『各有所執』就是他的執掌,『所主』是他管轄的範圍,他管轄的這些事物。

【是諸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俱詣忉利。在一面立。】

這是說明他們何以能夠參加忉利天宮這個法會。這是承佛的威神加持,地藏菩薩平時教誨,因為這個緣故,他們才跟地藏菩薩到忉利天宮,參加釋迦牟尼佛這一次的法會。在法會『一面立』,法會裡面有他們的位子。這是把人物介紹出來了,下面看看他們在法會裡面一些活動:

【爾時閻羅天子。胡跪合掌。】

這是致敬。

【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與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方得詣此忉利大會。亦是我等獲善利故。我今有小疑事。敢問世尊。唯願世尊。慈悲宣說。】

這是他們在法會當中重要的活動,來請法。『我等』,這個「等」範圍很廣,可以說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幽冥之主。在《華嚴經》裡面稱為世主,世間主,閻羅跟鬼王也是世主之一,數量也是無量無邊。華嚴的法會稱性,地藏法會也稱性,我們在這個經裡頭很明顯的看出來。稱性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突破一切時空,這個法會顯示的就是一真法界、平等的法界,跟華嚴無二無別。得佛的佛力加持,地藏菩薩威神的加持,他們才有參與這一次法會的機會。下面說,『亦是我等獲善利故』,參與這個法會他們非常歡喜,他們得大善、大利益。能夠在這一次法會當中,聽佛菩薩們的開示,這就是獲善利。可是聽了之後他還有疑問,所以『敢問世尊』,希望世尊對他們開導,破除他們的疑惑。這是來請法的。

【佛告閻羅天子。恣汝所問。吾為汝說。】

世尊非常慈悲,告訴這一些閻羅王們,你們有疑問就說出來,隨你們所問,佛會給他解答。在佛法裡面最要緊是破迷生信,有疑一定要問;有疑惑要不問,決定會在修學當中,產生很大的障礙。我們講修學,諸位一定要曉得,修學就是我們現實的生活,修行跟生活是一樁事情,決定不是兩樁事情。現在一般人往往把修學跟生活看作兩樁事,那就完全錯了。所以他在生活當中不能改善,他得不到利益,得不到好處,就是這個錯誤觀念所產生的。

【是時閻羅天子。瞻禮世尊。及迴視地藏菩薩。】

這是禮節,這個地方我們也要學。這些人是隨從,跟著地藏菩薩一道去,到這個大會當中。他們向世尊請教,決定不能忘記他的老師,地藏菩薩是他們的老師,也要看看老師,向老師打個招呼,求老師加持。

【而白佛言。】

這才說。

【世尊。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眾生。不辭疲倦。是大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

這是先讚歎。地藏菩薩的慈悲神力,閻羅天子們對地藏菩薩認識很清楚,對地藏菩薩的慈悲威德,那久已敬仰到極處。他說的話全是事實,地藏菩薩在六道之中,特別是三途,眾生哪個地方受的難最苦,地藏菩薩決定到哪個地方,決定不捨棄眾生。他教化眾生方法無量無邊,這經裡面只說個大概,只說一個綱領原則,我們從這部經裡面細心去體會,何只『百千方便』?度化這些罪苦眾生永遠沒有疲倦,就像普賢菩薩一樣,盡未來際無有疲厭,不疲不厭。末後這一句是對菩薩的讚歎,『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

【然諸眾生。脫獲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

這正是閻羅王所疑惑的,所不能理解的事情,這他們說出來。這些眾生脫離了惡道,『罪報』就是指的三惡道,『脫』是脫離,『獲』得脫離罪報。可是『未久之間,又墮惡道』,「未久」是很短暫。註解裡頭舉一個例子,舉地獄裡頭「等活地獄」,「等活」是屬於八大地獄之一。這個地獄裡面的壽命跟四王天一樣,人間五十年是地獄裡一天,這個人離開地獄到人間來,在人間又造作罪業,縱然活上一百歲,死了之後又回到地獄去,在地獄看起來才兩天;人間一百年,地獄兩天,他去了怎麼兩天就回來?這種事情太多太多了。一般餓鬼道裡面,諸位曉得,餓鬼道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個月,人間過一年在餓鬼道才十二天。

所以他們看到這些人,接受地藏菩薩的教化,地藏菩薩苦口婆心勸勉,他們覺悟、回頭了,這一念回頭他就能脫離惡道,縱然是在阿鼻地獄也不例外。只要你一念向善,那一念就超越了,不要小看這一念。我們世間人念佛往生淨土也是一念,臨終那一念,如果你念的是阿彌陀佛,你想的是西方極樂世界,就那一念就往生。平常叫我們念佛是訓練,就怕臨命終時那一念忘掉,那個念頭錯,就壞了。平常好比是練兵,臨終最後那一念是打仗,你這一口氣斷了,你往哪一道去受生,就憑臨終一念,所以我們要重視這一念。怎樣才真正的有把握,讓這一念不會失掉?一定要知道修福。有福報的人,真正有福報不是現前有財富、有地位,不是的,這個福報是假的。真正有福報,臨命終時沒有病苦,預知時至,曉得自己什麼時候走,不生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站著走、坐著走,非常自在,這個人叫大福報。為什麼說他大福報?因為他永脫輪迴,再也不搞這些六道。他如果再回到人間來,回到六道裡面來,他是菩薩,他不是凡夫。他到世間來是隨類化身,就像這些閻羅鬼王一樣化身來的,他是來救苦救難,幫助這些苦難眾生,絕對不是造業受報。這叫大福報,這是真正的福報,我們一定要看清楚、看明白。所以世間有漏的福報不要求,我們要修無漏的福報,這樣才是一個真正智慧的人,真正明白人,在佛家講是真正覺悟的人。這是他們看到的現象,向釋迦牟尼佛請教。其實這些事情,他們哪有不知道的,這就是明知故問,讓佛說出來,大家相信。菩薩說出來、鬼王說出來,大家信心還不夠,請佛來說。所以這種發問是屬於「利樂有情問」,不是他不知道,他是代眾生問,這我們一定要學習。要想佛法普遍的弘揚,要想佛法久住世間,一定要懂得代眾生提出疑問。

【世尊。是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云何眾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唯願世尊。為我解說。】

這的確是我們的重大疑惑,他們很慈悲代我們問出來。地藏菩薩的智慧、慈悲、神通、道力,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這我們要曉得。地藏菩薩的學生,已經成佛的人不計其數,沒有法子計算,而這一位老師還居菩薩位,這是慈悲到了極處。為什麼老是居菩薩位,不用佛的地位來度眾生?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曉得,佛是師道,世出世間法一定要尊師重道。所以老師「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只有你到那裡去求學,沒有說老師來教你的,沒有這個道理。換句話說,佛的身分度眾生有很多不方便,不能主動去教化眾生,也不能夠說是沒有啟請佛就說,一定要有人啟請,一定讓人對法尊敬、對學術尊敬,老師才能教。菩薩身分就不一樣,菩薩是同學的身分、學長的身分,所以就像《無量壽經》上所說,「作不請之友」,這是菩薩。佛不可以,所以佛要退到菩薩的地位上來,才能夠廣度眾生。

地藏菩薩確實智慧、神通道力,跟一切如來沒有兩樣,為什麼這些眾生不聽話?不遵照菩薩的教誨,『永取解脫』。實在講我們看到世間其他的宗教,乃至於看到一貫道裡面,一貫道的經典,裡頭也提到勸人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永取解脫,它這裡頭也有。也勸人念觀世音菩薩消災免難,人為什麼不肯聽?我們說句籠統的話是業障習氣太重,也就是貪瞋痴妄想太重,放不下。裡面有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外面又受外頭境界五欲六塵的誘惑,現在五欲六塵裡頭再加上妖魔鬼怪,那個力量就更大了。所以才出地獄來,到人間沒多久又被迷惑,又造罪業,這又再往下墮落。不是地藏菩薩沒有這個能力,而是眾生不肯聽話,不能夠依教奉行,所以才遭這些苦難。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地藏菩薩本願經  (第二十九集)

