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战争中的帝国:幸存和溃败

公元3世纪,内战对罗马帝国的破坏性大于任何外部威胁。尽管塞维鲁的登基带来些许变化,但各种征兆并不吉利。塞维鲁击败并杀死阿尔比努斯之后,马上把关注点再次转向帕提亚前线。两年前罗马与帕提亚签署的协议被撕毁,美索不达米亚遭到帕提亚侵犯。为了这场战争,塞维鲁专门在达尔马提亚招募了3个新军团。当塞维鲁仍在叙利亚的时候,帕提亚军队就开始撤退。塞维鲁乘胜追击,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巴比伦、塞琉西亚和泰西封。美索不达米亚被降为行省,由两个军团驻守。罗马军队在对沙漠城市哈特拉的攻击中遭到失败,此城的统治者曾在内战中支持佩森尼乌斯·尼格尔。罗马人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军中痢疾的流行和士兵叛乱,塞维鲁发动的第二次帕提亚战争在公元2世纪末不那么令人满意地画上了句号。

然而,罗马人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们放跑了帕提亚国王沃洛格西斯,尽管这是众多囚徒中很特别的一个人。大批帕提亚军队侥幸逃脱后,重新编队与罗马军队再次择日开战。因此,尽管吃过败仗,帕提亚人没有被征服,他们对罗马东方边界的稳定不断造成威胁。这种情况带来一个重要结果:叙利亚城镇帕尔米拉被升格为殖民地。这座城市位于一条通往东方的主要商路上,它在公元3世纪成为帝国最富有的一个地方,并且在后来的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6 塞维鲁时期的帝国(原书插图4)

接下来几年,塞维鲁的元首统治没有更多受到外部战争的困扰。他致力于根除尼格尔与阿尔比努斯的残余势力,通过没收这些人的地产让自己得到了相当多的好处。不列颠的卡里多尼亚人趁着内战时期岛上兵力空虚的时机发动入侵,连续几任总督都没能将其驱逐,总督阿尔费努斯·塞纳希奥恳求元首御驾亲征。

公元209年,塞维鲁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和大臣们来到约克,发动了深入苏格兰腹地的惩罚性远征。罗马人在泰河旁边的卡尔泡建立了一座新的军团堡垒以配合这次行动,说明他们对重新占领苏格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塞维鲁之子卡拉卡拉被授予第2次战役的指挥权,而卡里多尼安人的武装始终难以战胜。第2年,已经患病的塞维鲁死于约克。随之成为元首的卡拉卡拉马上与苏格兰部落缔结了对自己有利的和平协议,把帝国的边境线退到已经得到修缮和巩固的哈德良长城。该协议的条款非常有趣,因为它是在别人早年失败的地方获得的胜利,从此,帝国的最北方边界保持了近一百年的和平与繁荣。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7 卡拉卡拉

这是公元3世纪初期罗马元首卡拉卡拉的半身雕像,穿着全套甲胄。

卡拉卡拉秉承了父亲的遗愿,让兄弟盖塔与他共治帝国,可是并没有坚持多长时间。在从不列颠回到罗马的路上,卡拉卡拉就制定了谋杀盖塔的计划,此后所有关于盖塔摄政的记录都从铭文上抹去了,印有盖塔头像的货币也被下令收回。

由于阿拉曼尼人向西移民的活动给帝国带来威胁,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又在莱茵河上游与多瑙河防线拉开了序幕。卡拉卡拉为了巩固防御工事,用砖石重修了许多堡垒,还修造了雷提亚边墙。这道边墙取代了从前连接洛尔克与希海姆的木栅,虽然它与一个完整的瞭望塔体系连在了一起,但规模相对来说并不算大。我们认为是卡拉卡拉在上日耳曼构成安东尼边线的木栅背后修筑了壕沟与堡垒。从埃及调来的一个军团以及从多瑙河下游军团抽调的分队临时加强了雷提亚的防务。罗马军队从美因茨与雷提亚渡河,兵分两路发动进攻,取得了彻底胜利。然而这种胜利并没有在其他地方得到辉映,卡拉卡拉被迫用贿赂手段与日耳曼的部落保持和平。公元214年,卡拉卡拉回罗马稍事休整,而后再次到多瑙河防线视察。他对那里的情况甚为满意,进而把注意力转向帝国东方。长期以来,卡拉卡拉十分珍惜与臣服的帕提亚人的联盟。

