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冬季是三岔最宁静的季节。庄稼收完了,果园的活儿也基本上干完了,只是偶尔要去做做果树的修枝和嫁接。男人们主要是检拾柴火,有时候也会进山打猎,他们在山上设下圈套,一心想着捕获獾,野猪之类的猎物。不过,人们多数时候呆在家里。因为空气干燥,下雪并不多见。不过,气温通常在零度以下。在屋子里,炕是唯一的热源,日常生活多在这个巨大的土床上进行,如果你在早上九点钟走进一户人家,极有可能看到大家还盖着被子在睡觉。他们吃得很少——这儿的人在冬季只吃两顿,而不是三顿。他们在晚上九十点钟就上床睡觉,有时候打打盹也就过了一个下午。上午,一片宁静。寒冷的日子里,这村子如此宁静,村民们仿佛都在进行冬眠。

2002年11月,魏嘉出院之后,他就没去幼儿园,一直呆在家里。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他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屋子,他父母一直在给他服用医生们开出的类固醇。有一段很短暂的时间,小男孩特别容易哭,他在医院同室病友——就是那个胖乎乎的城市男孩儿——身上学到了这个行为。只要魏嘉一哭,他的父母就会不留情面地奚落他。“像个猴子似的,”他父亲看着他掉下的眼泪说道,“哭吧!猴子,哭吧!”他的母亲也会加入取笑他的行列,孩子很快便放弃了这一套做法。一个冬天,他的体重增加了八斤多。他的父亲教他写一些简单的汉字,他们一起听一听英语磁带。

冬天是我最喜欢到乡下去的时节。没有夏天那种大风吹拂,每一条道路都干净多了。有时候,我会沿着长城走上四个小时的山路。大山里一片安宁,小村庄则有一种似睡非睡的空旷感。到了晚上,农民们常常会聚到某个人的家里喝酒打牌。一个冬夜里,我和魏子淇在他侄子魏全有(音译)家里吃饭,几个男人开始谈论起车子来了。魏子琪说他希望哪天能够拿到驾照——这个打算他提到过好多次了,“何伟是个好司机”,魏子淇说.“一般一般,”我说道。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不,你那不是一般哦。你开了多久的车了?”

“从我十六岁就开始了。很多美国人都是十六岁就开始开车。”

“将近二十年了哦!”

“还不到呢。”

“那次魏嘉生病,你要是看见当时那架势就好了,”魏子淇说道,他接着便讲起了我们开车进北京城的故事。魏全有听得津津有味,尽管我敢肯定,他早就听过这个故事了。这个故事在村子里被传得滚瓜烂熟。村里人有个习惯,邻里生病,大家会互相帮助。如果某位三岔人生病入院了,其他村民会来到这家人的家里,送上现金——在一个没有农村医疗保险的国度里,村民们以这种方式应对医疗费用。病人康复后,充满感激的一家人通常会摆上一桌宴席款待大家。因为魏嘉生病,我和眯眯第一次真正地牵扯进了当地村民们的生活——我们当初的做法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他们现在跟我们打招呼都比以往热情得多。过去一年的经历让我对三岔的想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开始,我把这个村庄当作解脱之地,把它当成可以爬山、可以安安静静地从事写作的地方。而现在呢,我来这里完全是出于别的原因。在中国,这个地方最让我觉得有回家的感觉。

那天晚上,魏全有邀请我过去吃饭,借以表示他的谢意,他是个小个子男人,身髙仅有一米五,但却是全村笑容最灿烂的人。他从来不太多说话——吃饭的时候,似乎一直都在听别人讲故事。他住的房子有些简陋,墙壁上糊着旧报纸,一张不怎么值钱的《中国地图》算是墙壁上唯一的装饰品。那张地图上,很多城市都标上了手写的号码,一共有1到34共三十四个号码。这些号码从北京开始,到澳门结束,其间的顺序分别是上海、天津、西安、拉萨、乌鲁木齐——遍布全国。

“这些是你去过的地方吗?”开始吃饭的时候,我这样问他。

“当然不是!”魏全有回答道,“我最远就去过北京。”

“那你编那些号是什么意思?”

“这些都是中央电视台要预报天气的城市,”他回答道。他接着解释道:每天晚上,中央电视台预报天气的城市顺序都是一样的,先从北京开始,接着是上海,然后依次播报下去,最后以澳门结束。魏全有记住了这些城市的播报顺序,然后在地图上标了出来。

突然,我有点糊涂起来,“你那么做难道没有别的什么理由吗?”

“没有,”他笑了笑,那架势仿佛是在说,在一月份的三岔,除此之外,你难道还能干其他事不成?

不过,对魏子淇来说,那是有史以来第一年,冬天的生活惯例有了些变化,六个月之前,也就是2002年的夏季,当地政府把通往上村的那条土路铺成了水泥路,人们开车就能够循着这条路到达坡顶的那片空地。首都的汽车大发展势头渐强——那一年,北京居民购买了二十五万辆汽车,是这个城市历史上增幅最大的一年。越来越多的人们开着车到乡下探寻美景,在那个夏季,魏子淇和曹春梅在自己的家里给这些人做一些简单的饭菜。他们向每位来客收取二十元钱,生意还相当不错。

冬季来临的时候,魏子淇决定把业务扩展一下,开一家货真价实的餐馆和招待所。其他村民都在冬眠的时候,他却在拼命地干活儿:他把门前那块晒坝铺成了水泥地,还新修了一间厨房。隔三岔五他就要跑一趟怀柔,去购买水泥和其他建材。去怀柔的时候,他开始带手机了,只是村子里还接收不到手机信号。在以往,不管他到什么地方,基本上都是同一身打扮。现在,进城的时候,他开始注意起来,避免穿那身农民装束——这一点是我们上次进医院的时候,他在医院学到的。他买了一套衣服,颜色和款式都不再是农村人经常穿着的军警服式样。他还买了适合城里人穿着的鞋子:一双价值三十多元的黑色皮鞋。商标名称叫作“意大利”——还把鞋盒子放在家里十分显眼的地方,在村里的时候,跟大家一样,他依旧穿着草绿色胶鞋。不过,每次去怀柔的时候,他都会换上那双“意大利”。

怀柔位于三岔到北京的半道上,无论从社交还是从地理方面来说,这都是连接三岔和北京的中点。很难准确界定对这个地方的感受:既不完全是城市,也不完全是农村。十五年前,这个地方更偏向于农村这一头,1995年,中国政府举办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人们不想让希拉里.克林顿以及其他一共五千名具有政治主张的外国妇女造访首都。于是,她们被安排到了怀柔这个地方——这算得上是一种驱逐吧。那个时候,大多数建筑物正像在首都那样显得非常过时:尽是些矮小的方块状楼房,高度只有三四层,外墙要么贴着瓷砖,要么安装着蓝色玻璃。街道倒是很宽敞,车子却没有几辆。怀柔称得上是一处流放地——远离北京跑到这里来,实在没什么理由。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那些来自于另外一个方向的人而言,这里已经变了样。怀柔坐落在北京平原的北部边缘,一条条道路从这里延伸至山村地区。自然而然地,这座城市也就成了那些人离乡进城的第一站。对来自乡下的人而言,北京太大,常常让人找不着北,怀柔则是个可以掌控的地方。世界妇女大会之后的十年时间里,这个地方发展迅速,当今的城区人口已经接近十万。既不是城市,也不是农村,但它又实实在在地兼而有之,这里是农村人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绝大多数人口脱离农活不超过一代人,而且,当地的生意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那些在乡下地区往来奔波的人们,

跟中国大大小小的新兴城镇一样,怀柔看起来有点像个训练场。城市里到处都是伸长了脖子观看的人,到处都是无所事事的人。人们的脸上总有一种迷失的神态,他们往那些七层楼高的建筑物上面张望着,朝商场的橱窗里面张望着。他们在熙来攘往的车流里穿梭着——怀柔的驾驶员都学会了全神贯注地开车。在晴朗的日子里,人们成群结队地在原来召开世界妇女大会的地方闲逛。现在,这个地方的两侧各开了一家肯德基和麦当劳,这两家快餐馆总是拥挤不堪。城里只有一家百货商场,名叫大世界,同样拥挤不堪。大世界百货商场一共有五层楼,里面陈列的货品应有尽有,基本上能够满足怀柔购物者的全部需求——电器设备、衣物、玩具、书籍,一应俱全,也有农民到那里去是为了乘坐电动扶梯,他们在那移动的金属架子前泰然自若地站立着,到了合适的时刻便一跃而上。一旦成功踏上扶梯,他们会紧紧地抓住橡胶扶手,宛若体操运动员握住双杠一般。等乘坐到头,他们会稳稳当当地跳到地上。成功跳落地面后,他们总会站着纹丝不动,仿佛在等着裁判评判和打分。百货商场内,到处都有并非恶意的推搡:在拥挤的扶梯两头,人们你推我搡;在商场的货架间,人们艰难突进;在商场中庭,拥塞的人们摩肩接踵。大世界商场的装饰方案主題简单,实施复杂。主题是:发亮的物品,发声的物品,到处都是玻璃镜子、玻璃围栏、经过打磨的金属柱子等等,到处都是噼啪闪动的灯管,以及震耳欲聋的大喇叭,这里的反光面比迪斯科舞厅还要多。很难想象,还有别的什么地方比这儿跟宁静的小山村的区别还要大。从乡下来的人很喜欢大世界——人们步履蹒跚地踏上电动扶梯,在耀眼的光线里幸福地眨巴着眼睛。这正是怀柔的诀窍:这是一座正在转型的城市,人们转变的速度,跟农民们换上“意大利”皮鞋的速度一样快,

魏子淇在城里面有亲戚:一个大哥,还有几个堂兄弟,全都来自三岔。他们带着他来到材料商店,为他的翻修工程购买材料。2003年的头几个月里,他找到了几个他信得过的生意人。这些都是新型的关系——在农村,跟正儿八经的商业扯上关系的并不多见。城里人把这叫作“关系”,做生意则要学着“关系”。从字面意思来看,“拉”这个动词的意思是“拖”,“拽”等,而这样的描述其实再适合不过:凭着关系,才能找到活。魏子淇请那些跟他有来往的人到餐馆吃饭,他一杯一杯地跟人喝着白酒,一支一支地给人递上香烟,他自己也开始抽烟了。之前,他把烟戒掉了,因为他觉得抽烟这个习惯对身体不好,而且还很费钱。不过,对于想要做生意的中国男人来说,一起抽烟是拉关系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什么时候去怀柔,魏子淇都要带上几包红梅香烟。