請掀開經本卷中一百零二面,從第二行看起: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這是世尊答覆這些閻羅王們,說明為什麼地藏菩薩在世間教化眾生,眾生接受地藏菩薩的教誨能夠脫離苦道,但是很短的時間他又墮惡道,原因是『其性剛強』,這個「性」是講習性,不是說本性。我們在儒家書籍裡面所看到,像《孟子》他說性善,《荀子》說人性是惡的,這兩種說法都是向兩個極端,說得都有道理。而孔夫子所講就不是他們的講法,夫子所說人的性是非善非惡的,所以聖人的見解跟賢人確實就不同,他說的「性相近,習相遠」,相近是說大家都是一樣的,非善非惡,這是相近;說善惡都是講習性,不是本性,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清楚。習性也就是佛法裡面講,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的習氣種子,這是有善惡的。善也是惡,為什麼?它不是本性。佛家特別是大乘佛法裡面講的善,善的標準是自性,自性本具的那是善,所以他的「善」不是善惡之善;善惡之「善」也是不善,我們必須要清楚。

說到六道眾生,講閻浮提可以涵蓋六道。六道,他為什麼不能夠脫離輪迴?為什麼不能超越三界?就是無量劫來習氣太深、習氣太強。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一切有情眾生捨身受生,我們講投胎受果報,是什麼道理?佛講習氣裡頭強者先牽。每一個眾生十法界的習氣統統具足,即使是地獄眾生他也有佛的種子,為什麼他不能作佛?他雖有佛的種子,這個種子力量弱,而貪瞋痴慢煩惱的種子強,強的種子先受報,所以這樣才墮惡道。佛把原因說出來,我們自己冷靜的思惟,確實是如此。六道眾生『難調難伏』,調是講調理調順,不容易,伏是降伏貪瞋痴慢的習氣,相當不容易。這是把原因說出來了。

【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

『是大菩薩』這一句就是指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實在講無量劫中沒有離開六道。六道是一切眾生最苦的地方,尤其是三途:地獄、餓鬼、畜生,地藏菩薩沒有離開這些地方。他也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用千百億化身,『頭頭救拔』。地藏菩薩化什麼樣的身?沒有一定,隨類化身。我們在一生當中,有沒有遇到地藏菩薩?常常遇到地藏菩薩,我們自己不能夠覺察。我們起一個惡念,想做一個壞事,有人來勸告我們,來勸導我們,那個人就是地藏菩薩化身,我們哪裡曉得?所以地藏菩薩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他勸導我們,我們能不能相信?肯不肯接受?不一定,所以罪業還是照做。

我們要明白這一個事實真相,一切諸佛菩薩化身都沒有一定,我在前面跟諸位舉出例子說明過,感應往往就是剎那之間,幾分鐘。諸佛菩薩藉我們周邊的人,諸位曉得鬼神可以附身,大家知道,佛菩薩怎麼不能附身?佛菩薩附身就是佛菩薩的化身,在那幾分鐘當中,藉著任何或者是人身、或者是物身,依報、正報都行,只要能夠觸動你,讓你覺悟、讓你回頭,都是佛菩薩。妖魔鬼怪附身都是幫助你作惡,看到你作惡,喜歡;看到你作惡,讚歎。那是妖魔鬼怪,那不是佛菩薩。所以我們了解這個道理,知道這些事實真相,《華嚴經》上講的還會有錯嗎?凡夫只有我自己一個人,除我之外全是諸佛菩薩的化身、示現來度我的,度我這個剛強難化的眾生。無論是善人、是惡人,是順境、是逆境,統統是諸佛菩薩應化的。如果你能夠作如是觀,能夠這樣回頭,那真的就回頭是岸,我們這一生當然能得度。這一段這一句經文就是講這樁事。

【如是眾生早令解脫。】

這是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的期望,希望一切眾生早一天得度。『解脫』就是得度,「解」是解除你的妄想、分別、執著,解除你的煩惱習氣;「脫」是脫離六道輪迴,脫離生死苦海。這是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的期望。

【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

『罪報人』是泛指六道眾生。六道如果以覺悟的人來看,六道的天人都是罪報人。不但六道都是罪報,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釋迦牟尼佛說這些小乘人也是罪報。他的標準是見性,明心見性,那才是正常的人,沒有見性都是罪報。由此可知,依照《華嚴》的標準,依照本經的標準,這部經跟《華嚴》沒有兩樣,十法界裡面的眾生都是罪報。『乃至墮大惡趣』,這一句就是專指三途,在十法界裡面餓鬼、地獄、畜生,這是大惡趣。所以地藏菩薩度化眾生的對象我們就了解,他的範圍是涵蓋十法界,十法界裡面都有地藏菩薩的應化身。『菩薩以方便力』,「方便力」前面講得很多,交代得很清楚。

『拔出根本業緣』,菩薩用什麼方法來救拔眾生的苦難?這個我們一定要曉得。菩薩不是用神通,神通救不了眾生,菩薩用教學、勸導,眾生造的罪業,他自己一定要受果報,佛菩薩不能代他受。佛菩薩如果有能力,代這一切眾生受這些苦報,他大慈大悲應當代我們受,我們何必還要修行?不需要了。佛家是跟你講理的,不是像宗教,你信了就得救,佛家不可能;你信了佛你也不能得救,你信菩薩、敬菩薩、拜菩薩,你也不能得救。怎樣才能得救?你要回頭就得救。佛給我們說這個道理,你是怎麼樣迷惑的?怎麼樣造罪業的?怎麼樣受苦報的?佛把這些事情給你講清楚、講明白,你恍然大悟了。覺悟之後你能夠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那不就得度了!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得太多,地獄眾生才生一念懺悔之心,才生一念善心,他就離開地獄。可見得極重罪業之處,只要有一毫的善念生起來,就破地獄了,就超生了。我們在人間這一念微善不行,人間是善惡混雜的一個地方,這一念微善那真是微不足道。為什麼地獄裡面一念微善就那麼可貴?地獄是純惡,那一念善就非常非常希有,就難得了,物以稀為貴。地獄眾生很難得有一個善念,真的是不容易,這就是每一個法界差別不一樣,善惡果報不相同。

我們從這個地方來觀察,佛法是教化、是教導眾生。眾生接受佛菩薩的教導,覺悟之後就能夠變化氣質,能夠變化他的行業惡報。下面這一句可以說是佛法教學的內容,佛教眾生什麼?『遣悟宿世之事』,最低的限度佛教我們認識三世因果,肯定善惡的果報。善因一定得善果,惡因決定有惡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這是很淺顯的因果。更深的因果,這是大乘經上所說,「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於是我們就明瞭,佛對於十法界一切眾生講經說法,無非是幫助大家開悟而已。「開示悟入」,《法華經》上這四個字,將諸佛如來教化一切眾生的綱領,一句話就說出來了。開示有淺深廣狹不同,悟入亦復如是。再看底下經文:

【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自是』,是指這些六道的眾生。他們『結惡習重』,「結」就像我們世間人所講的總結、歸結。造惡不是一生一世,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總結惡習。「惡」歸納起來就是貪瞋痴三毒,所有一切的惡業都從這三條發生、發展出來的,當然就要隨業受報。「習」是習氣,習氣非常重。所以在惡道裡面,這還不是講六道,三善道跟三惡道『旋出旋入』,「出」是出離三惡道,你生在六道裡面的三善道。我們今天得人身,人、天、修羅都算是善道,地獄、餓鬼、畜生這三個是惡道。「旋出」,出離三惡道,「旋入」,就又回到三惡道,「旋」是很快。而實在說墮入三惡道之後,出來沒那麼容易,這經上講得很清楚,這個道理很深很廣,大乘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多。菩薩在三惡道教化眾生,諸位一定要曉得,如果這一個眾生,墮在惡道的眾生,他的善根福德因緣不足,這一些諸佛菩薩在惡道裡面,對這些眾生也無可奈何,他不接受,他不肯聽。這一個事實現象我們並不難懂,為什麼?諸如諸佛菩薩在我們世間應化,人道比這些畜生道要殊勝太多了,諸佛菩薩苦口婆心示現在世間,你看看這個世間人,幾個人相信?