像往常那样,罗马军队系从莱茵河、多瑙河与阿非利加的行省中按比例抽调兵力集合而成。这支军队在与亚美尼亚人进行初战时就遭到彻底失败,被迫退回到叙利亚。此时,埃及发生了骚乱,可是原本驻在埃及的军团还留在日耳曼,卡拉卡拉不得不暂时放下对东方的关注,亲自前往埃及平息骚乱。公元216年,卡拉卡拉重新开始了对帕提亚的战争,经过一系列无效的战役之后,罗马军队进入米底亚,没有把帕提亚人卷入战斗。卡拉卡拉被禁卫军长官马克里努斯谋杀,后者登上元首的宝座。

马克里努斯是第一个非元老级出身的罗马元首,他的上台是罗马进一步走向衰落的标志。马克里努斯给继承者树立了榜样,这些人大多是靠同伴支持得以升迁的士兵。不幸的是,马克里努斯这个第一位“士兵元首”既不是出色的将军也不是优秀的统治者。他在任期间,亚美尼亚脱离了罗马的控制,帕提亚重新获得优势,塞维鲁和卡拉卡拉在东方赢得的成果很快被葬送掉了。

埃拉伽巴鲁斯是个年轻的篡权者,他得到强大军队的支持,很快将马克里努斯的统治推向末路。第一位“士兵元首”在安条克附近战败后不久就被处决了。

埃拉伽巴鲁斯的统治相当短暂,因为支持过他的军队很快发现跟着他是个错误,便抛弃了他。卡拉卡拉的表妹朱里亚·马美娅制造阴谋,将自己的儿子,还是个小男孩的塞维鲁·亚历山大扶植起来,使他在禁卫军杀死埃拉伽巴鲁斯之后马上成为元首。

塞维鲁·亚里山大的统治以和平为开端,在母亲的引导下,他纠正了前辈的一些过头之举。这时,帕提亚帝国内部一个崭新强大的王朝再次给东方边境造成严重威胁。阿黑门尼德古老王国的阿塔薛西斯推翻了阿萨希德王朝的统治,被尊为“众王之王”。阿塔薛西斯压制帕提亚人,定都米底亚,占领了美索不达米亚大部分地区,企图入侵叙利亚和卡帕多西亚,梦想恢复古代大流士的波斯帝国。

塞维鲁·亚历山大立即作出回应。他征集了一支军队,一部分是新招募的,一部分从多瑙河与莱茵河的军团中抽调而来。战事被美索不达米亚驻军的叛乱和疾病流行等一系列麻烦困扰。罗马大军分三路进攻,其中两路没能达到预定目标,有一路还遭到重创。只有最北线通过亚美尼亚的进军取得了成功,并在被逐回安条克之前侵扰了米底亚。罗马军队征服帕提亚的行动再度受挫,尽管他们得到喘息之机。阿塔薛西斯暂时放弃了占领小亚细亚的想法。

由于东方战争,莱茵河与多瑙河驻军的力量受到削弱,无形中鼓励日耳曼部落、特别是阿拉曼尼人进犯罗马边境。一些城堡被摧毁,包括位于雷提亚边境上的玻弗兹,后来再没得到重建。亚历山大在美因茨附近集结了一支军队,打算进军日耳曼人的领地。然而亚历山大并不胜任军队统帅之职,因内部发生哗变,他在公元235年死于谋杀。取而代之的是马克西米努斯,他是新征募的潘诺尼亚部队中的一名百夫长,成为从这个级别爬上元首宝座的第一人。马克西米努斯镇压了军中的两次叛乱后,取得了日耳曼战争的胜利。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8 萨波尔

波斯国王萨波尔一世(公元240~272年在位),“万王之王”,在其统治期间,使罗马的东方宿敌原原波斯再次崛起。在这个精致的镀金银盘上,他打倒一只急驰的牡鹿,显示出萨珊王朝的国王们独特的娱乐方式。据古代文献记载,许多围墙上有狩猎的图案。363年罗马历史学家阿米安努斯·马塞利努斯随朱里安出征波斯,对这些图案进行评论:“在绘画和雕像中,除了战争和各种形式的屠杀之外,没有任何内容。”