冬天快要过去,魏子淇在修完晒坝,新修了一间厨房之后,又修建了一个鱼塘。原来那个水蛭池依然存在,而且就在边上,已经变成了他第一次经商的文物遗址。不过,新修的鱼塘的面积是那个水蛭池的四倍,他打算在里面养上虹鳟鱼。至于广告,他找到了一块丢弃的卡车引擎盖,这块金属板已经被刮蹭得面目全非,他把那块金属板刷上蓝色油漆,用大大的红字写上了餐馆的名字,然后把它立在了三岔村那条小路尽头的乱石堆上。对他的餐馆而言,他考虑过许许多多响亮的名号——三岔农家乐园、甜水农家别墅、三岔大自然农家休闲乐园。不过,他最终选择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名字:“长城驿栈”。尽管他学着像城里人那样拉关系,但他从骨子里依然明白,乡下那些简朴而老式的东西才是他最好的卖点。宣传名片上列出了游客在三岔可以享受到的、看似无足轻重的全部活动:

爬山,爬长城,赏野花,喝泉水;

吃柴烧饭,睡热炕,吃五谷;

在平实简单的观察中学习;

返璞归真。

乡村是为数不多还能够让城市人有一点怀旧感的地方之一。在城市里,人们一往无前地奔向现代化,绝大多数古老的社区邻里和标志性建筑都已消失殆尽。人们很少有时间回想过去,而历史常常让人觉得跟现实关系不大,如同已经逝去的朝代和他们修建的长城;或者让人感到十分痛苦,如“文化大革命”。不过,他们跟乡村生活有一点点距离,正是这种距离让他们觉得好受些。他们已经摆脱了乡村生活——大多数城里人都有在农村生活的历史,只是远或近的问题。但是,他们不必每天都去考虑这些问题。当中产阶级逐渐富裕,能够买车,又能够花钱旅游的时候,他们开始意识到,时不时地到乡下去走一走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对城市人来说,历史的这一面更容易掌握——他们可以把车开到那里去,住上一晚,然后又回到现代社会。

然而,事实上,正是在这个方面中国困在了历史里,至少在政策上是这样,在三岔,人们很少谈论过去的事情,可他们的土地关系依然极为纷乱,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世纪。像魏子淇这样的村民,依然保留着很多零零星星的文件,可以追溯这段历史。他虽然看不到自己的家谱,但那几份传了几代人的残破地契依然保留着。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魏子淇的父亲把这些文件藏进了自家的楼顶。魏子淇本人却没有那么小心翼翼——他把那些玩意儿随意折起来,用一块脏兮兮的红布包着,扔进了抽屉。最古老的一份文件可以追溯自清朝的光绪帝十三年。那是1887年,那份手写的地契上说,一个叫作于满江的人租了一块地。交易不涉及金钱——双方认可的报酬是每年一斗谷物,相当于现在的十一升。于满江种的庄稼长势肯定不好,因为从另一份契约看得出来,他“由于缺钱”把那块地典押了出去。这份文件的起效日期是1906年,文件上第一次出现了魏家老祖宗的名字——魏永亮,也就是魏子淇的曾祖父,他答应出一百五十吊钱换取那块地的使用权。四年之后,他痛快地买下了那块地,总费用是三百五十六吊钱。

一吊就是一串铜钱,魏家这些契约上记录的钱数都是些小钱,在以往那个时候,村子里的土地时常要进行租赁或者典押,这都是十分普遍的事情,封建时代,大地主往往把持着整个村子的土地。在三岔,最富裕的人家姓闫。贫穷的人家要从闫家佃得土地耕种,即便有些家庭能够买得起土地,也常常都需要勤苦劳作才能够维持生计。魏家保留的合同里面,就有几张记录的是几兄弟分地的事情。有一份文件说明,他们的父亲去世之后,两兄弟得平半负担葬礼的开销。不管是什么样的内容,这些文书都是由代笔人书写的,而且写得很不规范。很明显,在上面签字画押的农民们都是些文盲。

淸朝在1911年垮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不过,乡下的变化微乎其微,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战争时期,北方的情势尤为糟糕,这在魏家保留下来的契约中也得到了反映。在所有的契约中,写得最不规范的那份文件从1946年开始生效,签字的人名叫魏明月,也就是搅屎棍的父亲,因为财务危机,他答应把一块土地典押给他的一个堂兄,换回大约六升包谷。契约上说:“次年,小春作物收割,退回抵押物,土地收回。”得到土地的堂兄名叫魏有坦,也就是魏子淇的祖父。在村子里,邻居之间的紧张关系通常具有很深的根源,尽管很多细节已经消失在没有记录下来的历史迷雾中。魏子淇读不懂那些用繁体字写成的契约合同,直到我读给他听,他才知道了典押土地这件事儿。当我问起他跟“搅屎棍”的关系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很复杂。”不管怎么说,那些古旧的合同反映了不同程度的贫困状态。魏子淇的祖父有足够多的谷物,能够从搅屎棍的父亲手里把土地典押过来,但他的那点谷物又不够维持一个健康家庭的所需。1946年那份合同生效后两年,傻子出生了,他就是粮食不够吃所造成的弱智牺牲品。

当时,共产党已经在华北掌握了政权。他们在陕西黄土高原的贫瘠山区里建立起根据地,支援他们的核心力量则是那些一穷二白的贫苦农民。毛泽东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把土地所有权分给那些真正从事耕种的农民们,从而结束地主占有土地的封建制度。共产党在获取全国政权之后,以极快的速度推行了这项改革。这种做法非常管用,以至于他们丝毫不担心会遇到暴力对抗: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被无情地镇压的地主成千上万。佃农们分到了田地,五千万个家庭——绝大多数都是极度贫困的家庭,一夜之间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他们中间大多数人之前从来没有合理合法地得到过土地所有权,很多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在魏家保留下来的契约中,这一标志性的历史巨变出现在1949年9月——就是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个月——签署的一份文件里面。这份合同装裱得十分漂亮:边框上装饰的是籽粒饱满的玉米棒子,下缘画着农民们沐浴着阳光正在耕种和收割的场景,顶部画的是毛泽东像。合同说,魏家一共五口人,分得了七块田地。地块的面积都用小写数字列了出来:1.2亩、0.7亩、0.3亩、0.3亩、0.1亩、0.1亩、0.15亩。对这个大家庭来说,这些地加起来不到三亩,但比魏家以往所拥有的土地还是多了很多。其中一个地块原来属于搅屎棍的父亲——很显然,他没能赎回典押出去的那块土地——但对于其他地块原来的所有权却没有提及。魏子淇告诉我,那些地块曾经是当地的大地主闫家的土地,尽管他并不知道这家人后来的命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被斗争了,”他模棱两可地说了这么一句,就没了下文。他的父亲从来没有跟他讲过这些往事。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第一轮土地改革运动马上收到了效果。这种新型的土地所有权调动了农民们辛勤劳动的积极性,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的农产量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髙了。不过,这两个方面的上升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因为毛泽东主张要把那场革命继续深化下去,20世纪50年代的后几年,他要求把农村的土地重新组织在一起,而这一次是交给人民公社。农民们失去了他们刚刚获得的土地所有权,随之一同失去的,还有个人获利的权利。什么东西都得大家分享——田地、劳力,收成——于是,产量变得极其低下,1958年至1961年的大跃进中,毛泽东向农民们发出指示,要求他们为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求人民公社完成一定的钢铁产量。结果,农民们把农具和炊具都扔进了高炉进行熔炼。在很多地方,人们把种庄稼的事情放在了一边,于是,一场大饥荒横扫中国农村,饿死了很多人。

对于这一段往事,魏子淇的父亲也从来没有说起过。跟大多数农村人一样,他不愿意在那些并不令人愉快的记忆里徘徊不前。因此,他们家收集的那些契约文书在人民公社时代便基本上停止了。对于搞大集体的开始,从他们家的契约合同上看不出来。从1961年以后,也就再没有留下什么合同了。那一年,大跃进被彻底地画上了句号。之后,人民公社制度依旧存在着。如果魏家还签订了什么合同的话,他们家也没有保留下来。留下来的文书只有一件:一份早已过期作废的工分卡,很可能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使用过这玩意儿。卡上标明,“魏明云的妻子”在7月份为人民公社投入了多少个劳动日,那位妇女甚至没能够留下自己的名字——在男性为主的集体劳动中,这样的细节无关紧要。人民公社制度一直没能够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不能有个人利益,农民们普遍缺乏劳动积极性,这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农村地区十分普遍的贫困状态。当时正值魏子淇的童年时代,他经常要吃掺了榆树皮的面条。

1978年,邓小平主政后,他和其他一些改革家希望以某种形式将土地所有权賦予个人。可是,这个问题极度敏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尤其是在农村,如果实行土地私有制,那就等同于承认革命失败。于是,官员们发明了一种东西,叫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们跟村委会签约,获得土地使用权,条件是每年上缴一定的现金或者收成,然后,农民便可以留存所有的盈余。这实际上是共产党革命之前的佃农制的一种变体,差别只是现在的国家成了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这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很快就证明了它的好处。每个人的热情又回到了田地里,1979年至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人增长了百分之十一。实际上,在这一段时间,城市人被落在了后边,至少从相对意义上来看是这样的——这一时期,城市人均收人只增加了百分之八点七。不过,全国仍然是一种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和城市的政策制度各不相同,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制定了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政策,因为领导人想发展出口型经济。他们改善了城市里的基础设施,建起了像深圳这样的经济特区,最重要的是,他们在20世纪90年代修改了城市使用土地的有关法律法规。在城市里,所有的土地从技术层面来说都属于政府,但个人被赋予了买卖住宅的权利。他们不能拥有土地,却可以拥有附着在上面的楼房,他们可以把楼房或者房子自由出售、出租,或者用于抵押等,这一变化很快就收到了效果——它有助于刺激新兴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目前,在中国的城市里,每个人最值钱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住房。

这样的改革在农村居民那里一项也不适用。在乡下,个人不能对他的耕地进行买卖或者抵押。他也不能把自己的住房用来作为贷款的担保。对他们来说,最好的事情就是可以长期租用土地。不过,他们租用的土地依然属于村集体组织。如果某个开发商来到某个城镇,村民们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任何个人都无法反对出让土地,或者协商到更高的售价。法律给城市和市镇赋予了权力,他们可以凭借着“公共利益”的名义,获取城市周边的任意一片土地。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城市用地可以任意扩大。当各个城市把这些耕地购买过来的时候,他们支付的是被人为地压得很低的固定价格。这样的买卖行为都是由村委会进行的,他们本应该赔付那些失去了土地的村民,但他们中存在的腐败行为常常把这些资金吸得一干二净,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城市面积的迅速扩张,这样的掠地行为十分常见——据估计,从1990年至2002年,全国失去土地的农民总数达到了六千六百万。农村的制度新旧结合,社会主义跟资本主义并存。革命成功半个世纪之后,农村的土地改革已经取得了成效,只不过跟当初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驰。