佛教從釋迦牟尼佛開始,就以外國人計算的方法也二千五百多年,代代相傳。善知識當中出家、在家,大家都曉得有不少身分暴露,是諸佛菩薩應化再來的。歷史上所記載,永明延壽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善導大師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寒山、拾得諸位都曉得是文殊、普賢再來的,近代的印光法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這是身分暴露的。身分沒有露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他們示現在這個世間,沒有一絲毫是為自己,都是為眾生,為佛法久住世間,幾個人相信?今天這個世界人口,昨天報紙上登,到兩千年之後世界人口已經到六十億。六十億人當中,有幾多人遇到佛法?現在末法時期,佛法有假的,不但商品裡頭有很多仿冒,佛教裡頭也有仿冒,有幾個人遇到真佛法?縱然遇到真佛法,你能不能相信?這又淘汰了很多。你信了之後,你能不能理解?理解之後,你能不能依教修行?給諸位說一層一層淘汰下去,剩下來的恐怕一百個人都不到。在人間佛菩薩教化眾生,就這樣難度,何況惡道!佛在惡道裡度化眾生,比人道不曉得困難多少倍,這麼好的東西他不相信,有什麼方法?他不願意接受。

縱然是像中國佛法黃金時代隋唐時代,高僧大德、長者居士人數可以說眾多,我們在《高僧傳》、在《居士傳》裡面所看到的,可是如果與整個人口比例來說,那還是太少了。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法緣最殊勝的,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他老人家當年在世親近他的人,我們做一個概略的估計,應該有一萬人,經常在他周邊的應該有一、兩千人。可是真正成就的,《壇經》上記載真正得度的四十三個人,其他的雖然接受他的教化,還是要旋出旋入,真正超越六道只有四十三個人,你才想這個事情難,不容易。佛講的這話沒錯,「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我們仔細去思惟、去想一想,然後不要去管別人,想一想自己,自己是不是難調難伏?我們自己在一生能不能得度?因此淨宗法門就非常可貴了,所以一切諸佛讚歎,有他的道理。

參禪不是上上根人不能開悟、不能見性,不能見性那就還要搞旋出旋入,還做這個事情;換句話說,你出不了六道輪迴。你能夠得禪定,得禪定的人相當之多,你能夠生欲界天、色界天,最高能生無色界天;生到無色界天,也不能夠避免三途的果報。經上講得很清楚,四禪天人、四空天人命終之後都墮地獄,墮到地獄之後,壽命比四空天的壽命還要長。這是《地藏經》上講,四空天非想非非想天人的壽命八萬大劫,《地藏經》上講地獄壽命無盡劫,不是八萬,八萬跟無盡兩個去比,就不能比了。你想一想這個事情多麻煩,冷靜想一想這個事情擺在我們面前多可怕!我們今天前面道路如何選擇,就在此時此刻。

然後你就曉得念佛堂的功德有多大,我們中下根性的人煩惱習氣很重,自己確實沒有能力斷煩惱,沒有能力降伏我們的習氣,怎麼辦?念佛堂是個冶金爐、是個鍊鋼廠。你真正覺悟了,進入念佛堂,老老實實我就念它幾年,念到自己決定往生,那這個路子就對了。比宗門裡面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個果報要殊勝得多了。宗門明心見性是什麼地位?是圓教初住。念佛堂往生不退成佛,到極樂世界是阿惟越致菩薩,那怎麼能相比!阿惟越致菩薩是七地以上,明心見性才是初住,這種功德利益我們要覺悟。

此地說『勞斯菩薩』,這個菩薩就是指的地藏菩薩,也可以泛指一切諸佛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無量劫來菩薩不疲不厭。佛在經典裡面也有個比喻,比喻得非常之好。菩薩度眾生的耐心,就像農夫種植果木一樣,種的果園每一天收成去採,熟的先採,還沒熟的再等幾天。所以諸佛菩薩在六道度眾生,先度根熟的眾生,《彌陀經》上所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福德、因緣統統具足,成熟了。什麼叫善根?接觸這個法門能信、能解,這是善根。什麼是福德?他能行、能證,這是福德。淨土宗的「證」就是往生。他肯念佛,他真的往生了,那證果了。因緣是遇到正法,遇到善知識、好的同參道友,這是緣分。這就好比果園裡頭果木熟了,熟了先採,還沒熟的佛菩薩再等待。可是凡是根熟的眾生,不是偶然的,無量劫的薰修在今天成熟,這個機緣非常難得、非常希有。

我們建立念佛堂,現在念佛堂每一個星期九十六個小時念佛,每一天聽經兩小時;一個星期有十四個小時聽經,九十六個小時念佛。我們希望這個念佛堂能夠永久保持下去,解行相應。進念佛堂的同修都能夠生歡喜心,這給我們很大的安慰,我們知道做得如法。如果不如法,進入念佛堂不會生歡喜心。他念得歡喜,假以時日,我們相信他一定有成就。現前能得念佛三昧,一般講功夫成片,法喜充滿,他能得到這個境界,就決定得生淨土。在這一生修學的期間,勢必要斷絕外緣,這一點很重要。凡是在念佛堂念佛,將來不能往生,沒有別的原因,就是他外緣沒有斷,心一面念佛,一面還繫念著外緣,這是障礙。臨命終時,再一念攀緣到外面境界,那就又是旋出旋入,這非常可惜。要避免這一重的障礙,必須要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們平常要下這個功夫,統統放下,不要再放在心上。心裡面只有一句佛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我們這一生當中,有沒有成就關鍵就在此地。一定要曉得,不能把外緣放下總是障礙。再看下面經文,這是世尊用個比喻來說: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誤入險道。其險道中。多諸夜叉。及虎狼師子。蚖蛇蝮蠍。如是迷人。在險道中。須臾之間。即遭諸毒。】

『譬如』就是比喻,下面說個比喻。『有人』,這個人就是六道裡面的眾生。『迷失本家』,「本家」就是指我們自性,迷失了本性。『誤入險道』,訛跟誤是意思一樣的;誤入險道,「險道」就是指六道輪迴,在此地特別指三惡道。其實佛家常講輪迴路險,這話說得很有道理,為什麼?六道裡面都有邪惡,色界天以上比較好一點,因為他有定功,我們常講的定共戒,他不造惡。雖不造惡,無量劫來的這些惡習氣種子它都在,它沒有斷掉,只是禪定功夫把惡習種子控制住,它不發作而已。一旦他的定力失掉,惡習力量依舊是很強大,馬上就爆發了,所以他墮惡道、墮地獄。我們一般人也明白這個道理,惡的意念愈是壓制,壓制是暫時控制住,一旦壓不住,爆發起來那就很可怕!這是同樣一個道理,何況是在三途?