从此,差不多到3世纪末,帝国不时被接连不断的内战、起义和外敌入侵所困扰,没有几个行省和边线幸免其难。从公元235年起,也就是马克西米努斯成为元首的那年,直到公元284年戴克里先继承大统,有40多人做过元首或渴望成为元首,其中有几个人仅当政数日。这段时间里,一个独立的高卢帝国走向衰亡。这个帝国由僭主波斯图姆斯创立于公元259年,后来由维克托里努斯继承,此二人都没能得到不列颠、日耳曼和西班牙军队的支持,“文官”元首伽里恩努斯也从未承认这个帝国的存在。此时还发生了瘟疫,可能是由从东方回来的士兵带过来的,这造成了大范围的人口减少和兵力短缺。伽里恩努斯统治时期,迅速发生的通货膨胀到了极点,货币实际上已不再有任何价值。此时,罗马元首瓦勒良被取代帕提亚的波斯国王萨波尔俘虏,蒙受了奇耻大辱。

在凶暴频发的时代背景下,帝国防线很多地方都遭到猛烈攻击。瓦勒良被俘后,帕提亚军队占领安条克与塔苏斯并进军卡帕多西亚;罗马军队在北方边界上的恶战使他们无暇支援东线,哥特人乘机入侵巴尔干诸省;马可曼尼人、库阿狄人和萨尔马提人开始威胁多瑙河中游;法兰克人突破下日耳曼防线,进犯高卢与西班牙,向南直抵毛里塔尼亚海岸;阿拉曼尼人袭击了上日耳曼与雷提亚防线,渗透到北意大利。

当时只有不列颠和阿非利加大部分地区没怎么受到侵袭,虽然不列颠东海岸可能有多次袭击发生。情况如此糟糕,也并不总是一片黑暗。到公元3世纪60年代初,形势开始向有利于罗马的方向发展。波斯图姆斯没能恢复下日耳曼的边界,却赶走了入侵高卢、西班牙的法兰克人与阿拉曼尼人。在下日耳曼,如雷提亚、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大部分邻近边境线的土地都被入侵者放弃了,但新的防御工事还没来得及修建。构筑雷提亚新防线的任务是普洛布斯(公元276~282年)完成的,莱茵河上的堡垒则到了3世纪末才建立起来。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9 伽里恩努斯

伽里恩努斯(在位时间253~268年)无法挽救罗马帝国的危机,其改革旨在降低元老阶层的影响,特别是元老在军队中的影响。他击败了哥特人,却无法阻止波斯崛起以及高卢、不列颠、西班牙发生的叛乱。

哥特人继续时不时地进犯巴尔干和小亚细亚,连雅典也遭到了他们的攻击。伽里恩努斯与之交战并打败他们。不过元首没能完全享受胜利的喜悦,北意大利的叛乱分散了他的注意力。在东方,罗马人以其坚韧的毅力,迫使萨波尔和他的波斯大军撤出卡帕多西亚,回到幼发拉底河。

奥德纳斯是城中领导家族中的一员,在这个节骨眼上自立为帕尔米拉国王。帕尔米拉势力的增长使天平倾向于罗马一边。伽里恩努斯忽视了奥德纳斯的个人野心,将他任命为东方总司令。从260年开始延续数年的一系列战役中,奥德纳斯击败了萨波尔,迫使他退回到自己的萨萨尼德王国。罗马军队再次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和亚美尼亚,他们未能占领泰西封。虽然奥德纳斯被暗杀,伽里恩努斯也在竭力遏止帕尔米拉的扩张,但一系列胜利还是大大增强了帕尔米拉的威望。伽里恩努斯在其他地方的行动,阻碍了他对帕尔米拉采取制约措施,帕尔米拉在随后一些年里始终是东方最强大的力量。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20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边境及入侵