一段时间以来,政府已经釆取了一些措施,以改善农村地区的状况。他们开展了道路修建运动,不再收缴公粮和农业税。但土地法依然是最根本的问题,何况还有那么巨大的人口数量。2005年,根据政府所作的调査,农业人口依然多达八亿,农村户均人口数为四点五五人,耕种的土地不足六亩。在西方人看来,这点土地微不足道,但它足够养活一个中国家庭,还有盈余用于出售,因为很多人外出打工,土地应该进行整合才对。但那些人即便离开了村子,依然会牢牢地保留着自己的用地权。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他们又不能出卖这些土地。他们通常把土地借给自己的亲戚或者邻居耕种,而这些人在耕种借来的土地的时候,投入的热情比自己的土地少了很多。当我来到三岔的时候,我租住的那所房子依旧属于已经搬到怀柔居住的那对年轻夫妇。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他们不能够出售那所房子,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就是长期租用,可这样的协议没有任何法律效力,这纯粹靠的是关系——只要我跟魏家人搞好关系,我就可以信任这份合同,但这份合同在法庭上一点用处也没有。从我这个角度看来,这似乎有些不公平,但它对这个村子来说可能更不利。我不可能会把这样的财产进行改建增值,而那对年轻的夫妇则永远也不可能拿到买卖房屋的钱。

在三岔这样的地方,实权掌握在共产党员的手中。当我来到这个村子的时候,一共有十七名党员,这些领导干部要对所有重要的事项拿主意。他们要解决土地争端,负责管理公共基金,选举党的支部书记——就是当地职位最高的干部。他们管理着当地所有的党员:没有他们的同意,任何人也不能加入进去。他们要召开会议,讨论各种各样的主题事务——我和眯眯搬到三岔居住之后,当地的党员聚在一起开会,就我们到来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我是后来才知道这件事情的,有人跟我讲,他们在是否允许我们住在三岔村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我知道是谁带头反对我们在三岔居住:搅屎棍也是一名党员,

不过,影响力最大的人是党支部书记,她名叫刘绣莹(音译)。刘绣莹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女人之一,出生在这个村子,最终也定居在这个村子里而没有嫁出去。20世纪70年代,读完中学之后,她离开三岔继续读书。在那个时候,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经过培训,她最后当起了“赤脚医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人的医疗保健在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这些人。他们服务的地方非常贫困,非常偏僻,很难享受到一般的医疗服务。刘绣莹被分配回三岔工作,她在这里结了婚,继续种田。1998年,她被选为了党支部书记,三年之后,她再次当选。全县范围内,总共只有五六个女性党支部书记。在渤海镇管辖的二十三个村子里,她是唯一的女性党支部书记。

抽象地看,刘绣莹的身份极不寻常,但对她本人而言,这一点也不奇怪。她是个大个子女人,肩部很宽,一双粗糙的大手布满老茧,她走起路来的时候,脸上带着极强的自信。中国的妇女很少有这样的外貌——如果出现在城市里,简直难以想象。城市里的年轻女子被称作“小姐”,在当下这个时代,多数小姐都已经养成了弱不禁风的身体状况。她们的双臂犹如脱粒用的连枷,双脚好比压模机;她们穿着一点也不实用的衣装,踩着高跟鞋招摇过市,这一切都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在整个动物王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场景,比一个小姐奔跑着追赶出租车更具有震撼力。这很像孔雀王国的求偶之舞:到处都是华丽的羽毛,到处都是恣意闪亮的色彩,动作过多,显见的目的却很少。

然而,三岔的党支部书记完全是另一种情形。只要她一动起来,事情总能得到解决,而且解决的速度极快。她跟当地的男人一样干农活,一样参加村里的道路修建工程。干活儿的间歇,如果男人们喝酒打牌,她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她已经四十好几,满头黑发剪得很短。她的面容长得很美,只是下巴有些宽大。她的个子不高,但她的头总是高昂着。她的声音沙哑,嗓门响亮——她每次接电话的时候,我都能够从我的屋子里听出来这一点。每次我来到村子里的时候,她都会跟我打招呼,只是方式上既有些友好,又有些生硬:“嘿!你来了?”不过,我知道她对我的到来多少有些矛盾。或者说,在三岔村党支部会议上讨论外国人这件事情的时候,至少是这个态度。她比搅屎棍要精明些,搅屎棍当时就耍起了手腕:他想把我们赶走,如果我们被批准在村子里居住,那意味着他什么也得不到。相反,党支部书记尽量不作明确的表态——在中国,那样做意味着她正在等着看事情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三岔住了一年之后,为了表示一下善意,我和眯眯向村里捐出了一千块钱买水泥,专门用于维修那条通往外面的新路。

魏子淇跟这个女人的关系——用村民们的话来说,就是“他们的关系”——十分不确定。她丈夫也姓魏,跟魏子淇和搅屎棍是同一个曾曾祖父。魏子淇很佩服这个女人的能力,他告诉我,她在跟上头的官员们打交道时特别有能耐。大多数村民也很佩服她的这种素质——他们觉得,在让政府出资为村里新建道路这事上,他们的支部书记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不过,我还是在魏子淇身上发现了一点点戒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地感觉到那实际上是一种跟对手暗暗较劲时才有的小心谨慎。毫无疑问,他们是村子里面能力最强的两个人。

魏子淇不是共产党员。我刚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就跟我说,他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他比村子里的领导年轻很多,他们大多数人都已是中年或者更老。魏嘉生病之后,魏子淇去怀柔拜访了一个算命先生。他看了魏子淇的手掌,给他提了一条忠告:千万不要碰政治这个东西。但是,在三岔这样的小村子,纯粹跟政治不搭边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于一个刚刚开始踏入商海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地方上的领导可以找到种种方法为难创业者,如果他想获得贷款的话,那更是易如反掌。中国的农民不可以用他们的土地作为担保物,他们需要村子里的支持才能提出贷款申请。

在那天把傻子扔在镇政府之前,魏子淇从来没有直接挑衅过党支部书记。申请补助是她的职责,魏子淇反复提了多次,希望得到她的帮助,她都置之不理。他直接去找镇政府,从而绕过了她的权威,相当于让她在更高的官员面前丢了脸。2003年,补助下来了:每个月五十元。过春节的时候,政府送来了一桶食用油、五十斤面粉、一袋大米,以示对残疾人家庭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带着傻子下山的时候,我起先觉得魏子淇只是关心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逐渐意识到,他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政治宣言:没有地方干部的支持,他一样干得成事儿。当我向他打听村支部书记的反应时,他说她非常生气,只是她对此完全无可奈何,因为法律站在魏子淇这一边。他似乎对那女人的生气感到很满意。“村里很多人都曾经面临过这样的处境,”他说,“只不过我走在了前头,做了些事情。其他人都没有那个胆量。她是有些不高兴,但她终于知道了,我也是有办法的人。”

村子里有很多事情是魏子淇所不能控制的。同样,他对他未来的顾客也一无所知。他跟北京那些中产阶级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他制定的那一系列计划基本上都是凭空推测。但这个人在时机的把握上实在不能再好了,他碰巧在2003年春天把刚刚处在萌芽阶段的生意扩大了,那一年恰好是汽车之年,也是中国汽车大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段时期。

大发展体现在各个方面,仿佛诸多因素掐准时机全被搭配在了一起:基建项目、生产策略、顾客想法,甚至是神秘莫测的病毒等,自2003年开始,政府在农村地区启动了一项为期两年的建设工程,修建了近二十万公里的乡村道路。在这两年时间里,人民共和国在乡村修建的沥靑和水泥道路超过了之前半个世纪的总和。与此同时,城市的消费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至于原因,有时候竟然有些莫名其妙。2003年春季,人们对于SARS病毒的惊恐横扫全国,一连数周,大城市的人们躲开人群,拒乘公共交通工具。地铁和公共汽车上空无一人,出租车也成了大家怀疑的目标。最终,这种疾病的危险性证明是被人为地夸大了许多,但它对中产阶级的思维模式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人们学习开车的灵感被激发出来——2003年,近五十万北京居民拿到了驾照,平均每天达到了一千三百人。

同时,汽车市场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变化。到2003年,丰田,尼桑、现代等汽车公司都开始在中国投产,而这些亚洲公司很快就产生了冲击力。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厂也发展成为不可小视的竞争者。2003年6月,奇瑞公司——就是我曾经去考察过试车环节的那家公司——揭开了第一辆微型汽车的面纱,并取名为QQ。这辆车比迷你库珀轿车还要袖珍——车的长度仅有三点六五米,发动机为零点八升。这款车型看起来跟通用公司原本计划下半年在中国市场推出的雪佛兰斯帕克几乎一模一样。实际上,这两款车型如此相似,以至于车门都可以互换,在中国,各大公司快速仿制外国产品的现象十分普遍,不过,这事儿仍旧算得上是一个全新的转折点:在原产品还没有走向市场之前,竒瑞却想方设法生产出了跟斯帕克几乎一模一样的东西。有人推测,奇瑞设法摘到了生产图纸,也许是通过商业间谍的方式吧,但这一切谁也没办法证实。(通用公司提出的诉讼最后以庭外和解的方式结束了。)到了后来,比拼的便是价格。一辆全新的车售价为五万元左右,比通用公司的轿车便宜了百分之二十五。因此,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并不难于作出的选择。那一年,奇瑞公司的汽车销量比2002年翻了一番。跟其他一些小厂一起,他们掀起了汽车市场的革命,汽车厂家不得不作出降价的决定。从2003年4月份开始,在十二个月的时间里,汽车厂向各大经销商提供的平均价格下降了百分之八点八。在2003年,中国的乘用轿车销售量增加了百分之八十。仅在北京一个城市,新上路行驶的汽车数量就达到了三十三万九千三百三十四辆。

不可避免的是,这中间就有些车辆驶上了这条断头路的坡顶处。每到周末,来三岔的游客多了起来,这引起了城里面一些投资者的关注。一个北京商人铺通了往黄花镇那条步行老路的下半段,然后在三岔水库边上开了一家餐馆和招待所。这是村子里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餐馆:一共有十几张桌子,可以进行室外烧烤,一口大水塘里养满了虹鳟鱼。周围的环境出奇地漂亮——岩石砌成的围墙高高地耸立着,水库里的水平和而宁静——而且北京人很喜欢这一切,你会发现,只要他们一开车进入这个村子,脸上的压力统统没有了。如果他们沿着水库再步行走上半个小时,就会来到马玉发的家。他差不多是村子里的隐士,至今一人独居,还在用他那台滴答作响的闹钟。不过也有传言,说有开发商想要开发那个地方。多年来,这个远离北京、跟北京隔绝的村子一直在萎缩。而现在呢,城市生活的触角开始悄悄地伸到了这个高高的峡谷里来。

整个夏季,魏子淇和曹春梅都在断地忙碌着。下村新开的那家餐馆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因为总有些怀旧的城市客人更喜欢吃传统的农家饭——在真正的农民家里吃农家饭,至少他们是这么说的——如果能够吃上一碗榆树面,也许会带给他们不一般的感觉。其实,他们平时所吃的虹缚鱼来自瑞士供货商,最近几年,这一外国物种已经被引入到了山沟里的鱼类养殖场,逐渐成了周末游客们特定要点的一道菜:实际上,农民开的所有餐馆都在招牌上写上了“虹鳟鱼”这几个字。这一全新的中式美食包含了很多技术移植和技术虚构。在北京,那些上层人士喜欢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餐馆享用所谓的“地道”美食:云南餐厅、福建餐厅,贵州餐厅比比皆是,如果你把他们供应的菜肴拿回到它们的发源地的话,很可能连那些本地人都要被弄糊涂。首都的四川饭店出售的饭菜,是我在四川生活的两年时间内都没有吃到过的。不过,在一个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国家,出现这样的现象十分自然:市场需要新传统,即使这样的新传统就是农村的简单朴实也行。小时候,魏子淇从来没有看到过虹鳟鱼,这玩意儿跟布谷鸟报时钟一样,都不是本地产品。