所以這種現象,我們仔細觀察,我們現前的社會狀況,大家都明白了。現前社會我們眼所見的、耳所聞的、鼻所嗅的、舌所嘗的,我們六根所接觸外面的境界,豈不就是經上講的,『夜叉、虎狼師子、蚖蛇蝮蠍』?六根所接觸六塵境界,哪一樣不是有毒的?哪一樣不是毒害我們法身慧命的?遍地都是。《楞嚴經》上佛講我們這一個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邪師就是此地講的,「夜叉、虎狼師子、蚖蛇蝮蠍」這一類的,你看到是個人的樣子,心裡面充滿了貪瞋痴慢。我們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當中,這是「險道」。

『如是迷人,在險道中,須臾之間,即遭諸毒』,「須臾」是很短暫。現在社會尤其可怕,六、七十年之前我們作兒童的時代,社會還相當淳樸,你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染污很少,你見不到、也聽不到。我們生長在農村,尤其淳樸,十一、二歲都還保持天真,天真是不懂事,生活在大自然當中。那個時候童年是真正幸福,不懂這些人事。在那個時代,民間小禮、小義這些小節都很注重,都還很講究。現代社會變了,不要說再往以前說,就是六十年以前社會,跟現前的社會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現在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完全是誘惑。所以我們觀察現在的兒童,一、兩歲他就懂事,這個懂事是什麼?天真沒有了。他就有虛偽,他會討好大人,天真的心沒有了。他會察言觀色,來應付大人,厲害。從哪裡學的?電視裡學的。還不會說話,一天到晚兩個眼睛就瞪著電視,他都學會了。所以現在作父母的對兒女難管教,為什麼?他懂的東西太多了。電視實在講不是個好東西,它是個很好的工具,可惜現在裡面的內容是很糟糕。這些理跟事我們都要明瞭,經上講,特別是在現前的社會,我們讀到這個經,佛真是字字句句都是說明我們現前生活狀況。接著看下面經文:

【有一知識。多解大術。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諸惡毒等。】

『知識』,我們講善知識。他有智慧、有見識,這個環境裡面一切的險惡,他都知道、都明瞭,而且他有方法能夠解毒。你遇到這些毒,他有方法幫你解毒,『多解大術,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諸惡毒等』,「夜叉諸惡毒等」是外面的誘惑,內有貪瞋痴慢的惡習氣,外面又有這些誘惑,你怎麼會不遭難?險道就是我們現前的社會,你在現前社會,須臾之間你就遭了諸毒,就中毒了。你中毒了,將來果報就在三途,這決定是事實。諸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下面說:

【忽逢迷人。欲進險道。而語之言。咄哉男子。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異術。能制諸毒。】

這個知識在此地講就是指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有智慧、有德能,他確實有能力斷貪瞋痴,有能力防範外面的邪惡。他遇到『迷人』,「迷人」就是在六道裡面造作惡業的這些人。既然造作貪瞋痴的惡業,那就是『欲進險道』。現在你在造業,果報沒現前,很快果報就現前了;身死之後必墮惡趣,欲進險道。菩薩看到這些人警告他,『咄哉』是呵斥的意思。接著是問他:你為什麼要走這個路?也就是說,你為什麼緣故造這些惡業?造惡業這些事,前面都說得很多,實在說這一些事情我們不難理解,可能就是我們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一切的造作。你為什麼要走這條路?這條路是三惡道。內心裡面是貪瞋痴慢,言語造作是損人利己,你做這個事情,這個事情就是你想入三惡道。

你入三惡道,『有何異術』?「異術」是方法,你有什麼方法,能夠不受這些毒害?這不是凡夫能做到的,菩薩才有,而且這些菩薩還不是一般小菩薩,小菩薩還不行。經上講的法身大士他們行。他們示現在六道當中,跟這些邪惡和光同塵。表面好像跟這些人造作沒有兩樣,其實心地清淨慈悲,他的種種造作是幫助一切眾生覺悟的,所以他『能制諸毒』。在這個境界裡面染而不染,相上好像是染污,其實他心裡頭一絲毫沒有沾染,這才行。凡夫沒有這個能力,就要懂得遠離。所以古時候修行人,道場為什麼建立在山林之處,人跡罕至之處?這就是與社會隔離。如果不隔離,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不免動念、動貪瞋痴的惡念。所以古人建道場一定要建立在深山裡面,讓你到那邊去相當不方便。你到道場去,你一定是去求法,你沒有事情絕對不會跑到那裡面去,所謂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它隔絕。

現在在今天社會困難,中國大陸寺院叢林,從前去的時候非常不方便,現在都開了公路,車可以上去,甚至於聽說還有纜車更方便,高山上面一樣有電視,有無線電的廣播。從前是要隔離,現在不但不要隔離,想盡方法來接觸,那就是佛在此地講的,你「有何異術,能制諸毒」?這兩句話要對我們現前人來講很現實,我們要把這八個字常常記住,常常提醒自己,如果沒有這個能力還是迴避一點好。我們的道場雖然每一層樓都有很多電視,這電視跟外界不通,看不到外面的訊息。都是我們內部講經念佛這些節目,我們道場是這個作法,時時刻刻我們要做防範的工作。再看下面經文:

【是迷路人。忽聞是語。方知惡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

這是比喻眾生聽經聞法忽然覺悟,知道貪瞋痴慢是自己嚴重的病毒,知道外面五欲六塵是不良的誘惑,他真的明白、真的覺悟,他曉得那是惡道。起心動念與貪瞋痴相應,決定是造三惡道的業。你今天造惡道的因,哪有不受惡道之果?這個事實要懂得,所謂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一定要受惡報。他知道這是惡道,他自然就退步了。『求出此路』,一定要把惡的緣斷掉。斷惡修善,把惡的緣斷掉,增長自己的善緣、善力,希望在這一生當中,臨命終時善的種子先成熟,你就能夠往生善道。一切善因當中佛告訴我們,念佛是第一善,尤其是念阿彌陀佛,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果報殊勝極了。這是個真正頓超的法門,所謂是橫超三界,即生成佛,當生成就。他要是真正明白、真正覺悟,他就回頭了,這也是證明,他無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緣真的成熟了。

實在說這種人不多,我們看多少學佛人、修行人,習氣還是不斷,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都明顯得看出來。他還是有貪瞋痴慢,並沒有把念佛看作第一。念佛好,擺在第二、第三,還是把名聞利養放在第一。他這一生有沒有成就?太難太難了!很不容易成就。這就說明他念佛的善根並不是很強,他惡習的力量非常非常強大,這一生當中也像過去生中一樣,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這一生還是去不了。真正去了,是徹底放下。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小看那些老太婆、老阿公,不要小看他們,他們不認識字,我們看他是無知,看他是很貧賤,在社會上沒有地位,沒有人瞧得起他。往往這種人真的作佛去了,他真的放下了,對這個世間毫無留戀,他們念佛能成功,他們這一生作佛。我們自以為很聰明、很能幹,結果還要搞六道輪迴,還要墮三惡道。所以修道老實是最可貴,我們的麻煩就是不老實,想退步沒有完全退出,想出六道輪迴,依舊捨不得這個地方,對這裡面還有許多的留戀。

正因為是這麼一個因素,所以佛才教修行人,教誡弟子「以苦為師」,這個話很有道理。如果我們過的是很苦的日子,對這世間就沒有留戀了。這也說明「富貴學道難」,你在這裡面有樂、有享受,你就有留戀,就放不下,你的出離就非常非常困難。所以佛講的那些話,你細細去想,有道理。教我們真正放下貪瞋痴,自己怎麼樣?要虐待自己幾分;那是一個明白人,是個覺悟的人。我們看李木源居士是個很好的榜樣,他常常挨餓,我們大家都看到的,他為什麼?我要虐待自己。身體不好,不好我就不吃飯,他也不看醫生,也不吃藥。常常生活在苦難當中,對人世間沒有留戀,這是正確的。

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李老居士一天吃一餐,他那個飲食我們別人看到之後,這個飲食怎麼能吃?他過的是這個日子,幾十年如一日。他自己燒飯,他的鍋跟碗就是一個,帶一個把子的小鍋。他是山東人喜歡吃麵食,吃的東西菜很少,只有幾片菜葉,過那個苦生活。諸位如果有機會到台中他紀念館去看看,他這些遺物擺在裡面陳列。衣服都是補很多個補丁,他穿破衣服。誰給他補?他自己補。別人決定不會給他補,他要拿破衣服叫別人補,別人馬上丟到垃圾桶,給他買新衣服。人家送他的新衣服,馬上就供養別人送人,他修福。日常用物是非常節儉,一點都不浪費。菩薩現身說法。我們在此地,看到李木源居士也是這一流人物。你看他自己多麼節儉,為大眾非常大方,念念利益眾生。這是我們要警惕的、要警覺到的,苦一點好。《戒經》裡頭常說,「比丘常帶三分病」,什麼病?不是叫你裝病,三分病就是吃不飽、穿不暖,是教你這個。時時刻刻警惕世間苦,知道苦才有出離之心,你不曉得苦,出離忘掉了。再看下面經文:

【是善知識。提攜接手。引出險道。免諸惡毒。至於好道。令得安樂。】

這是難得遇到善知識,遇到一個好人,好人教導你、幫助你,這就是『提攜接手』,伸出援手來拉你一把,把你從惡道裡面拉出來。惡道,心惡、口惡、行惡,這就是惡道,你在造作惡道業,將來墮三惡道。已經要墮到三惡道,提攜接手非常困難,所以佛度眾生為什麼特別重視人道?人道是你將要墮還沒有墮落,你在地獄門口還沒進去,這時候拉你回來容易,進去之後不容易了,拉不出來。所以這時候如果勸導你,你聽了清楚明白覺悟了,馬上回頭,回頭是岸。「提攜接手引出」都是大乘經典,大乘經典要常常讀誦,要常常講解討論,提醒大眾斷惡修善,依教奉行,這樣你才回頭。回頭之後你決定是達到好道,好道是佛道、是菩薩道,這是真正的好道。你能夠得到永恆的安樂,現前心安身安,身心安穩就法喜充滿,你現前所得到的。這是說這個人回頭覺悟了。我們再看底下經文:

【而語之言。咄哉迷人。自今已後。勿履是道。此路入者。卒難得出。復損性命。是迷路人。亦生感重。】

這叫他回頭,看到他回頭了,再警策他、警告他,從今以後不可以再犯,一定要嚴持戒律。我們戒律不說得很高,很高沒有用做不到,最低的、最起碼的五戒十善。《觀經》裡面告訴我們的淨業三福,最低限度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你離惡道,再修好道,那就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乃至於「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行菩薩道。從惡道裡面回過頭來轉到菩薩道,這就是好道,這樣你就能得樂。要時時刻刻記住菩薩的警惕,決定不能再走回頭路。『此路入者』這是講三惡道,這個道路你要是進去,你出來就難了。『復損性命』,性命是指法身慧命,嚴重傷害了法身慧命。這個人得到佛菩薩的教誨,覺悟之後對於佛菩薩非常感激,也非常尊重,真能依教奉行。

【臨別之時。知識又言。若見親知及諸路人。若男若女。言於此路多諸毒惡。喪失性命。無令是眾。自取其死。】

經文到這個地方全是比喻。善知識跟他告別的時候,又特別囑咐他,你明白了,回頭了,不錯,好!你還要幫助別人。你的親戚、朋友,『知』是朋友,你的親朋好友,知交好友,這是你貼近的人。『及諸路人』是你不相識的人。換句話說,只要見到人走三惡道,你見到了就應當要勸他。無論是男是女,你要告訴他,這條道路『多諸毒惡,喪失性命』,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貪瞋痴是最嚴重的病毒,六道三途是它變現出來的。我們人在一生當中常常有病痛,人為什麼會生病?就是因為你的心裡面有這三種病毒,你才會生病。你心裡面沒有三毒,你怎麼可能生病?裡面有病毒,外面則有邪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是邪染,內外結合你怎麼會不生病?病是從這裡來的。如果你的心清淨身就清淨,境界清淨,怎麼會生病?

我們看到此地有不少念佛往生的,李木源居士曾經給我們報告過,許多往生的這些同修,都是預知時至沒有生病,站著走的、坐著走的,走得這麼瀟灑、這麼自在,什麼原因?裡面三毒煩惱斷掉了,這是念佛功夫得力了。念佛把貪瞋痴念掉,把是非人我、五欲六塵念掉,所以他就得這種殊勝的果報。這個道理我們要明瞭,事實我們看到很多。現在最重要的是自己,我們自己能不能把三毒斷掉?能不能將來往生,像他們一樣的自在?他們能做得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要常常想想。這個事情不在外緣,完全在自己。這樁事情諸佛菩薩幫不上忙,佛菩薩幫我們只能做到開示,經典就是對我們的開示,為我們說明這些事實真相。怎樣改變心理,轉變境界,那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我們自己要覺悟,要契入這個境界,入就是改變心理、改變境界,對現前的利益身心健康。

『無令是眾,自取其死』,這是大慈大悲,看到眾生造惡業不能不說、不能不勸導。說法勸導也要有緣分,覺悟的人懂得。這個緣分,有力量的建道場,這是緣分。諸位想想看,如果新加坡沒有居士林這個道場,沒有淨宗學會這個道場,我們就沒有緣。還要懂得啟請,還要認識善知識,我們認識請他到這個地方來講經說法,教我們修行;總得要有人請,沒有人請,善知識自己不會來。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我們世間人沒有人認識,也沒有人請他。在這種狀況之下,釋迦牟尼佛只有入般涅槃,只有走了。幸虧是淨居天人看到,淨居天在第四禪,五不還天那裡面的人看到,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道,他們下來代我們啟請。

這個地方「無令是眾,自取其死」,就是勸導我們要代這些迷人啟請,請法。現在請法的方式多,我們可以利用這些高科技的傳播。在過去真的是非常困難,講經場地有限,容納大眾數量也有限。而且在三、四十年前,連擴音設備都非常簡陋,實在是不容易。現在我們利用高科技,方便太多了。尤其是我們利用網路,我們眼看二十一世紀決定是進入網路的時代,這是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我相信將來電腦,比我們現在手上用的這本書還薄、還小,可能小型的電腦就裝在你的小口袋裡面,你可以利用這個設備能夠收聽全世界的資訊,必然的趨勢。這是將來每個人都離不開的,是你生活當中的必需品,所以現代人不能不學電腦,不能沒有電腦的知識。我們利用這個傳播,所以講經的現場大小就無所謂,聽眾多少也不要緊,我們同步就傳播到全世界,任何地方你按一下按鈕,你就能夠收聽得到。再過幾天,我們這個畫面也出去了,跟你在電視上看到沒有兩樣。所以網路傳播這個趨勢,我們相信將來一定代替電視,電視的成本太高,決定是取而代之,電視會被淘汱掉。我們現在做這個工作好做,我們把網址告訴他就行了,就把佛法介紹給他。說明佛法的好處,佛法的利益,讓他回家去按照這個網址,把這個資訊找出來。不像從前要費許多事情,非常不方便,現在做弘法利生工作,方便太多了。

可是自己一定要認真修學,要做一個好樣子給人看。否則的話你介紹給他,佛法既然這麼好,你自己為什麼不修?人家的信心就喪失掉了。你自己一定要真修,自己一定要做一個好樣子,讓人看到你之後生仰慕之心、生歡喜心,他才會相信,這非常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要把佛法介紹給別人,先要把佛法的形象做好,把招牌做好,漂亮美麗的包裝人家看到就歡喜,這很要緊的一樁事情。那就是自己一定要依教修行,一定要在修行當中得到成果,我們介紹給別人,人家才肯相信。我們確實從毒惡裡面回過頭來,得到真正的善利,讓他明顯的覺察到,他才肯相信,他也能夠回頭,我們才能收到效果。再看下面經文,這是「法合」,把前面的比喻合到菩薩教學上來講:

【是故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生人天中令受妙樂。是諸罪眾。知業道苦。脫得出離。永不載歷。】

「載」我們現在不寫這個字,古時候「載」跟現在我們講再來的「再」,是同一個音也同一個意思。這是說到本文上。地藏菩薩大慈大悲,在六道三途裡面救拔這些罪苦眾生,從惡道裡面出來到人天中;人天當中的樂,比起三惡道那就真的是妙樂了。我們今天得人身,在人間受的是苦,是真苦。尤其是現代的社會,最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們所感觸到一年比一年苦。古時候那個社會,確實我們今天要是細細做個比較,那個時候的人所享受的是『受妙樂』。古時候人口沒有現在這麼多,清末民初那個時候中國人口統計是四萬萬人,四億,現在是十三億。人口少社會單純,風俗淳厚,人心厚道,那一種社會確實是很值得留戀的。