伽里恩努斯的统治,标志着3世纪时罗马跌入低谷。分裂、崩溃、兵源不足,战斗力低下,以及严重的人力短缺等问题遍布各地,不一而足。罗马人在伽里恩努斯统治结束时才走出这个低谷。后边克劳狄·哥提库斯、奥勒良和普洛布斯3个元首,从公元268年一直统治到公元282年,大力镇压西部和东部的独立统治者,最终重建了罗马帝国。北部边界持续不断的蛮族入侵被打败后,罗马人开始重建新的边防,不过这是在哥特人于公元268年入侵巴尔干、公元276年连续洗劫高卢之后进行的。

奥勒良为罗马城修建了一道周长20公里的城墙,还在东部有效压制了帕尔米拉的力量。普洛布斯系统地修缮了莱茵河与雷提亚的边防工事,加强了不列颠和高卢北部防御;高卢和日耳曼主要城市防御工事的修建也始于他的计划。很多城镇以前不设防,因此遭到入侵者严重破坏。帝国逐渐又控制了中心以外的地区,当然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前面已经提到,莱茵河、多瑙河以及公元2世纪边界线之间的土地,即所谓的阿格里·德库马特斯被放弃了。多瑙河上的达西亚一直遭到哥特人反复攻击,奥勒良已从那里撤军,因为光复行动得不偿失。

公元282年普洛布斯被刺杀后,帝国进入无政府状态,但这没有妨碍继承者卡路斯恢复美索不达米亚行省并占领泰西封。得胜归来的东方军队再次把政事揽在自己手中,他们推举一名军官代替卡路斯的儿子成为元首。公元284年,戴克里先登上元首宝座,因而成为罗马国家历史上最有名、最出色的统治者之一。在他统治期间,帝国变成了君主制国家。戴克里先推行许多拯救帝国于危亡并增强帝国凝聚力的改革,可是这些改革却为日后帝国的最终覆亡埋下了种子。正如共和国晚期一样,时代造就了戴克里先。

戴克里先与很多3世纪时的前辈一样,都是从下层一步步爬到执政者地位,所不同的是,戴克里先有更强的行政、外交能力。他很快对帝国现存弊端明确地表达了看法,认为急需一次外科手术帝国才能活下来。尽管回过头来看戴克里先的一些措施显得不很明智,但从整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戴克里先认识到由一个人治理帝国责任太重,为此,他邀请与自己情同手足的战友——马克西米阿努斯帮助自己完成这个任务。戴克里先赐予马克西米阿努斯凯撒头衔,一年后任由他被自己的军队提升为“奥古斯都”。

接着在公元293年,戴克里先分别为两位“奥古斯都”安排一名“凯撒”做助手。这样,由伽勒里乌斯·瓦勒里乌斯辅助戴克里先,由瓦勒里乌斯·康斯坦提乌斯辅助马克西米阿努斯的“四帝共治”局面形成了。依照规定,每个奥古斯都要在20年后退位,并将权力交给凯撒,这不仅保证了政权的顺利交接,还有效防止了因篡位而导致的内战发生。这种体制下,每位统治者对一定区域负责,马克西米阿努斯和康斯坦提乌斯控制意大利与西部,戴克里先和伽勒里乌斯控制东部。我们可以通过戴克里先划区而治的政策观察到:重心开始向东部偏移。这种变化在公元4世纪时完成。

戴克里先统治前期并非平安无事。高卢尚未安定,薄弱的防线不断遭受日耳曼人的进攻。马克西米阿努斯镇压了叛乱,驱逐了阿拉曼尼人,戴克里先从雷提亚派兵援助了他。击败法兰克人后,戴克里先承认他们众多首领中的一员为附庸国王,以充当帝国边境和日耳曼之间的缓冲带。这个时期或晚些时候,雷提亚及上日耳曼的边境因新盖了样式不同的堡垒而得到稳固。这条防线从美因茨向南到康斯坦兹湖,穿过伊勒尔河谷又回到多瑙河。这个时期的城堡包括湖面的莱茵河施泰因堡和向南几公里处的奥伯温特苏尔。