大卡车载着虹鳟鱼开进了群山之间,然后分头送到了像魏子淇这样的小企业家的家门口。魏子淇自己修了个水池,在池壁抹上了水泥,灌满了山泉水,虹鳟鱼在里面的表现比他之前养过的水蛭绝对好多了。他把烤鱼的价格定在每条三十元这个档次上。在新修建的厨房里,曹春梅主要负责备菜,她要做大量的工作:西红柿炒鸡蛋,青椒炒猪肉,烙煎饼,等等。她是个非常优秀的厨师,常常引来很多回头客。

2003年,从务农转为经商之后,这家人的收入超过了三万元,比前一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从这一切看来,只需等着生意越来越好就是了。到那年的仲夏时节,他们有了很多回头客。然而,曹春梅却显出了疲态,魏子淇好像也焦虑不安。起初,他只是在结识新朋友或者招呼客人的时候偶尔抽支红梅烟,可现在竟然靠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来缓解压力。到了晚上,他总是喝酒喝到很晚才睡觉。有时候,仿佛是来此度周末的城市人抛在这里的压力和紧张统统钻进了这个男人的心里。“压力太大了,”我问他到底哪儿不对劲,他总是这么回答我,“随时随地都让我感到很紧张。”

我对他说,要开心些——多年来,他一直梦想着自己开一家公司,而现在事情终于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他总是不断地担心钱的问题。那些钱都是他从家人那里借来的:他从自己的亲戚那里借了一万两千多,从曹春梅大姐那里借了八千多。我之前答应他,可以提前支付几年的房屋租金,这样我也可以长期安心地使用那套房子。但是严格说来,那笔钱也不能归他所有。房子是他侄儿的,那无异于又是一笔家庭债务:数量为两万元左右。他已经把那些钱全部花在了翻修上面,现在又打算在下一年修几间客房,因此,他准备申请银行贷款。

在中国,个人还没有形成信用消费的习惯,欠债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信用卡并不常见,更不用说银行贷款了。2003年,那些新涌现出来的汽车买主绝大多数支付的都是现金:申请贷款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二十。在买一件大东西之前,大多数中国人都要为此存上多年的钱。如果需要筹资,他们也主要依靠家人的帮忙。这样做的结果,是形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关系,而魏子淇把这一切都玩了个遍:村子里的政治问题,怀柔商业开辟的新疆域,以及复杂的家庭债务。一年前,当他的儿子生命遭遇危险时,魏子淇看上去内心十分平静。不过,他对那样的体验早做好了心理准备,在三岔,每个人都在贫困中长大成人,他们都知道跟病魔作斗争意味着什么。要获得成功没有那么容易——作为一个创业人,魏子淇一脚踏进的是未知领域。

那年夏天,魏嘉满六岁。为了过好生日,他的父母给他做了一碗很特别的煎蛋方便面。吃方便面是一种难得的待遇,因为小男孩几乎从来没有吃过袋装食品。每过一段时间,他的父母会带着他到北京做血液跟踪检测,回来的时候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他现在个头大了一些,慢慢地长出了他父亲那样的桶状胸脯。有时候,会安排他做一些家务活,例如打扫晒坝的清洁卫生等。这个时候,他也学会了像其他人那样对傻子不理不睬。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魏嘉有时会跟这个残障大人玩耍,跟他一起做鬼脸乱比划。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这个人有些不对劲。现在,傻子终于彻底孤独了——村子里最后一个小孩一旦长大成人,就再也没有人会把他当成正常人对待了。

夏季接近尾声,魏嘉的父母开始为他上学做准备工作。他基本没上过幼儿园,而去年那一年的学算是白上了,因为当时的情况实在是太糟糕了。今年,魏嘉要到十公里外的沙峪村上一年级,跟其他孩子一起在学校同吃同住。那之前的最后几个星期,小男孩的父母开始让他练习一个人单独睡觉。跟许许多多的农村家庭一样,一家人通常是晚上一起睡在炕上,但他们现在强迫魏嘉一个人到厢房的床上睡觉。头几天晚上,他总是抱怨说睡不好觉,但到了月末的时候,就已经习惯了。

魏嘉上学前的那个星期,我租了一辆捷达轿车开到村子里。我提出,要送魏嘉和曹春梅到下面的山洼里去报名,她说报名时间要么是星期天,要么是星期一。“他们还没有来通知,”她这样解释道。她说的是三岔每天都要进行宣传的广播系统。

“村里没有别的小孩儿要上一年级,对吧?”我问道。

“没有,”她回答道,“只有他一个。”

“如果只有他一个小孩儿,你敢保证他们还会来通知吗?”

“他们也要通知’”她回答道。

我在想,是不是应该打个电话试试看,但这就是乡下人的生活方式:等着信息降临到头上。的确,非常精确,星期五下午,村里的大喇叭响了起来。一个女人颤抖的声音响彻沟谷,回荡在山崖之间,飘荡在高高的山唪之间,提醒有关各方注意以下事项:

请注意!

所有上一年级的孩子务必在星期天早上八点钟到沙峪小学报名!请注意!

所有上一年级的孩子务必在星期夭早上八点钟到沙峪小学报名!请注意!

所有上一年级的孩子务必在……

星期天一大早,村里所有上一年级的孩子都到校报到了,曹春梅坐在捷达轿车的前排位置上,孩子坐在她的膝盖上。魏子淇留在了三岔村,因为那天下午他要接待客人。头天晚上,魏嘉洗了个澡,自己找了身干净衣服穿上。他穿了一条蓝裤子,与之搭配的那件T恤衫上画着一只卡通猫咪,用英语写着“机智敏捷”几个字。他背上背的还是上幼儿园用过的那只米老鼠背包。

“还记得去年发生的事情吗?”曹春梅问道。

“记得”魏嘉回答道。

“还哭不哭?”

“不了。”

“今年不要再哭了啊,”她告诫他,“你现在上一年级了哦。如果你再哭鼻子,我要打你的嘴巴。”

魏嘉笑了笑,这个对话接连几天都在进行着。我们的车往沟谷里行驶的时候,他往前趴着身子。又到了收获核桃的季节,车子遇到的几十个人都拿着长棍子。那真是一个美丽的清晨啊——空气清新而暖和,太阳在东边的山脊喷薄而出。一路上,到处都是穿戴整洁的小孩子,他们背着新书包,往沙峪村的方向走去。我们的第一站是宿舍,魏嘉在这里登记住了进去。他被分配在第四号房间,住二号床。一共有八张床:粗糙的金属架子上铺了几块木板,木板上面垫了一层薄薄的床垫。窗子上钉着护栏。一看见这些军事化的宿舍,我的心就沉了一下,但小男孩似乎不为所动。让他很高兴的是,他分到了一把打开铁质储物柜的钥匙。

我们还没有见到他的同学,因为所有的孩子都聚在学校的院坝里报名登记。我们三个人朝着那个方向走了过去,就在我们走到学校门口的时候,曹春梅停下了脚步。“现在,你遇到那么多人,再也不会觉得吃惊了,对吧?”

“不了,”魏嘉回答道。

“跟去年不一样了,对吧?”

“不一样。”

进了学校院坝,一个姓杨的老师正在把一年级的小孩儿分成两行:一行站男孩儿,一行站女孩儿。孩子们都很安静——老师在下指令的时候,他们都专心致志地听着。沿着那两行队伍,她慢慢地穿梭着,跟每一个孩子打一声招呼,最后,她走到了魏嘉的面前。“早上好,你叫什么名字?”杨老师问道。

“魏嘉,”他回答道。然后他用英语说了一句:“Good morning, teacher!(老师,早上好!)”

“很好!”她用汉语说道,“谁教你的?”

“魔鬼叔叔教我的,”他回答道。

“谁?”

“魔鬼叔叔!”小男孩儿一脸严肃,杨老师禁不住笑了起来。就这样,我们把他留在了学校,他在学校的院坝里跟其他学生站成一行,他也是一年级学生中最小的一个。

开学后的六个星期里,魏嘉因为英语学得早,举止文雅,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坐着而在班上显得非常出众。在中国的课堂上,小组是完成任务的基础,每一个小孩子通常都知道自己在这个组织中间所处的位置。有些小孩子会正式获得任命担任一些职务:家庭作业组长负责收齐家庭作业,纪律委员负责向老师报告同学们的坏习惯,班长负责协助老师管理同学们。每一间寝室有一个室长和副室长,每天负责寝室卫生的打扫。同学间的纪律至关重要——表现不好的小孩子常常要被当着同学们的面罚站,而其他同学则要协助老师批评有错的一方。一开始,魏嘉对这一切似乎都不以为然。因为没有上过幼儿园,他对学校的行为规范没什么概念。他时常冒冒失失地插嘴,或者在上课时间玩铅笔。他有时候忘了学校布置的任务,忘了家庭作业。有时候他会在上课时间在教室里踱步。一天早上,全体学生都在室外集合听校长讲话,跟往常一样,要求孩于们立正站好——膝盖靠紧、抬头、双手紧贴裤缝。所有孩子都照着命令倣了,只有一个孩子例外:魏嘉。他觉得校长的讲话十分枯燥乏味,竞然蹲下身去玩起了地上的石子。

这些违规之举,连同其他同学的一些违规之举,在第一次家长会上都被老师提到了。在中国的学校里,这样的会议常常是以集体的形式举行的:所有的家长同时参加会议,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总结的时候,所有的家长都得一同听着。好学生会受到表扬,坏学生则会受到批评。参加会议的家长之间的社会交际,跟孩子们在班上的社会交际一模一样:根据所在小组的权力而定。最丢脸的事情,莫过于在学校当众听见自己的孩子表现不好之类的话。而表现不好的受到的关注往往是最多的。在沙峪小学召开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有几个孩子表现出众,从而成为了大家讨论的话题。张彦喜欢以大欺小,王伟爱讲笑话,李晓梅是她们宿舍的流尿狗。(“她在家里都不这样啊!”后来的几次会上,总会对这坏孩子喋喋不休地进行批评,她的妈这样说道。)而魏嘉呢——喜欢开小差,在教室里踱步,还当着校长的面玩石子。孩子的父亲被逼着听老师讲述这一系列违规之举,描述的细节是那样令人痛苦。然后,他就回了三岔。

那天晚上,我跟那家人在一起吃饭。吃饭的过程中,魏子淇一言不发,吃得很快,谁也不看。他的脾气很急,一言不发之后,往往是雷霆爆发——那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死寂。没有人比魏嘉更了解他爸爸的这种如天气一般复杂多变的脾气,因此,他只能装作什么也没有看出来。吃完饭后,他坐在炕上看起了连环画。他父亲瞪着他看了足足五分钟之久,就在这当儿,我发现那孩子也在用眼角看着他父亲的举动。终于,魏子琪说话了。

“你在干什么?”