現在是什麼社會?現在這個社會,如果是個明白人,在這個社會裡毫無留戀。確實是世出世間聖賢所說的大亂之世,天下大亂,完全脫離了軌道。人事脫離軌道,軌道就是倫常道德,是人事的軌道。人脫離了常道,地球也就不正常了,我們居住的環境災變異常。現在大家非常明顯感觸到的是,氣候不一樣、不正常。根據歷來的記載,就非常明顯的看出,整個世界氣候產生了重大的變化。諸位要曉得這個變化影響太大了,影響我們的生活,影響農耕就是影響農作物的生產,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衣食住行,所以你才曉得這叫大亂之世。為什麼會造成這個現象?古人所說的一句話,「不讀聖賢書之過」,道理就在此地。聖賢書是教育,說到最後歸根結柢是教育徹底失敗,造成今天大亂的現象,我們的生活苦不堪言。今天你自己享受五欲六塵之樂,這種樂是什麼?這種樂實在講就好比吸毒,不是真樂,後果不堪設想。諸位冷靜想想我的話,你就明瞭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地藏菩薩本願經  (第三十集)

請掀開經本《科註》卷中第一百一十面。前面經文說了一個比喻,比喻比較淺顯、好懂,向下的經文這是法合,來合這一段比喻來說。請看經文,在第一行:

【是故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生人天中令受妙樂。是諸罪眾。知業道苦。脫得出離。永不再歷。】

這一段文非常值得我們警惕。菩薩在三惡道勸導這一切惡道的眾生,讓他們覺悟、懺悔、回頭。凡是在惡道裡面,能生一念真實懺悔心,都能夠立刻脫離惡道,這些事情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很多很多。有許多同修看到之後不能生信,以為一生當中造了許多的罪業,墮在惡道裡面尤其是不容易脫離,這經上講的是墮落惡道很難脫離。為什麼一念真誠懺悔,他就那麼容易出來?實在講就是惡業眾生,那一點一念真誠懺悔的心,很不容易生起來,道理在此地。他能夠生一念心,他是真懺悔,他不是假的,真回頭。中國古時候諺語常講,「浪子回頭金不換」,他這一回頭是好人當中的好人,那多希有!問題就是他在惡道裡。我們人道裡面,一念真心回頭的人有幾個?人的頭腦比三惡道眾生的頭腦清醒得多。我們也可以這麼說法,十法界愈是往上面去頭腦愈清醒,不迷;愈往下面去愈迷惑、愈不清醒,地獄那是迷到極處了。在那個環境當中,他要生一念清淨心、一念懺悔心,你就曉得是多麼希有難得。因此佛才說,惡道很難出離,道理在此地。同樣一個道理,我們為什麼墮落在輪迴裡面,無量劫來生生世世都脫離不了六道輪迴,什麼原因?你就曉得那一念真心懺悔是多麼難發現,道理在此地。

凡聖真正就是一念之隔,一念覺超凡入聖,一念迷永處輪迴,就在這一念之間。佛菩薩救度眾生沒有別的,就是勸眾生一念覺,他這一念覺就超生。超生到什麼境界?那就看他覺的程度。如果是徹底覺悟,從地獄就可以成佛,你相信嗎?我們讀《無量壽經》相信了,《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能令九法界眾生平等成佛,這是這個法門殊勝,這個法門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佛如果不能夠教地獄眾生立刻成佛,那佛的智慧能力就值得我們懷疑,佛還有做不到的事情?佛是真正能做到,問題是地獄眾生肯不肯合作?不肯合作、不肯相信、不肯依教奉行,那佛就沒有辦法了。這不是佛的能力不夠,是對方有障礙、有業障。大家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你就曉得真心可貴。我們今天在社會上,你學佛了,什麼叫學佛?你是真學佛,還是假學佛。真學佛沒有別的,要用真心,不欺騙自己、不欺騙眾生,你就是用真心。如果還是自欺欺人,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管用,正是古德所說,「喊破喉嚨也枉然」。我們踏進念佛堂幾個人會得一心,幾個人會高品位的往生,就看他用的是什麼心。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你生到哪一品也看你用的是什麼心。如果你是究竟圓滿的真誠心,你決定生到實報莊嚴土上品上生。諸位要知道,實報土上品上生,到那裡就作佛,就成佛了。所以看你用真心的程度。

真心還有區別?有,怎麼會沒區別!《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用真心,真心用的多少不一樣。才用少分,用一點點真心,那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再多一點,那你就是二住菩薩。所以是究竟圓滿的真心,你就是佛果,如來果地。等覺菩薩真心裡頭還摻雜一品妄,這四十一品虛妄的叫無明,四十一品無明,他還有一分無明沒有斷,他還不圓滿。所以這一樁事情,完全看我們用真心用幾分。曉得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為什麼不用圓滿的真心?我們儘管用真誠心待人,以德報德,以德報怨,這是菩薩道。忘恩負義,以怨報怨,這是惡道眾生,在六道裡頭還不是三善道,是三惡道。用妄心就墮惡道,六道都是惡道,用真心超凡入聖。所以我們不管別人用什麼心對我們,他用的是妄心,甚至於毀謗我、侮辱我、陷害我,我都歡歡喜喜接受,依舊以真誠心對他。為什麼?我要作佛,我要高品位往生;他不要作佛,他要搞三惡道。這就是我平常講的死生事大,死了以後十法界擺在面前,我們選擇哪一道?這個重要。我選擇的是佛菩薩道,他們依舊還搞六道,他搞他的,我走我的。不能因為他冤枉我們、陷害我們,我們一定要報復,這個思想、這種行為,他搞三惡道,我也跟他後頭也墮三惡道,這叫愚人。

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教導我們,這就是經上講的這兩句話,『具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因為他用的心不是真誠心,妄心裡面那個善心也算不錯,他不是惡心是善心,這一念善念生起,他能夠脫離三惡道,到人天中來。到人天,佛菩薩依舊不捨離他,這叫大慈悲。「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是不是這個情形?是。諸佛菩薩常常照顧我們每一個人,可是我們自己正像經上講的比喻,很容易迷惑、墮落,生到人天,人天比三惡道快樂多了。但是在人天當中享樂,又迷了。所以佛菩薩的照顧,我們一定要與他合作,也就是說遇到因緣自己要抓住,不要輕易的放過,然後我們在這一生所受的樂,這樂叫『妙樂』。「妙樂」是在一生受用當中,依然念念覺而不迷,這個樂就妙了。如果在享樂當中迷了,那就不妙。畢竟迷的多,覺的少;覺的人他真正懂得樂,迷的人沒有樂。世間人都以為享受五欲六塵,這叫樂,在五欲六塵裡面,起妄想、分別、執著就不樂了。處處跟別人較量,別人有的我也有,別人沒有的我也要有,有了還想超過別人,這個樂就不妙了。這個樂對自己精神、物質都有很大的壓力,這個樂哪裡叫妙?

如果我們把中國跟外國做一個比較,就很明顯的覺察。中國人羨慕外國人,他們住的房子好,每一個人都有汽車,出門都有車,家庭裡面都是電器化,現代化的家庭,過得很舒服。中國人看到很羨慕,認為我們很落後,自己感到很難過、感覺到很苦。你是看到外表,沒有深入一層看,往深入一層看,中國人快樂,外國人很苦,你就看到事實真相。為什麼說外國人苦?他所有一切享受都是賒帳賒來的,銀行貸款、保險公司貸款賒來的,背的一身都是債,他樂在哪裡?每一天作牛作馬辛辛苦苦工作,那個錢還帳,他過的是這個日子。中國人雖然過得粗茶淡飯,住個小茅篷,築一個土牆、蓋一點茅草,沒有債,無債一身輕。這一種生活外國人作夢都想不到。中國人放工之後,下了工,心情多悠閒、多自在,幾位老朋友快快樂樂聊天,吃幾粒花生米,喝一點老酒,快樂得不得了。外國人哪有這種享受?他們放假期間找刺激,找刺激等於吸毒,來把他自己生活輕鬆一下。永遠在緊張,在負債、還債,被債務逼迫,有什麼快樂?我在美國住了十五年,我覺得美國人沒有中國人快樂,這就是文化不一樣,歷史背景不相同。當然我們也應當要提升生活的品質,更應當要提升精神生活的品質。