马克西米阿努斯在不列颠的行动不太成功。布列塔尼舰队的长官卡奥西乌斯在公元285年受命镇压骚扰北海与海峡的海盗。因为以权谋私,元首发出逮捕令并要处决他,这迫使他自立为奥古斯都。马克西米阿努斯没能在海战中击败卡奥西乌斯,戴克里先默许卡奥西乌斯统治不列颠和高卢北部。卡奥西乌斯在那里采用了极得人心的成功措施,直到被首席长官阿莱克图斯在公元293年谋杀。阿莱克图斯远不如卡奥西乌斯有权威,在一场恶战中被凯撒康斯坦提乌斯击败,于是再次将不列颠并入帝国版图。

戴克里先同时行动,在锡尔米乌姆设立司令部,两次跨过多瑙河击败萨尔马提亚人;在东方,驱逐了入侵的叙利亚人,用多瑙河军队镇压了埃及的叛乱。很快,戴克里先就更换了亚美尼亚国王,从而强化了对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

戴克里先的个别行动虽然遭到失败,但在大多数战争中获胜。公元3世纪最后几年,罗马人的政权几乎在各处都重新建立起来了。当然,边境上一直有或多或少的战斗发生。在潘诺尼亚,萨尔马提亚人和马可曼尼人的再度进攻被伽勒里乌斯击败,而康斯坦提乌斯驱逐了入侵比尔及高卢的阿拉曼尼人。马克西米阿努斯替伽勒里乌斯掌管莱茵河。伽勒里乌斯被调到东方,重创了一支卡皮亚人的军队,又奔赴努米底亚,成功地粉碎摩尔人的入侵。统帅美索不达米亚军队的伽勒里乌斯栽在波斯人手中,他通过从多瑙河抽调更强的援军,才得以摆脱困难处境。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21 戴克里先时期的帝国(原书插图5)

公元303年,戴克里先庆祝自己身为奥古斯都20年。根据和平交接方案,他决定退位,出于政治原因,也迫使马克西米阿努斯照他的样子做。戴克里先在公元305年到萨罗那的宫中养老,马克西米阿努斯很不情愿这么做。康斯坦提乌斯和伽勒里乌斯成了新的奥古斯都,瓦列里乌斯和马克西米阿努斯被任命为凯撒。虽然康斯坦提乌斯年长,但伽勒里乌斯在东方拥有比他大得多的权力。

自公元296年收复不列颠后,战争在北方战线爆发了,康斯坦提乌斯出兵压制。公元306年渡过海峡,他带着儿子君士坦丁击败了入侵部落,在成为“凯撒”后不久死在约克。不列颠军队很快拥立其子为“奥古斯都”。瓦列里乌斯不但不予承认,相反,让君士坦丁担当地位较低的“凯撒”,把西部大权给了塞维鲁。以后6年中,帝国发生严重动乱,先后有不下6个“奥古斯都”争权。戴克里先平稳交接政权的努力付诸东流,“四帝共治”终结了。内战终止于公元324年,亚德里亚堡和克莱索波里斯战役后,帝国重新在一个人的控制下统一起来,他就是君士坦丁。

这些内战毫无疑问给罗马的有限资源造成了很大消耗,所幸边疆比较稳定。虽然那里零星会有蛮族袭击,罗马人不费力就可以将其击败。罗马的外敌由于受到很大挫折和失败尚未恢复元气。哥特人不再带头冲击巴尔干或小亚细亚,而是将矛头对准西面的多瑙河中部地区。哥特人在那里与萨尔马提人发生冲突,战败后,与罗马签署了一项由他们承担罗马边防防务并为罗马军队提供兵源的协议。君士坦丁去世前,东方再次爆发战争,早年由戴克里先与波斯人的和约被撕毁。波斯人入侵亚美尼亚,俘虏了亚美尼亚国王,但最终被罗马军队击败。罗马帝国并不具备征服和占领帕提亚(后来又重新称为波斯)的实力,而波斯也无力颠覆罗马帝国。对手之间势均力敌,互相不时给对方造成重创,谁都没有彻底胜过对方。他们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利益冲突,运气在两边倒来倒去,战争无休无止。双方谁也不愿停止争斗,因为胜者就是通往印度和中国繁华东方商路的主人。君士坦丁曾准备全力进攻波斯,却壮志未酬,公元337年死于尼科米底亚,他留下的帝国遗产由3个儿子瓜分:君士坦丁二世占有西班牙、高卢和不列颠;康斯坦提乌斯占有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康斯坦斯占有意大利、阿非利加和多瑙河大部分地区。