“看书,“魏嘉回答道。

“你的家庭作业呢?”

“在书包里。”

“去拿出来,马上。”

总体而言,六岁大的小孩子并不能天然地适应寄宿制学校的要求,而魏嘉的纪律性尤其比较差。通常,我会在星期五下午前往村子的路上顺道去接他,而我总要提醒他,千万记得把需要的书本都带回来。但是,每个星期五晩上,回到三岔之后,他从米老鼠书包里取出来的东西总令人迷惑不解。魏嘉会像一个魔术师那样打开他的书包,里面什么东西都可能会有,这其中的招数连他自己都弄不明白。今天晚上,他变戏法一般拿出四本课本,几支铅笔,以及几页皱得皱巴巴的纸片。他的父亲抓起其中一页纸片。

“这是什么?这就是你的家庭作业?!撕成这个样子,你怎么做家庭作业?“

魏嘉低头看着炕。

“你的数学书昵?”

小男孩满怀希望地看了看米老鼠书包里面,可它空空如也——今晚上玩不成魔术了。

“你的数学书哪里去了?”

“我忘了,”魏嘉怯声说道。

“没有书,怎么做家庭作业?”魏子淇的声音变得更严厉了。“你知道杨老师今天怎么说的吗?她说你老是忘记家庭作业。上课也不专心听讲!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今后怎么办?”

小男孩扫了一眼那本连环画,可他的父亲一把就抢了过去。“她还说,校长的讲话你也不专心听!其他小孩都在那里站得好好的,可你竟然蹲下去了。你究竟是怎么了?看着我!”

可小孩根本不看他。他紧紧地闭着嘴巴,直到魏子淇伸出手去,狠狠地扇了他一个耳光,一下子,小男孩泪如泉涌。“你要听杨老师的话!“魏子淇吼叫道,“她还说,你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全凭着性子来,你不可以那么做,她还说了,你没把饭吃完。”

曹春梅也说话了:“你知道吗,如果你不好好吃饭,会怎么样?你会又生病的。你还想去医院住院吗?”

突然,魏子琪伸出手去,把小男孩的裤管拉到了膝盖之上,露出了他的双腿。“如果又有了淤青怎么办?”魏子淇高声说道,“如果又遇到那种情况,我们怎么办?”

曹春梅过去査看了小男孩的腿“你要好好吃饭,不然会生病的!”父母的声音变成了厉声尖叫,甚至有些惊慌失措。不过,突然之间,他们变得温柔起来,一起査看着孩子双腿上的淤青。那情形好像是去年那场危机中未能言明的恐惧感又死灰复燃似的,他们在炕上挤成一团。小男孩哭了——他仰着头,嚎啕大哭。

曹春梅比她的丈夫更担心,魏子淇的生活理念基本上是一种实用主义,他所关心的是那些有形的威胁:贷款的重担,村里的政治,儿子的健康和教育等。对于刚刚经商,他感受到了一些压力,但他有信心,只要努力工作,肯定会有结果。他把那些顾客照看得很好——这是他从那些城市老乡身上得到的提示。只要去怀柔,他就会穿戴整齐,但在家里的时候,依旧一身农民打扮,他觉得,这正是他的顾客们希望看到的东西:谁都不会为了看模仿城市人的农民而跑到乡下来。魏子淇在三岔和怀柔这两方面的需要之间不断地转换着,而且他把这两个角色玩得很熟很转。

然而,对曹春梅来说,跟外界打交道却多有不适。她生活的圈子是在三岔,主要负责厨房的活计。筹资、采购都不是她的职责,因此,她不大有独自前往怀柔或者北京的机会。相反,是城里人主动找上门来,而这样的交际却常常令她感到难堪。一次,北京来的一个游客很好奇,想看看乡下人是怎么进行烹饪的,便闲逛到了厨房,这城市来的女人突然脱口而出:"你的手好黑好脏哦!”她说这话本来没有恶意,可曹春梅却觉得非常尴尬。后来,只要有客人光临,她就会洗手。她的穿着也好看了很多——她去买了一条新的丝质裙子,上缀闪光饰片,经常用于周末穿着。

她的变化跟魏子淇不一样。他的变换体现出更多的计划性,变换服装和抽烟都不是因为害羞,而是因为对做生意有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他对于生在农村这样的事实颇感坦然——毕竟,这正是他那家餐馆吸引人的地方。在三岔,曹春梅却并没有完全觉得自由自在过,她至此方才明白,即便生意做成功了,她生活的世界也不会超过这个村子本身。

多年来,她一直在寻找跟外界更有意义的一种联系方式,三岔的年轻人经常会有同样的想法,亲戚和朋友都相继搬离了这个地方,生活起来自然有一定的难度。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个村子跌到了谷底:人口急剧减少,留着没走的人往往爱在乡邻之间搬弄是非,散布谣言。

说到宗教,中国人也还是非常实用主义的——他们也许具有信奉的欲望,可一旦遭遇来自政府的巨大压力,就没有几个人会继续坚持那没有结果的信仰了。人们信奉宗教的冲动,更多的是同寻求共同体有关。在中国,急剧的变化让很多人感到内心空虚,他们觉得共产主义很遥远很渺茫,而移居和城市化则给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追求财富的新思想则好像很空洞,很容易让人倦怠,很多人都期待着跟他人建立一种更有意义的联系。很多人转而信奉宗教,倒并不一定是他们想跟上帝建立起一种私人联系,而是因为他们想借此与邻居和朋友分享与共担。

到2003年,魏家的生意逐渐走上正轨。那段时间里,尤其是在他们家的生意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到三岔之后,她对各种新思想一直持谨慎态度。一个周末,她听到一群北京来的游客正在谈论佛教。那是一群中产阶级人士,常常鄙视农村人,但曹春梅在这群人身上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们对她很尊敬,他们的谈话也对她产生了吸引力。“他们谈话的时候,老是提到‘佛’这个字,”她后来对我说,“他们讲述了各种各样的情形,令他们感兴趣的,是人遇到各种情形时应该怎样反应的问题。每次,只要复杂的情况出现,他们都可以向佛祖求助。我觉得这个东西好。对于一个人应该怎样生活,他们是有主张的。”

羞怯之下,曹春梅鼓起勇气,向其中一个女子提了一个问题。“我问她,佛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曹春梅回忆说,“我问她,佛教是不是帮她解决过具体的问题。她回答说,那都不是她信奉佛教的唯一理由——也就是说,并不是因为她有具体的需求。它不可能那么快就能帮你解决问题。但它能够让你明白,遇到不同的情形时,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方式,而这一点要重要得多。”

曹春梅完全明白了那个女子的意思——她时常都能感受到一种欲望,比日常生活中平淡的琐事深刻得多。那是她第一次感觉到,她跟她那些来自城市的客人有了一种联系。几个星期之后,那位北京女子又来到了三岔。这一次,她带来了两本书:《三世因果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曹春梅研读了书里边的有关内容,她觉得那两本经书让她感觉平静了许多。没过多久,她在堂屋做了一个神龛。她靠墙放了一张桌子,在上面铺了黄色绸布,然后摆放了两尊塑像。一尊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一尊是财神爷。每天早上,曹春梅都要在塑像跟前点上几炷香,然后摆上单数的贡品:三个橘子、五个苹果、三杯白酒。在北方,尤其是生意人的家里,这样的神龛十分普遍。但在北京人的家里却并不多见。第一次看见那两尊塑像的时候,我问曹春梅,那是谁给她摆放的。

“我自己,“她带着自豪的语气说道,“我从怀柔一家商店请回来的。”

接着——我在中国呆了很长时间,这个问题基本上是不由自主的——我问,那两尊塑像花了多少钱。曹春梅的语气依然友好,但她纠正了我的说法,“像这样的东西,我们不说‘买’,”她说,“我们说‘请’了两尊塑像回来。我把它们请回家来,是因为他们会保佑我这个家庭。”

2004年是三岔的建设之年。现代中国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农历新年是以十二生肖来命名的,有猴有鸡还有狗,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还在于发展。马年——也就是2002年——被三岔人记住了,因为那年铺好了路。羊年是汽车年。猴年是建设之年。跟黄道吉日这个老掉牙的东西有所不同,从修路到买车再到建设,这样的现代步伐一点神秘感都没有。沿着新修建的公路,新车给三岔村带来更多的人气创造了条件,当然同时也带来了钞票,人们可以用它来搞建设。村子里也出现了新的声音——一整年,村子里都回荡着锤子的敲击声,以及钻头和锯子的咝咝声。

跟三岔的经济发展一样,这一次的建设工作也是由魏子淇发起的。首先,他把房子的内墙粉刷了一下,接着又建了一个小招待所。招待所是他自己设计的,那是一栋不算太高的水泥建筑物,共有五六间客房,整个建设工程都是由他自己主持。至于劳力,他雇请了几个邻居,还有几个近亲,酬劳是每天二十五元。对三岔所有的建设工程来说,不管公家的还是私人的,这都是标准酬劳。在中国的农村,人们一般会在本地从事这样的劳务活动,因此,政府于2003年和2004年发起的道路修建工程才显得如此重要。那项工程既为乡村地区改善了交通条件,也为无事可干的农民们提供了一定的工作机会。

在三岔地区,政府甚至委托当地人修建了一段现代版的万里长城。县里面的领导们早已看出,北京的汽车大发展为北京以北的这些小村子带来了大批游客,而这些地区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明代遗址,在认识到这个微妙品牌所蕴含的机会之后,当地政府规定,所有居民点的道路两旁都置上长城形的装饰物。这些假长城用红转砌成,表面抹上水泥,被刷成了灰色。假长城上面有用线条刻饰出来的垛口,用以表示17世纪的那些石雕工艺。从防御的观点来看,这些障碍物所具有的价值很值得怀疑——高度只有八十公分,如果某个蒙古人在月黑之夜往南高速袭来,他的马蹄也许会被卡在这新修的万里长城上。不过,他们在修建这个东西的时候,倒是把汽车这玩意儿考虑了进去。这些新建的城墙往往沿道路两侧延伸开去,让驾车人有一种驾驶在长城之巅的感觉。这样的做法终于实现了人们在20世纪20年代的梦想,当时的《申报》曾经提过建议,将万里长城改建成公路可以使“经商更容易”。

诚然,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把钱装进农民的口袋。每一个修建城墙的人每天都可以拿到二十五元的酬劳,而且三岔的村民们很乐意干这个活儿。他们修建了新的长城,他们帮魏子淇翻修了房屋,建起了招待所,他们把那条铺好的公路进行了修整。他们拿到手的酬劳一点点地累积增多,其他村民很快便开始对自己的房屋改造起来。那断头路旁的空地上,堆满了建筑材料——每次我开车到村子里去的时候,都要把车停在一堆堆沙子和砖块之间。有一阵子,我为不复存在的宁静状态而哀伤不已。从我来到村子的第一年至今,好像已经过去了很多年。那个时候,那条道路还是一条土路,我可以坐在桌子边上一边写作,一边听着核桃林那边传来的沙沙风声。那是2001年:寂静无声的最后一年。