記得我在受戒的時候,這幾乎是四十年前的事情。我的得戒和尚道源老法師,在戒壇裡面他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我們印象很深,這是真的事情不是假的。他是蘇北人,他小時候出家作小沙彌,他們地方上有一個乞丐,這個乞丐的兒子是地方上很有錢的一個商人,經商發了財。兒子發財了,父親在外面要飯、討飯,所以親戚朋友見到,沒有一個不罵他,他自己也覺得很難為情,沒面子。就派了很多人到四處去找,好不容易把這個老爸爸找回來了。找回來之後給他換了衣服,好好的供養,派了幾個人去伺候他,讓老人家享享福。這個老人很奇怪,在家裡住了差不多將近一個月,趁沒有人注意的時候,他又偷偷的溜走了,溜到外面他又要飯去了。以後人家就覺得很奇怪:「你兒子請你回家去享福,你為什麼出來?」他說:「我回去之後受罪,等於像被人關在籠子裡面,像小鳥一樣被人關著,天天被人餵,這個日子難過。」他說:「我出去討飯,我身上什麼都沒有,到哪裡都有飯吃,天天遊山玩水,累了找個地方休息,這個日子快樂無比!」這個人懂得「受妙樂」。由此可知,俗人天天在家裡享受一些物質受用,那不是妙樂,是俗樂,俗不堪,是那種樂,哪裡懂得妙樂?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三衣一缽,他受的是妙樂。人生在世所需要的,吃飽了、穿暖了,夠了。真正懂得生活,那真的是遊覽山水,逍遙自在,這叫人生,這叫快樂。有緣盡心盡力幫助一切眾生,幫助社會,犧牲奉獻也是妙樂。不要名、不要利,不要權也不要位,今天講做義工,無論在哪個職位統統是做義工,這裡頭有真樂,這裡頭叫妙樂。佛在經上講得太多太多,很可惜我們聽了、讀了依舊不覺悟,依舊被煩惱纏縛。這個過失是在我們自己,不能夠怨天尤人。人生很短,幾十年真的是彈指之間,一定要覺悟,一定要懂得怎樣過日子,怎樣生活才是正確的,佛教導我們就是最正確的。一定要看破世俗,要能夠脫離世俗,這就是佛家常講的超凡入聖,要能夠看破世俗、超越世俗。

『是諸罪眾,知業道苦』,這兩句話非常要緊。本經一開端,一切諸佛讚歎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示現成佛,「知苦樂法」。佛知道什麼法是苦的,什麼法是樂的。我們聽了佛的教誨,要知道業道苦。「業道」是什麼?造業而不覺悟就叫做業道。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就叫做業道。反過來,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能夠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那叫菩薩道,那就是佛道。佛道跟業道在事上沒有差別,差別就在念頭上,一念覺就是佛菩薩,一念迷就是業道苦。怎麼樣才能夠『脫得出離』?「脫」是脫離惡道。不但脫離三惡道,六道都脫離了。什麼時候脫離?現在脫離了。現在怎麼個脫離?心裡面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就脫離了。

脫離不是說離開這個環境,不是這個意思,不是說你逃避這個世間,那個錯誤了;即世間出世間。我們在吃飯,吃飯脫離了。世間人吃飯,對於飲食分別執著,那是染,那是迷。過的是迷邪染的生活,吃飯還是與迷邪染相應,這就是搞六道,這就是搞三惡道,這是業道苦。吃飯怎麼出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什麼都好吃。淡有淡的滋味,鹹有鹹的滋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吃飯裡面脫離六道,穿衣裡面,就是日常生活點點滴滴,跟大家過的生活沒有兩樣;一個是過六道的生活,一個是出離的生活;一個是有分別執著,一個是沒有分別執著;一個心不清淨,一個心極清淨。能夠永遠保持清淨心,永遠不生分別執著,那就『永不再歷』,你不會走回頭路了,永遠出離惡道,六道都是惡道。再給諸位說,十法界也是惡道。佛菩薩給我們的教誨,我們真的聽清楚,真的聽明白,為什麼不幹?我們再看底下經文:

【如迷路人。誤入險道。】

這個合前面的比喻,好像你走路,迷失了方向。『誤入險道』,路途當中有一些獅子、豺狼虎豹、毒蛇猛獸,很危險。

【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永不復入。】

這是你遇到一個好人,他對於途徑裡種種危險很清楚,勸你不要走這一條路。你懂得、明白,可以換一個方向走另外一條路,不必去冒險。你明白之後,看到別人誤入惡道,你也要勸他。

【逢見他人。復勸莫入。】

這就是輾轉教化。

【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脫竟。更不復入。】

告訴別人,你現在想走這條路,我過去曾經迷失,誤走這個道路,遇到一個善知識,他勸導我,我回頭了。幫助別人回頭,從哪裡回頭?從妄想、分別、執著回頭,從是非人我、貪瞋痴慢回頭,這是惡道。我們遇到佛菩薩這善知識,佛菩薩給我們說這些道理,我們覺悟,所說這些事相,我們也觀察清楚,我們再不走回頭路。一切時、一切處,對人、對事、對物決定不再迷惑,就不再起心動念,不再分別執著,你就覺悟了。你還起心動念、還分別執著,那你就又錯誤了,又誤入惡道。這裡面的境界極其微細,又怕大家聽了產生誤會。這樣子是不是世間一切人、一切事都不管了?我沒有教你不管,我沒有教你不做,只是教你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不是教你不吃飯。飯還照吃,一天三餐一餐都沒少掉。佛教我們吃飯不要分別、不要挑剔,哪裡教你不吃飯?對於社會、一切眾生,菩薩大慈大悲,隨類化身,隨機說法,諸佛菩薩忙得不亦樂乎!他不是不做,他什麼都做,示現在各行各業,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任何一個行業都做出最好的成績,給一切大眾做榜樣,他哪裡不做?可見得他真做。

事上做得那麼圓滿,心裡頭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我們世間人做了居功驕傲,我做了這麼多好事,我對社會、對眾生有這麼多的貢獻。這就被染污,你就出不了六道,做再多的好事情,在六道裡面享福,那個福不是妙樂。諸佛菩薩示現做再多的好事,自己心裡頭連痕跡都不沾,所謂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那叫妙。「作」是我們盡心盡力去做,「無作」是心地清淨,決定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意思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才不至於產生誤會。所做的為一切眾生,我們決定盡心盡力,做成功了眾生有福,不是我有功,我有什麼功?做不成功,眾生福德因緣不成熟,我也沒有過。所以自行化他,都是隨緣而不攀緣,攀緣是什麼?著相就攀緣,離相就是隨緣;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攀緣,離妄想、分別、執著就是隨緣。這些理事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才不至於產生誤會。再看下面經文:

【若再履踐。猶尚迷誤。不覺舊曾所落險道。或致失命。如墮惡趣。】

這是合前面比喻,我們的惡習氣太重,很難克服。『若再履踐,猶尚迷誤』,這兩句話就是我們的警覺性不夠高,穿衣吃飯又起分別、又要挑剔。我們從最小的地方去做,你每天吃飯,今天挑這個好吃的,明天講究那個,你要曉得那是業道苦。貪圖口味、貪圖享受,你在造業,你沒覺悟。我們在吃飯,在合掌念供養咒的時候供養佛,有沒有想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出去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他有沒有挑剔:「你今天給我的菜不好吃,不合我的口味。」佛有沒有這麼說過?佛的弟子有沒有動過這個念頭?沒有。我們今天樣樣挑剔,我們在造業自己都不知道。喝茶要說什麼好茶,我從來不懂什麼好茶、壞茶,不知道。人家送給我的茶葉,我都轉手送人了。送我什麼高貴的東西都很冤枉,為什麼?不識貨,不知道貴賤,有得吃就好,有得穿就行。一定要把這些經教落實在生活當中,從哪裡修起?天天要吃飯,天天要穿衣,天天要工作,就從現實生活上去反省,從現實生活上回頭,回頭是岸,改習氣、改毛病。