君士坦丁统领的军队与盛世帝国的军队截然不同。戴克里先最早进行了改革,使军队与民政分离开来,蛮族逐渐被征募到军中,从而改变了它的根本特征。这种变化将军团从显赫地位拉下来,使得辅军、特别是骑兵与他们有了平等的地位甚至更高的地位。

君士坦丁将改革继续深化,从高卢和日耳曼抽调军队,组成了一支灵活的野战军,分别由步兵长官和骑兵长官统领。当时地位较低的驻守边疆的军队,即边防军(limitanei,最初叫做ripenses),处于将军的掌管之下。后来野战军被分为两支部队,一支是战略性的中央军,命名为“宫廷卫队”,是承担过去禁卫军任务的精锐;另一支是根据规模由步兵长官或骑兵长官指挥的地方军,大部分驻扎在城镇或主要交通线附近,以增强其机动性。

野战军主力驻扎在高卢和东方,由骑兵长官指挥;规模较小一点的军队驻扎在伊利里库姆和色雷斯,由骑兵长官统率。从此,古老的军团被分成许多新单元,每个军团通常在一千人左右,长期驻在远离基地要塞的地方,同时形成了许多这样的新军团。到了公元365年,某些单元成了冒牌的野战军,尽管他们的待遇比不上真正的野战军,一旦战事需要便可以支援野战军。

君士坦丁堡发生兵变后,君士坦丁的儿子三分天下。公元340年,君士坦丁二世与康斯坦斯之间发生了第一次兄弟间的争斗,前者被杀,康斯坦斯占有了向东延伸到色雷斯的整个西部。后来,康斯坦提乌斯二世继续进行父亲留给他的波斯战争,虽把波斯军队击退,却就像许多前辈一样,没能把波斯彻底打垮。

又经过不到十年,康斯坦斯被叛变的高级军官谋杀,马格内提乌斯被拥立为奥古斯都,他于公元353年在高卢的阵地战中被康斯坦提乌斯二世击败。这次内战双方伤亡惨重,罗马帝国在最需要血液的时候,却让血液从自己弄破的伤口流光。康斯坦提乌斯二世因此得以独自掌控帝国,但他的路被很多新麻烦搞得更加崎岖难走。

基督教作为国教兴起,早期教会中出现了数不清的派别,分成东西两大股势力。君士坦丁的3个儿子从小都是基督徒,解决宗教分歧成了他们一项重要责任。这时,高卢人再度起义,法兰克人和阿拉曼尼人对莱茵河防线发起进攻。多瑙河中部,萨尔马提亚人和他们的近邻又一次被罗马人击退。东方的局势更糟,波斯军队卷土重来,占领了阿米达、辛加拉和贝加达等城市。康斯坦提乌斯把君士坦丁王朝最后的男性幸存者——年轻的朱里安提拔为凯撒,让他负责高卢的事务,自己回到安条克为新的战事做准备。

朱里安以行动证明自己是受人爱戴的成功统帅。他恢复了高卢的秩序,这一功业使他与康斯坦提乌斯直接发生冲突。当康斯坦提乌斯要求朱里安派一部分军队去支援东方时,朱里安的军队发动叛变并推举朱里安为帝。所幸在另一场内战爆发前康斯坦提乌斯就死了,不然帝国的资源会受到更多消耗。朱里安是个异教徒,绞尽脑汁恢复旧教,这种唐突的变革本身就是分裂行为,它使得帝国与势力陡增的基督教会公开结仇。

和前代罗马君主一样,朱里安也有征服东方的想法。他举兵入侵波斯,在打败波斯主力军后,死于一次微不足道的战斗。君士坦丁王朝结束了,它统治罗马60多年,对帝国恢复元气起了很大作用。这个王朝的结束不仅使帝位的传承被打断,还使帝国回到了3世纪时的混乱局面。被一个叫约维安的东方军队军官统治了8个月后,也就是在公元364年,官员们又选择了瓦连提尼安,而瓦连提尼安把自己的弟弟瓦伦斯任命为共治者。