不过,我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早就习惯了万事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事实。于是,我做了其他所有人都正在干的事情:改造。我和眯眯总是觉得我们居住的房子应该和当地人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但到了2004年,这个标准已经改变了。我们在当地请了几个工人,让他们照着刚刚给魏子淇做过的模样,给我们的房子做一下相同的内部装修。魏子淇所作的装修在村子里算得上是最全面的了:新装上了石奇天花板,木质纹理的油毡地板纸,墙壁变成了干净的白色,刷的是涂料,而不是看过的《人民日报》。村党支部书记一看到这样的装修结果,便立刻委托几个人,给自己的房子进行了同样的装饰和翻修——可没打算落在魏子淇的后面。随着时间推移,当地多数村民都学会了跟风而动,建筑工人们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地找活儿干。跟他们之前修建一段段新长城和一个个新垛口时稳步推进一样,他们给每一座房子都赋与了同样的现代化标志:石膏天花板、油毡地板纸、涂料粉刷的墙壁等。

也是在那一年,魏子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拿到了驾照。以往,魏子淇从来没有说过要入党的事情,怀柔的算命先生也曾经明确地警告过他,不要参与政治活动。在中国,即便是基层民众的入党资格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这跟美国的情况不一样,他们的政治派别可以接受任何人成为它的成员之一。中国共产党需要申请者提出正式的申请,然后会召开一系列会议,进行一系列谈话。只要认为不符合资格,申请人所在地的党员便有权拒绝任何申请者。具有党员资格的人数十分稀少:全中国上下,仅有七千万登记在册的正式党员,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五。

2004年,三岔仅有十七名党员,多数人已经超过了五十岁,三十岁以下的一个也没有,积极上进的年轻人很少提出申请——这样的年轻人早就全部离开了村子,结果,三岔的地方领导成了保守派,有几个党员甚至在接受最常见的新经济要素方面都显得十分迟缓,有几个人还不识字。只有三个女人,毎一个人的家里都跟党组织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党支部书记的妈妈是解放前村里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是她鼓励她的女儿入了党,并参与到当地的政治生活中来。第三个女性党员嫁给了当地的一名官员。三岔村的党员队伍中,没有一个人在正经的意义上经过商。当魏子淇提出申请的时候,他代表了某种全新的东西:他是村里最年轻最有前途的成员,也是第一个创业成功的企业家。

对于自己的动机,他很少细说。在中国,人们对这样的事情一般会选择守口如瓶,你跟他人之间可以是多年的朋友,但却可能从来没交流过,他在党内干什么事情。魏子淇的申请花了六个月时间,那期间,村里召开了多次会议,对他进行反复讨论反复评议。有时候,他要做自我批评——在中国,这是惯例之一。我问他,在这样的场合,他都说了些什么办“我说,我参加劳动还不太积极,”他说。“此话怎讲?”

“遇到村里面有活干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我有时候参加这些劳动的步子还有些落后。我就是这样做自我批评的。”

每当我问他为什么要提出申请时,他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我想为国家多作贡献,”他说,“我想为村里面多作贡献。这才是最好的方式。“只说到这里就打住了——他从来没有提到过自己的利益,不过我知道,他在村子里的关系正在得到巩固,地位的上升使他成了一个很敏感的人物。2004年,他的收入位列三岔村榜首,但他在生意上制定的计划依旧显得豪气冲天。他还从中国农业银行获得了一笔两万五千元的贷款。跟所有农民要取得个人贷款的程序一样,魏子淇的贷款申请也需要村子里同意才行。我当时就猜测,魏子淇待定的党员身份可能在此事上有一些帮助。后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没遇到什么阻力,只有三个党员表示反对。搅屎棍是这一小撮人的头儿,但魏子淇轻而易举就得到了所需要的多数支持票。2004年7月1日,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三周年的时候,魏子淇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

又过了五个月,他拿到了驾照。他一直等到秋天的收获季节、旅游旺季结束,才到离怀柔不远的顺义报名参加了驾驶课程培训班。培训费一点也不便宜——接近四千元——它的培训过程竟然跟取得党员资格一样神秘。首先,在顺义接受培训的驾驶员完成每一个动作都要从二挡开始。在这一点上,教练的态度坚定不移。我问魏子淇,为什么这一点显得如此重要。

“二挡要费劲些,”他说,“教练说了,从二档开始,可以让我们对离合器掌握得更好。”

他拿到驾照不久后的一天,我租了一辆捷达轿车,开到村子里。我到达之后半个小时,魏子淇来到我的房子里,让我把车挪动一下,因为有人要在那块坝子上搅拌水泥。当时,因为村里的建设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那块坝子上随时都有人在做事情。现在好像我每次开车过去的时候,都得为他们挪动车辆,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在三岔停车也会这么麻烦。

那天早上,我正在伏案写作,魏子淇便自告奋勇地要替我挪车。以往我曾经让他开过几次车,但都是在我的密切监控之下。他还不能一个人单独驾驶,尽管他已经完成了五十八个小时的二挡起步培训课程,不过,我觉得这一次应该没有什么大碍——我的车子只需要挪动几厘米即可,我把车钥匙交给了他,便继续埋头写作。

半个小时后,魏子淇回来了。他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一句话也没有说。然后,我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车子有点问题,”他一字一顿地说道,他依然带着笑容,但那是中国人遇到难堪的事情,使劫挤出的那种笑容。只要看到这种笑容,我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快。“什么问题?”我问。“我觉得你还是自己去看看吧。”那块坝子上,几个村民围在了轿车边上,他们脸上也带着笑容。前保险杠已经完全碰掉了,掉落在地上,在捷达轿车前部的铁栅格上留下了一个大洞。那情形宛如小孩掉了三颗门牙,还要悄不自禁地开口大笑,为什么每个人看起来都他妈的那么高兴呢?

“我没注意到车子的前面,”魏子琪说。

“什么意思?”

“像你这种有前置发动机厢的车子我开不大来,”他解释道。“我们学习的时候,只开过解放牌大卡车。那前面是平的。”

我把车停在那块坝子上的时候,让车子跟坝子四周的假长城顺向而停。魏子琪把车倒了一下,然后猛打方向。他没有意识到,车子的前部会朝着相反的方向摆动,往那防御工事猛扫过去。去年,当村民们修建这个袖珍长城的时候,我就觉得样子十分滑稽可笑。可现在,我终于明白过来,从防御的角度来说,它正好起到了一种作用。那垛口的高度恰到好处,可以把大众捷达轿车的保险杠刮落在地。跪下身去,我检査了一下那块金属物——没希望,已经折弯了。 “

“你觉得租赁公司会怎么说?”魏子淇问我。

“不知道,“我说,“我之前从来没有这么做过。”我还是在“首都汽车”的王先生手里租车,之前,我从来没有挑战过他耐心的底线,尽管我已经探知过他耐心的深渊。实际上,我违背过他们公司制定的每一条规则:我把租来的车开到过土路上;我把车开进过干涸的河床;我对桑塔纳做过一些不能言说的事情。我归还车子的时候,车门受过刮蹭,轮胎遭过损坏。把车开到内蒙古的时候,我还弄坏了汽车的启动装置。我跟他们签订过合同,答应车辆不开出北京市的范围,但我把车径直开到了黄土高原上。每次违反规则的时候,王先生总是笑喀喀地告诉我:“没问题!”“你都是老顾客了,”他时常乐呵呵地跟我说这句话,他对我们之间的关系颇为自豪,这让我很受感动,也让我心头觉得十分愧疚。我很难想象,还有比我更不合格的租车人。

现在,我将要归还的车辆竟然没有了前保险杠。魏子淇一个劲地说要赔钱给我,我则叫他不要想那么多,在让他动车之前,我本来应该把问题想得再清楚些的。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那辆车——没了保险杠的车——依旧停放在那块坝子上,我则在思忖着怎样才能回到北京城。我要离开村子回到北京的时候,魏子淇找来几截旧铁丝,把撞破的保险杠固定在它原来的位置上。上了高速公路,我把车开得很慢,只盼着那玩意儿不会掉落下来。回到北京,王先生看了车子之后,眼睛都睁圆了。“哇!”他问道,“怎么搞的?”

“不是我搞的,”我说,“我让别人开了一下车。很抱歉,我不应该那么做。”于是,我给他描述了魏子淇经验不足,不熟悉轿车车头的情形。可王先生脸上充满了迷惑的表情,我把这个话题扯得越开,他脸上的表情越迷惑。我意识到,如果我继续给他解释那些无关的细节——解放牌大卡车、顺义驾校关于二挡起步的规矩、三岔村那些跟捷达轿车一样高的长城——的话,王先生的头可能都要爆炸了。末了,我只好把那事情的原委就此打住,提出赔他保险杠的钱。

“没问题,”王先生笑着说,“没问题!我们买了保险的!你只需要把这次事故的经过写一个报告就行。你带印章了吗?”

在中国,印章也就是经过官方登记的公司大印。我单位登记的名字是“《纽约客》杂志北京办事处”,尽管公司实际上也就只有我一个人,再加上一大堆日常文书工作,我几乎从来没有使用过那枚印章,于是,我只好跟王先生说,印章放在家里了。

“没问题!”他说,“下次带来就是了。”就在汽车租赁公司的办公室里,王先生打开一个抽屉,取出了一摞纸张。每一张纸上面除了一个红色的印章,其余全是空白。王先生在那一摞纸张里翻找着,终于选中一份放在了我的面前。印章的文字是:“美中拖拉机协会。”

“这是怎么回事?”我问道。

“没关系,”他说,“这个单位出过事,但他们当时没有公章,只好用了另外一家公司的名字。后来他们又拿着这张纸换了回去,你可以把报告写在这张纸上面,下次来的时候,带一张盖了你们单位印章的白纸过来,这样后面的人又可以使用了。懂了没有?”