『不覺舊曾所落險道』,這是你自己不覺悟,過去生中我們都在三惡道經歷過,不僅僅是經歷過,是經歷無數次。我們今天能離開三惡道得人身,還不是地藏菩薩救拔的?所有一切諸佛菩薩,示現到餓鬼、地獄裡面去度眾生,都叫地藏菩薩。我們將來自己成就了,看到地獄眾生苦,我們也化身到地獄度化眾生,地獄人也稱我們叫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個通號,不是一個人的專有名詞。我們現在得人身,把過去三惡道的苦,忘得乾乾淨淨。我們看到三惡道眾生有沒有起覺悟?看到畜生,覺悟畜生苦,我曾經做過畜生。看到餓鬼、地獄, 覺悟餓鬼、地獄苦,我曾經墮過地獄,曾經做過餓鬼,還想不想再做?牠為什麼變畜生?愚痴;為什麼墮餓鬼?貪欲;為什麼墮地獄?瞋恚。貪瞋痴墮三惡道,我今天心裡頭常常還起貪瞋痴,你就是「若再履踐」,你走回頭路了。

好不容易離開三惡道才得人身,得人身還繼續不斷造三惡道的業,你人身一失掉的時候,又回到三惡道去了。不是跟前面經上講的一樣嗎?才出離惡道,沒有一會兒打個轉他又回來了。我們人間跟三惡道時差很大,一般講人間一個月是餓鬼道的一天;其實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他們每一道裡面時差也不同。地獄裡面一天有的是人間幾百年,有的是人間幾千年,差別很大。我們算時差小一點的,算一百年,你從地獄出來得人身,縱然你活上一百歲,你又造作五逆十惡,一百歲壽命完了,又回到地獄去;地獄人看到你的時候,你才出去一天,你怎麼又回來了?就是這種情形。把菩薩的教誨忘得一乾二淨。請看下面經文:

【地藏菩薩方便力故。使令解脫。生人天中。旋又再入。】

這就是我剛才說的比喻。『旋』是很快,才出來馬上又回去了。如果照一般的講法,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在大專佛學講座,給我們說地獄的狀況。他說地獄一天,是我們人間兩千七百年,豈不是你到人間縱然活上一百歲、兩百歲,還不是幾分鐘又要回去了?才出來透一口氣又回去了。真的是這種情形,這是你佛學還相當有根底,地藏菩薩一勸你,動了一念善心你出來了,出來之後馬上就又迷了。

【若業結重。永處地獄。無解脫時。】

這是講你業很重,地藏菩薩在那裡說你不聽、不相信。這麼重的業障在地獄裡,地藏菩薩經常去地獄教化,你也不認識,見到菩薩理也不理。諸佛菩薩在哪一道教化,一定示現那一道的同類身才能教化。不是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不是以這種身,這種身沒有福報的人見不到,見的是同類身,同類身就很不容易認識。我們這個世間佛菩薩應化的很多,古時候多,現在更多。為什麼說現在更多?現在眾生更苦,佛菩薩示現必定就更多。可是示現我們同類身,不認識?哪個人是佛?哪個人是菩薩?我們怎麼知道。一定要深明佛法,你對佛理了解得相當透徹,心地清淨,警覺性高,逐漸逐漸在周邊你就發現,真的有很多佛菩薩,時時刻刻在照顧我們。這些佛菩薩示現的相不一樣,有善、有惡,示現的境界有順境、有逆境,無非都是幫助我們覺悟、回頭。順境裡面幫助我們斷貪、斷貪愛,逆境裡面幫助我們斷瞋恚,讓我們的心在善惡、順逆境界裡面,得清淨心、得平等心。當我們在順境裡面生貪愛,逆境裡面生瞋恚,這就是經上講的又迷了、又墮落了,離開惡道沒幾天還是要回去。這是佛在經上也常講的,只要在六道輪迴,決定是在三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的時間短,一定的道理。如果你不能夠認清環境,不能夠接受教誨,你就是業障太重,『永處地獄,無解脫時』。這是事實真相,所以墮到地獄壽命無量劫。再看下面經文:

【爾時惡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諸鬼王。其數無量。在閻浮提。或利益人。或損害人。各各不同。然是業報。使我眷屬。遊行世界。多惡少善。】

前面我們曾經讀到,與會的這些大鬼王,本經列名有幾十位,『惡毒鬼王』他是班首,他是代表,排名在第一。佛告訴我們這一些大鬼王,都是法身大士,都是諸佛菩薩示現的,不是真正的鬼王。真正的餓鬼道,哪有資格參加釋迦牟尼佛這樣殊勝的法會?他是示現鬼王身,在鬼道裡面度眾生,實際上他是菩薩。像我們佛門裡常常放燄口,燄口台對面一般用紙紮一個鬼王,青面獠牙,那個樣子很難看,叫焦面大士。是什麼人?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在鬼道裡面,也是示現鬼王的身分,他要示現人天身分,就度不了那一類眾生,在鬼道一定要現餓鬼身,這是觀音菩薩。

鬼王『合掌恭敬』,這對佛說;前面是禮節,我們也不必細說。『世尊』,是對釋迦牟尼佛的尊稱。『我等諸鬼王,其數無量,在閻浮提』,在這個世間數量太多太多了,鬼比人多。說實在話,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鬼在居住,人鬼雜居,我們的生活是兩個不同的空間,所以可以重疊在一起,彼此互相沒有妨礙;人住的房子跟鬼住的房子,可以重疊在一起各不相礙。我們人的牆壁對他沒有障礙,他可以互相通過,但是他住的房子,他不能通過;就是鬼的房子牆壁,我們人可以互相走沒有障礙,他有障礙。這是兩種不同的時空,它重疊在一起。我們人實在講有時候常常遇到鬼,如果我們冷靜想一想,自己一定有遇到鬼的經驗。我們或者在房屋裡面、或者在房屋外面,突然一陣感覺到不舒服,寒毛直豎,那是什麼?那就遇到鬼了。受到鬼他發出波的影響,現在科學家講磁場。我們的磁場跟他的磁場接觸,如果我們磁場力量大就不受干擾,如果我們比較弱就受他干擾,受他干擾就覺得一身不舒服。他會干擾我們,我們也會干擾他,我們磁場特別強的時候他會避開,他不會靠近的,為什麼?靠近他不舒服。

所以佛法當中經上常常講,一個修行人真正修行功夫得力,四十里範圍之內這一些惡鬼、惡神都避開,為什麼?你磁場太強,他進來的時候很不舒服,你的磁場的力量,能夠控制四十里這麼大的範圍,他會避開。修行人還碰到鬼,換句話說,你的修行功夫太差了,鬼都欺負你、都笑話你。你那個修行功夫是假的,不是真的,表面上做的樣,心裡面還是貪瞋痴慢,所以鬼也瞧不起你,就是這麼個道理。人怕鬼,鬼更怕人,豈不聞常常說「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所以很多人常常怕鬼,那就奇怪了。應當鬼怕你才對,你怎麼能怕鬼?心地正直,鬼都迴避你三分,鬼尊敬好人。心地正直、清淨、慈悲,鬼神都尊敬你,怎麼敢傷害你!鬼神擁護你那就是利益人,鬼神來作弄你那就是損害人,各個不同。我們要問鬼神對人到底是利益多、還是損害多?這個問題不在他,在我們自己本身。我們自己本身要是存好心、做好事,利益社會、利益大眾,鬼神決定對你利益的,護念你、擁護你。如果我們起心動念,邪是惡,所作所為都是損害別人、損害社會,只顧自己的利益,鬼神對你就是損害了。所以不在對方,在自己這一方。他這後面也說得好,『然是業報,使我眷屬,遊行世界,多惡少善』,「多惡少善」就說明世間人造惡業的多,惡與惡交感,善與善感應。善惡的標準,最簡單的標準是五戒十善。下面再舉例子說,這些話都是惡毒鬼王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