暴风骤雨在帝国边境上聚集,虽然帝国的内政比3世纪时要好,可以抵御外敌,但入侵者终究是即将席卷罗马帝国的飓风。哥特人紧逼多瑙河下游;阿拉曼尼人一如既往地给莱茵河造成麻烦;摩尔人部落侵入特里波里塔尼亚;皮克特人、苏格兰人、阿特科提人、阿特科提人的联盟摧毁了不列颠。公元367年,一部分野战军在提奥多西乌斯伯爵率领下到这个教区处理事务。波斯人再次向帝国进军,把亲罗马的亚美尼亚国王赶下宝座。随后,伊利里库姆被渡过多瑙河的萨尔马提人和克瓦狄人侵犯。组织驱逐他们的战役时,瓦连提尼安已经死了,死前让长子格拉提安继承帝位。在伊利里库姆军队的支持下,格拉提安年仅4岁的弟弟瓦连提尼安二世以“奥古斯都”身份与格拉提安共治帝国。

瓦伦斯面临着新的危机,在东方努力与波斯人和谈。从中亚向西移居的部落,特别是匈奴人,正给哥特人和多瑙河防线一带造成压力。恐慌与日俱增,哥特人请求瓦伦斯允许他们渡过多瑙河,到色雷斯废弃的土地上定居。作为回报,他们承诺给罗马军队提供兵源。瓦伦斯默许他们这么做,让大量的哥特人移入。哥特人趁机掀起叛乱,于公元378年在第2次亚德里亚堡战役中打败了瓦伦斯的军队,使瓦伦斯也死于此劫。而后,哥特人联合匈奴人和阿兰人,朝君士坦丁堡扑来,被罗马骑兵击败而没能攻进这座城市。

因为弟弟太小,不能担负管理帝国的重任,格拉提安召来在公元367年平定不列颠的提奥多西乌斯伯爵之子提奥多西乌斯,与之共同担任“奥古斯都”。在边境远未安定的情况下,提奥多西乌斯的首要任务是从匈奴人手中解放色雷斯与马其顿。格拉提安本人面临着敌人对莱茵河防线的类似威胁,那里的土著部落正受到匈奴人的压迫。一部分哥特军队侵占潘诺尼亚,罗马人凭借贿赂才恢复了局势。这时,罗马军队中的一些次要职位逐渐被蛮族占据。

军队服役条件变得很艰苦,以至开小差和不守军纪是常有之事,新军队的忠诚度并不可靠。大量军队驻扎在像色雷斯这样的遗弃地区,表面上是罗马的同盟,像从前那样由罗马军官掌管,实际上实行的是另一种政治军事制度。这个时期地平线上仅有的一丝曙光,就是长期以来与波斯达成和解的理想终于实现了。罗马为此做出了相当大的让步。

别的方面就不能让人感到乐观。公元383年,马格努斯·马克西姆斯被不列颠军队拥立为皇帝,带着很多军队渡海到了高卢。格拉提安已经被自己的军队废黜,孤立无援,最后被处死。事情发生的很蹊跷,提奥多西乌斯没有尽力镇压这起叛乱。在瓦连提尼安二世母亲的要求下,提奥多西乌斯与马克西姆斯战于意大利,使后者在阿奎莱亚投降。这场胜利并没给瓦连提尼安二世帮多大忙,他在与自己的军队司令争吵后被杀了,年仅23岁。尤格尼乌斯继承了帝位。提奥多西乌斯再次返回西部去镇压叛乱并获得了成功。不久,他死于意大利,把一个分裂的帝国留给了两个儿子:阿卡狄乌斯和霍诺里乌斯。提奥多西乌斯成功地建立了一个统治帝国大约50年的王朝,他死后,西部沦陷,罗马衰亡,权力中心不可避免地移到了君士坦丁堡。

公元4世纪末到公元5世纪初,是个极度混乱的年代,权力分裂和军事灾难主导了西罗马帝国。这时出现了一个重要人物——斯提里科,他是提奥多西乌斯的首席军事长官,在提奥多西乌斯死后一度控制了绝大多数帝国野战军。斯提里科是蛮族出身的汪达尔人,他通过把不列颠驻军调回大陆和大批征兵,重组了一支不朽的军队。