我没懂——他只得把这事再三解释了几遍。最后,在我看来,也就是那被撞坏掉的保险杠——这不是我的过错,某种程度上看起来也不是魏子淇的过错,因为他没想到这车子前面还有个车头——却要把账算在美中拖拉机协会的头上。“但你不要说是在乡下出的事情,”王先生教导着我,“那样的话,事情会很复杂。你就说是在我们这个停车场出的事情。”

我照着他的建议去做了——我写的报告里对于乡下、解放脾大卡车、假长城这些事只字未提。相反,我写的是,我替美中拖拉机协会开车,在“首都汽车”的停车场里把捷达轿车的保险杠给撞掉了。我在拖拉机协会盖章的位置上签下了我的中文名字。王先生笑了笑,点燃了一根香烟。我离开了王先生,他依旧坐在公司的那块牌子下面:

顾客满意率:90%

服务效率:97%

服务用语合格串:98%

服务态度满意率:99%

四年之后,我感觉对三岔的熟悉程度,跟我对童年时期那些地方的熟悉程度差不多了。过去的十年间,我一直在各地不断周游,这也是一种游牧生活。不过,大体而言,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但是,在三岔,我逐渐发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我找到了自已的生活套路——我知道每一个季节,每一个日子里,我能够希冀些什么。淸晨时分,我一醒过来,听到的是高音喇叭,然后便开始了一个上午的写作活动;到了晚上,我就去跟魏家人一起吃饭,遇到天气炎热,我会在隐士家附近的水库里游游泳;到了冬季,我会做一些长途步行,接连翻过几个山口。我对那些小路越来越熟悉,凭着步行,我参观考察了附近的几个市镇:黄花、海字口、岔石口,四海、郭家湾等。那都是些显得昏昏欲睡的小镇,不过它们全都即将发生一些变化,就连最安宁的地方也已经新修建了餐馆或者招待所。我发现,年复一年,那些小路越来越不好找。在过去,只有农民或者牵驴的小贩才经常走那些小路。而现在,多数市镇已经出现了公共汽车或者小轿车。再过几十年,好多小路都会消失得踪迹全无。

我在三岔呆的时间越长,就越喜欢乡下的生活节奏,以及生活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出现的循环往复。目前,在中国的农村,总体的轨迹是在不断衰退——这也正是我在北方驾车周游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在那些行将消亡的小村子里,我瞥见当地的生命正在一点点消亡。然而在三岔,我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前进的步伐已经迈出:每一年都会有一些新的重大变化,时常会有一种时光匆匆往前冲的感觉。不过,有规律的季节变换让我不会感觉迷失。我喜欢在某些时候来到三岔——我喜欢四月杏花开放的那几个星期,我喜欢农民们忙着收割的九月。我喜欢冬季里平稳而安静的日子,我喜欢开着车去那里过春节,村民们呆到深夜,在自家的晒坝上燃放焰火。我已经学会将村子里的时令变化记在心里,确保自己在某些节假日和季节出现在村子里。

2005年4月,清明节那天早晨,我和魏子淇五点三十分就起了床,爬上了他屋后的那座山头。他带了一只篮子、一把铲子,穿着草绿色的衣服,山下的沟谷里,杏子树正好开花,嫩叶在晨曦里闪着微光。我们越往上爬,气温越低,嫩叶逐渐稀疏。等我们上到基地的时候,已经完全看不见嫩叶了。

那一年,只有七个村民扫了墓,几个人亦步亦趋地在一个个坟头填上新土,一边懒洋洋地聊着坟墓里到底埋着什么人。

“那里埋的是我的爷爷。”

“那才不是你爷爷呢!”

“我觉得是。”

“瞎说!那是你爸爸的大哥。”

他们很少提到人的名字,只提跟某人的关系。也没有相关细节——没有具体的记忆附加到这些土冢上。随着晨光慢馒地从东边的山峦后漫射上来,我发现了一处火烧过的地块,那肯定是有人在几天前来这里祭莫过。每年的这个时候,村里的高音喇叭都会时不时地播放政府的通知,禁止大家以这种方式焚烧纸钱,但村民们对此置若罔闻。

其中一个坟墓在我们到来之前就被人祭扫过了。新鲜的泥土堆得很高,跟前摆放了三个纸花圏,上面写着大大的“奠”字。旁边的一棵杨树上,挂着五六个白色坠饰。坟头上插着一支蜡烛,上面写着“长青”这两个字。三岔的坟墓很少有如此精心的纪念物,这意昧着里面埋葬的是一位新近的逝者。我问魏子琪,里边埋着的人是谁。

“魏名和。”他回答道,“也就是原来住在怀柔郊区的那个人,以往的清明节,他都要回来。几年前,你还开车送过他。“

我想起来了:那个很友善的老头,给自己父母的坟头斟过白酒。那一年,他还跟我说,他在城里头的新家有很好的供暖系统,这让他非常喜欢,我问魏子淇,老头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去年。我记不清是哪一个月了。”

另一个人说了一句:“这是我们第一次来给他上坟。”

“去年,他还在给别人的坟头填土,“另一个人说道,“今年,我们却来给他的坟头填土。”

我拿起一把铲子,在那土堆上填了一点土。魏子淇拿起一沓冥币,点了起来,火焰很快便舔舐了冥币。烧完冥币之后,另一个人点了一支红梅香烟,插在了魏名和的坟头上。那支香烟笔直地竖立着,颇像一根燃香。几个人退后一步,看了看那个土冢。

“他实际上根本没抽过红梅烟。”

“对。贵得很啊。他原来一直都是抽墨菊。”

“现在根本买不到了。那个牌子在80年代很流行哦。”

那是人们提到的有关死者的第一个细节。几个人静静地站了一阵,最后,魏子淇发了话。“好,”他说,“我们走吧。”

离去之前,其中一个人转头看了看。“那支香烟没事吧?”

“没事儿。”

一缕青烟飘摇着升到了空中。我们顺着那条之字形小路,下到了沟谷里,果园的地上洒满了杏花的花瓣。回到村子,我们都听到高音喇叭里正在播送一年一度禁止上坟烧纸的通知。时间是早上六点半,一行人放下篮子和铲子,回到地里干起活来。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山乡里活跃着人们在春季进行劳作的身影。

那一年,我向魏嘉许过诺,等他考试结束放暑假的时候,我会带他进城。那天到来的时候,我到村子里接他,他穿着短裤和T恤衫。他什么东西也没带——没有露营用的背包,也没有上学用的背包。他没带换洗的衣服,没带牙刷,没带一分钱,他的妈妈正在给几个客人准备饭菜,我问她小孩进城要不要带点什么东西在身上。

“不用,“她说,“反正他只去两三天。”

在美国,哪怕只是带着小孩到五个街区之外的地方,父母也会在小货车里塞满东西。可在中国的农村,事情完全不一样,我问曹春梅,有没有什么东西,小孩子不能吃。

“不让他喝冷饮,“她说;“不要让他吃冰激凌。他肯定会问你要,你不要给他就是了。”

根据中医的理论,任何生冷的东西对胃都有伤害。

“让他看我吃冰激凌可以吗?”我问。

“那没事儿,”曹笑着说。

我们到达北京之后,我带着魏嘉察看了一下我的公寓。他被那些书籍惊呆了。

“这都是你写的呀?”他问道。

书架上一共有一百多本书呢。“不,”我说,“那些书都是别人写的。”

“全部都是吗?”

“全部都是。”

“那几本呢?”他指着桌子上那一堆杂志问道。“那些是你写的吗?”

“也不是。”

魏嘉略有点失望,以往我们之间进行着类似对话的时候,他总是这个样子。在村子里,他经常来到我租住的房子里,如果我正巧在看书,他总会问同一个问题:“那本书是你写的吗?”我只得跟他一遍遍解释说,我只写过一本书,目前正在写第二本书,但他似乎总也弄不明白。怎么要那么长时间?如果不读自己写的书,那么,当一个作家还有什么意义?

小男孩是我遇到的最好接待的客人。他从来不抱怨这抱怨那;作为小孩子,一无所有也是他的优势,因为那样他就不会丢失什么东西。城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连那些非常糟糕的地方也是如此——拥挤的地铁对他来说具有冒险性质,他喜欢身陷在拥堵的车流中,因为那让他有了把车看够的机会。我带他到离公寓不远的后海划过船之后,他问我,大海是不是比那小湖泊大一点点。他非常喜欢坐出租车。从他的角度来看,城市生活的神奇之处正在于此:只要你一招手,好多好多红色的车辆便立马停在你的身边。第二天,我就不得不看着他点,因为他喜欢自行其是地招呼出租车。我们到离公寓一个街区远的地方,本来要步行过去,可他那小手不由自主地扬了起来,我只好告诉那位可怜的驾驶员,我们实际上哪儿也不想去,人们都搞不明白,我们两人在搞什么名堂。有时候,有些出租车司机会语气微妙地问我们是什么关系,因为魏嘉总会老实地告诉别人,我是他的叔叔。我们去北京城外的石景山游乐场游玩过,跟弗朗西斯和爱丽丝这两个朋友在那儿玩了一天。弗朗西斯是中国人,是我一个朋友的老婆,爱丽丝则是我另一个美国朋友的女儿,这个小孩会说中文。跟魏嘉的年龄差不多一样大。她长着一头金发,皮肤白得像个瓷娃娃。整个下午,我们一行人不断地招致别人大量的目光——大家都摘不清楚我们这个混血家庭的复杂关系,人们一定在猜想,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生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有可能很白,也有可能黑得像个农民。

唯一令他失望的,是比萨饼,不知何故,比萨(pizza)是魏嘉在学校的英语课上学到的第一个英文单词。他上一年级的时候,课本里面有一篇课文,讲了几个小孩和一只名叫莫奇的猴子一起去吃比萨饼的故事。为什么是比萨饼?为什么是猴子?为什么名叫莫奇?这些都不是魏嘉关心的问题,一年到头,他嘴里面说出来的全是尝一尝比萨饼之类的话语。在北京,我们跟眯昧在一家必胜客见了面,小男孩终于了了他的心愿——接着他便发现了另一个英文单词:力抚肚(奶酪),在中国的农村,没有人吃过那玩意儿,小男孩皱了皱眉头,吐了出来。他刮去奶酪,吃起了面包皮。几年间,一起回北京成了每个暑假例行的公事。我们不停地乘坐出租车,重回那家游乐场游玩。但我们再也没有吃过比萨饼——在魏嘉看来,那是猴子吃的东西。

魏嘉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本来可以不那么不吉利的,整个幼儿园期间,他因为生病几乎全程缺课,接下来那一年,父母参加的第一次家长会变成了对他的批斗会。那次家长会上遭到批斗的其他几个孩子全都要继续挣扎:流尿狗李晓梅一年级就因为考试不及格而辍了学,喜欢以大欺小的张彦在第二年遭遇了滑铁卢,被要求重读一遍二年级,只有魏嘉一帆风顺——实际上,他在学业上的进步还不止于此。开会的时候,他的父亲再也没有感到羞愧过。而且到一年级结束的时候,小男孩的数学成绩在班上考得最高。在其他功课上,他的成绩也几乎名列前茅。

每一学期,他都要把成绩手册拿回家里,上面的第一部分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共有二十条。第一条:“关心国家大事,尊敬国旗和国徽,会唱国歌。”第二条:“珍视集体荣誉,做负责任的团队成员。”第三条说的是姿势要端正。第五条才勉强说到学习问题。第六条要求学生“勤做眼保健操”。第十条回荡着博罗尼斯式的老生常谈:“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那上面提醒学生:要勤剪指甲,常洗澡,不随地吐痰,不玩火,不在公路或铁路上打闹,远离码头,谨防触电,谨防溺水,尊重老人,在公共汽车上给孕妇让座,保护文物古迹,爱惜劳动成果,远离“封建迷信活动”,不大声喧哗,不做危险游戏,整个列表中,只有一项跟学业直接相关。“不”这个字一共被使用了二十八次。

成绩册一共有三十多页,评价的项目既有学科课程,也有身体状况,还有品行表现。其中一页的标题是“心理健康”。(二年级的时候,魏嘉的评价结论是性格乐观,有自控能力,且“能适应环境”。)绝大多数分数或等级都是老师给的,不过,家长和同学也有评价的份儿。有一项甚至要求魏嘉进行自我评价,其中有一部分是一些未画完全的人脸,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画上嘴巴——笑脸、严肃、哭脸等。到二年级的时候,魏嘉已经找到了这部分的规律,在“生活有规律,能照顾自己”以及“能够使用常见工具”这两栏画上了严肃的笑脸,在“参加集体公益劳动”这一栏画了个非常严肃的嘴巴。在第五项——“尊重劳动成果”上,他画了个大大的哭脸。

每学期,他们都要测试身体素质,并和全国平均值进行对比报告单上列出了孩子的身高、体重、胸围、视力、听力、肺活量(四年级的时候,一千四百毫升)魏嘉把成绩册拿回家来的时候,他的父亲有时候会拿出卷尺,把那些数据复测一次。无一例外,小男孩在身体素质的每一项指标上都低于标准值。(根据成绩手册上的说明,四年级男生的肺活量应该是两千一百二十三毫升。)

如果不是在最后一部分老师加了一段个性化评语的话,这份材料的恐怖性肯定不会减弱。二年级的时候,刘老师写道:“大家都爱你。你的思维很敏捷,所有同学都很羡慕你。但只有跟辛勤劳动结合起来,你的聪明才能让你进步,让你考出高分。你不要让其他人超过你哟,你要带头努力学习。加油!”