另一个重要人物是西哥特国王阿拉里克,他和自己的人民在色雷斯真空地带定居,曾被授予军事长官头衔。这种头衔被给予蛮族出身的人时,已经没有多大意义。这些人不怎么关心帝国的存亡和防御,他们接受官衔只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罗马帝国在紧张时期,除了依赖并不忠诚的同盟而别无他法。阿拉里克巧妙地利用东西帝国的利益冲突,在乱世中获利,手段通常是挑拨离间。

阿拉里克对帝国中心的首次攻击是公元401年对北意大利的入侵,后因遭受疾病、开小差与伤亡的困扰被迫撤军。3年后,阿拉里克联合日耳曼部落的同盟军,对这个地区再度发起进攻。斯提里科通过利用哥特人、匈奴人和阿兰人的大批援军,在第2年将他们击败,并把大批降兵收编到罗马军中。

这次军事行动表明,罗马人看似在与外敌作战,实际是同族站在敌对的立场互相残杀。斯提里科有了这些新征募的降兵,自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扩张,他通过与阿拉里克结盟,谋求占有早就宣称应归罗马的达西亚和马其顿行省。阿兰人与汪达尔人对高卢的一次破坏性侵袭,拖延了斯提里科的军事计划。阿拉里克利用了这种形势,要求罗马支付一大笔报酬。

阿兰人与汪达尔人对高卢的入侵也对不列颠造成了深远影响,公元406到公元407年,那里留存的军队走马灯一样推举了3位冒牌皇帝。3人中的最后一个是君士坦丁三世,他意识到只有清除高卢入侵者,不列颠才会平安,于是率领残余的不列颠驻防军,渡过海峡,赶走敌人,还将西班牙宣布为自己的领土。这起事件发生的同时,阿卡狄乌斯死于东方,斯提里科的影响衰减,霍诺里乌斯受到尊崇。由于皇族军官的阴谋,斯提里科被人推下高位,最终被处死。他是帝国中最具有保卫罗马城并控制阿拉里克的能力和实力的人,关键时刻他被谋杀,造成了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斯提里科死前曾建议利用阿拉里克和他的西哥特军队镇压君士坦丁三世,霍诺里乌斯没有采纳。阿拉里克开始追求自己尚未得到满足的利益,先是要求得到金钱和潘诺尼亚的土地,被霍诺里乌斯拒绝后,举兵攻占了罗马,迫使元老院同意他的部分要求,并得到一笔可观的赔款。他并没完全满足,接下来对诺里库姆、达尔马提亚和北意大利的土地提出要求,遭到拒绝后,企图通过自己任命罗马皇帝来赢得成功。阿拉里克迫使元老院违心地同意他的要求后,提拔阿塔鲁斯为罗马城官。霍诺里乌斯则拒绝了阿拉里克的要求,退到坚固的要塞拉文那。阿拉里克回到罗马,没再协商就洗劫了这座城市。

罗马高傲地屹立了八百年,尽显帝国发展壮大与繁荣稳定的辉煌。自公元前5世纪末中欧横扫意大利的凯尔特骑兵劫掠该城以来,它还从未被蛮族侵犯过,数不清的内战也没对她造成太大影响。尽管它不再是皇帝的驻地,但对帝国的冲击是令人吃惊的。

西罗马帝国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几十年光景里,它始终危机四伏,虽然一些由罗马设计的政府和管理形式依然存在,但被并不真正理解帝国或希望延续帝国寿命的外族人逐渐利用。正如一位作家所写,这是一个暴君的时代。人们很难弄清罗马帝国的所有真相,帝国制度在某些地方或多或少地保持着,其消失只不过是个时间早晚问题。代代传承的罗马文化习俗大多已经丧失了,其末日必不可免。西罗马帝国传统丧尽之时,随之便是它的覆亡之日。

东罗马帝国比较幸运,后来成为拜占庭帝国,一直存活到公元7世纪。被伊斯兰教徒夺走了东方和阿非利加的大部分领土以后,君士坦丁堡渐渐成为基督教与文化中心,这座城市把罗马帝国与中世纪欧洲联系在一起,公元1453年被土耳其人攻占。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22 西部帝国的崩溃(原书插图6)