那正是中国教育制度的可取之处——人们表现出的关切出自真心实意,他们对学习的信奉根深蒂固。尽管工资很低,老师们普遍具有奉献精神,尽管各自的背景不同,家长们会尽量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在三岔村的历史上,只有三个学生考上了大学,而魏嘉的父母谁也没有读到过高中一年级。然而,他们都觉得,他们的儿子会在飞速变化的社会中获得机会,因此,他们逼着他去刻苦学习。这种思维在中国十分常见,孔庙也许早就荡然无存,但重视教育的传统依然得以保留。即便是最贫困的人也对书本有一种信奉之情——我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对自己孩子的读书不抱希望的父母亲。这跟美国有所不同,没怎么上过学的美面人不大鼓励自己的孩子上学,有些社区几乎已经说不上还有什么正规的学校教育。

不过,如果中国学校教育的力量在于它的良苦用心的话,其弱点则存在于那些细节之中,我对魏嘉所要学习的那些东西简直是迷惑不已——无关的事实和毫无系统性的知识,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杂合在一起,然后硬生生地填塞进肺活量只有一千四百毫升的小孩子身体里。令人吃惊的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外。他有一本课本,名叫《小学奥林匹克读本》,专门讲述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要举行的各个体育项目。在中国的农村,在长城脚下,小孩子们要学习裸体希腊人摔跤的图片,要了解名叫顾拜旦的法国人在1896年把奥运会重新引入欧洲的过程。还有一本书,名叫《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这本书一定是某个用意良好的国外非政府组织(NGO)的杰作,它讲述了五个“R”的理论——Reduce(减排)、Reevaluate(再评估)、Reuse (再利用)、Recycle(循环利用)、Rescue wildlife(挽救野生动物)——这几个字翻译过来之后韵味全无,五年级的学生有一本书,讲解怎样使用微软的FrontPage。星期五,我到学校去接魏嘉,他告诉我,他刚刚学习了Google(谷歌)。“创办者是美国的一对兄妹,”他说,“他们一起创业,后来成了富翁。”那就是中国的农村人杜撰出来的谷歌——也许不太精确,但至少符合每个家庭的价值观。就在那个周末,我听见魏嘉正在背诵《道德经》的开篇语: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自19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家们一直在新与旧、洋与中之间努力寻找着平衡点。在魏嘉就读的这类学校,这场战斗依然在持续着。他们想方设法地囊括进一些新的课程,但却没有改革学习的基本策略以及课堂模式。所有的东西都围绕着背诵和重复来进行——这正是中国教育制度的奠基石。形成这样的传统,部分原因在于那些汉字太难书写,小孩子只有通过反复抄写的方式加以学习。在魏嘉所在的学校,学生们勤勤恳恳地练习笔画的书写。接着,他们便把这种学习策略应用到了所有科目的学习当中。对于数学来说,这种策略简直是妙极了——他们的数学课本比美国同年级孩于的课本难多了。

不过,教授其他课程的时候,大家很少注意分析性和创造性,当我听到魏嘉背诵《道德经》的时候,我问他那些句子是什么意思,他竟然压根就不知道。在作文课上,没有谁鼓励他们讲故事,或者表达观点。相反,他只是把那些词语、成语抄过来抄过去,那也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之一。周末,他在炕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把那些词语抄了一遍又一遍:“细长细长”、 “软绵绵”、 “甜丝丝”等,等到他终于开始写长一点的作文的时候,布置的家庭作业常常是:“以灯为题,写一篇散文。”(一天晚上,我看见魏嘉正在为这个题目冥思苦想。他写道:“我家的灯很亮”——接着,他瞪眼望着那张白纸,足有半个小时之久。)上地理课的时候,他从来没有画过地图。很少有课程体现出个性化和情景化,整个世界都被拆解成了各种各样的统计资料、数字和细节等。三年级的一个周末,他在回家之前,刚好学到了乐山大佛这篇课文。他把所有的细节都学了一遍:乐山在四川,佛像刚好七十一米高,大脚趾头上可以坐四个孩子等等。我问魏嘉,四川在什么地方。

“是在中国吗?”他反问道。

“是呀,”我告诉他,“四川是一个省。你知道什么是‘省’吗?”

他不知道,我问他,拉萨在哪个国家。

“美国。”

“旧金山在哪里?”

“在中国。”

他的地理书上没有几幅地图,而且每一幅图都是一个样子:中国的基本轮廓图,没有讲述“省”或“市”,不讲其他国家。历史课的目标仅仅说明共产党的伟大,已故的革命家们被拔高到了神的地步。我问魏嘉,是谁在领导当今这个国家,他回答道:“毛主席。”二年级的时候,跟每个孩子一样,他加入了少先队。全班做什么活动都是一起,活动的重点常常是为了强调集体感。没有任何根据能力水平进行的分组,没有阅读小组或者数学小组这回事儿。如果某个小孩表现出众,他要学会等待;如果某个小孩落后掉队,他只能耻辱地面对。表现不佳要被公开,举止不当的小孩要被强迫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罚站,其他同学则帮着老师指出罚站小孩的缺点和不足。成绩册上常常有随机挑选出的同学所写的贬义评语。

二年级的时候,魏嘉拿回家的成绩册上有一段赵姓同学写的评语。他写道:“魏嘉,我希望你能把字写好一点。”我问魏嘉,他给谁写过评语,他歪着头回忆着,

“忘了,”他说道,“我记不起来了。”

“你记得写了些什么话吗?”

“记不得了。”

“你记得批评的是他的品行,还是他的学习吗?”

“记不得了。”

他满脑子都是否定性的话语,这些否定性的话语就像鸭子背上的水珠一样自动洒出,而他看上去一点都没有不安之处。跟所有中国小孩一样,他很擅长进行自我批评。他知道哪些语言恰当,什么语气合适,哪种体态恰当:头要低着,声音要轻柔。某些目标批评起来非常容易——自我批评的标准版本是说自己没努力学习,每一学期,在成绩册上自我评价那一部分,魏嘉都要在“劳动”这一栏画上哭脸,

上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让他当纪律委员。全班都是正在接受训练的领导干部:有班长、家庭作业委员、卫生委员等。我问魏嘉,纪律委员的职责有哪些。

“如果某个小孩欺负另一个小孩,或者打架,或者侮辱人,或讲脏话,我就要扣分,要告诉老师。”

“扣多少分?”

“五分或者十分。”

“他们讲的脏话有哪些?”

“混蛋,滚你妈的蛋,龟孙子,”魏嘉老实地回答道,“反正就是这些话。“

“你最多的一次扣了多少分?“

“记不得了。”

“谁最爱惹麻烦?”

“不知道,”

很明显,他对这样的话题不感兴趣,不过,我还是试着又问了一句,“是王伟吗?”我提到了魏嘉经常说起过的一个名字。“也许是吧,我也记不得了。”

“你还记得上次你处罚过的人是谁吗?”

“记不得了。”

作为一个纪律委员,这样的回答似乎太简明扼要了些,根本没办法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但我又能够对谁加以评价呢?我是为数不多的人之一,没有人叫我定期对魏嘉进行评价。不管怎么说,外国人在见证另一种文化的早期教育时,总是最外行的,的确,那是一种文化的基础——文化的全部都是从沙峪小学这样的地方开始的。学生的课堂反映的是人们在街头上的举止,反映的是村委会所起到的作用,甚至是共产党构建其权力结构的方式。有时候,这让我感到有些沮丧。不过,我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教育仍旧是非常管用的。魏嘉学到的技能不一定为我所看重,但是毫无疑问,他是在为进入中国社会做着准备。

的确如此,他很喜欢上学读书的日子。他跟他的同学在一起觉得很愉快,他的学习十分出色,他基本上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他喜欢那间简陋的学生寝室——窗子上钉着窗条,铁架子上摆放着八张床垫,锈迹斑斑的散热器在每年的11月15日之前冷如磐石。(跟学校所有的事情一样,供热也要严格地遵循时间进度表。)小孩子能够适应一切,即便在最密切的集体组织中间,也总能发现个体的灵光一现。魏嘉的红领巾从来没有看起来顺眼过,他打结的角度很有些莫名其妙,几个布边儿早就磨破了,他最喜欢的科目是英语——他似乎对自己比其他孩子早开始学英语、单词也读得准确些这个事实颇感得意。他说过,他长大了要么当一个专职司机,要么当一个计算机工程师。

星期五下午,我总会到学校接上他,然后一起回到三岔。在上村,基本上从来没有过什么车辆,我通常让他坐在我的腿上,让他操作着车辆行驶在盘山路上,星期一早上,他又会带着我们到下面的沟谷,我从来没有发现他的举止有什么差异,他会高高兴兴地回到学校里去,一如他在周末的时候高高兴兴地离开学校回到家里。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把车停在寝室的外面等着接他,他问我想不想看一样东西。他朝四周看了看,确认没有人在看我们之后,掀开了垫子的一角,下面藏着几样宝贝:一张交换卡,上面印着卡通人物奥特曼,一把用折纸精心制作的玩具枪。一张折皱了的照片,上面的魏嘉穿着红色练功服,呈立正姿势站着。拍照片的那一天,他代表学校陪同日本贵宾进行了长城之旅。在我们查看过这些宝贝,魏嘉给我讲了这些宝贝的故事之后,他又朝四周看了看,把垫子放了回去。那就是他的秘密——每一个周末,他顺着那条弯弯的小路回到村子,那几件宝贝却安安全全地躲在寝室里。

(本章节由“Hi!PDA”论坛 FranklinZhao OCR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